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质量与密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如图所示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水沸腾时水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 物体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小金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他走上楼梯的功率约为?1000W
B. 他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
C. 他的体重为?100N
D. 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一桶煤油用去一半,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热值 D. 比热容
工人师傅四次测量同一工件的质量,分别为43.2g、43.3g、43.1g、43.3g.则其质量为()
A. B. C. D.
如图图象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B. 铁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C.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D. ?? 海波的熔化图象
盛夏天气炎热,小云利用冰箱制作冰块.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全部结冰.下列关于水结冰后相应物理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积变小 B. 质量变大 C. 密度变小 D. 比热容不变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A. 一个苹果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头牛 D. 一头大象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7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若冰的密度已知,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3:4,且两物体体积VA:VB=4: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 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 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 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A.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的正确含义是( )
A. 铁比棉花质量大 B. 铁比棉花的密度大
C. 铁比棉花的体积大 D. 以上都不对
一盆水完全结冰后,它的质量、密度、体积的变化情况是??????????????? (??? )
A.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 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D. 质量和体积都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当冰块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_______,密度________,体积???????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此时水的体积是0.8m3,则水的质量是?????? 。
单位换算
500g=______kg???? 300mL=______cm3???36km/h=______m/s??0.8×103kg/m3=______?g/cm3.
“水立方”是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建筑,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说明它密度______ (选填“大”或“小”);ETFE膜的隔音效果好,外面的噪声不容易传递到场馆内,这是在______ 阻断噪声.ETFE膜还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抗压性,充气后,每块膜能承受一辆汽车的重力.若一辆重为14400N的轿车停在膜上,每个轮子与膜的接触面积为150cm2,则该膜受到的压强为______ Pa.
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另一个是空心的,其中A球的质量是128g,体积是16cm3,B球的质量是60g,体积是12cm3,则实心球是______(选填“A”或“B”)球。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一个质量为 178g的铜球,体积为30cm3,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多大?(ρ铜=8.9g/cm3)
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他们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ρ铝=2.7×103kg/m3)铝球的质量为27g,水的体积为50ml,铝球和水的总体积为65mL.
求:(1)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有一块花岗岩碑石,其体积是4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28g,体积为10cm3.求:
(1)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
(2)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多少吨?
一个铜球的质量是178g,则铜球的体积是多大?(ρ铜=8.9×103kg/m3)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天平的读数是______ g.
(2)如图2所示,画出静止在水中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3所示,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和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如图4所示,“露珠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霜打枝头”过程同时伴随着______ 热.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①陆同学利用称重法探究金属块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所示,则金属块所受重力为?????? N,金属块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为??????N。
? ? ? ?②煮饺子时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把包好的饺子放入锅中,饺子会沉到底部,但过一会饺子会全部浮到水面上来,请你利用浮力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g /cm3,色拉油的品质是???????????(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王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王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
(1)王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A、???????????????????? ?????????????
B、?????????????????????????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刚好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6分)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0 100 300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则整个铁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3)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注满水后的铁球?(ρ铁=7.9×103?/m3,g取10N/kg)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
A、水沸腾前温度升高,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水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符合沸腾规律,故A正确;
B、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图象形状是正比函数图象,故B正确;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图象能反应物理规律,故C正确;
D、水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水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而题干中的图象却反应出水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
故选D.
要看清图象中的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象形状反映的物理规律,结合选项中物理量的含义,可解答此题.
图象法是反映物理量之间规律和关系的常用方法,还要明确物理量的真正含义.
2.【答案】D
【解析】解:
A、九年级男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上楼时的速度(竖直方向的速度)在0.2m/s左右,
其上楼梯的功率约为P===Gv=500N×0.2m/s=100W,故A不合理;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7m/s,故B不合理;
C、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故C不合理;
D、人体的平均密度比水的密度略大,约为1.02×103kg/m3,故D合理。
故选:D。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正确的答案。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初步的估测能力。
3.【答案】A
【解析】解:A、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一桶煤油用去一半,则剩余的煤油是原来的一半,因此煤油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故A符合题意;
??? B、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由密度定义可知,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无关的,即使物体的质量、体积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故B不符合题意;
??? C、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由热值定义可知,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同种燃料热值是一定的,故C不符合题意;
???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容是一定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都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由质量、密度、热值、比热容的概念及其特性就可以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了质量、密度、热值和比热容的特性,要理解这几个物理量的特性,要知道它们各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
4.【答案】A
【解析】工件质量m==43.225g≈43.2g.
故选A.
5.【答案】A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路程.图象是一条斜直线,反映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图象应该是一条斜直线,而选项B中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没有正确的反映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故B不正确;
C、由图象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图象是一条斜直线,反映的是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若要反映匀速直线运动,图象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故C不正确;
D、由图象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温度.该图象是非晶体熔化图象,因为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而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D不正确.
故选A.
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②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③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一定,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④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掌握用图象来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象法在很多学科中都要用到.
6.【答案】C
【解析】解:A、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多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会缩小,但水例外,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所以选项A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B、水结冰后,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冰的内部所含水分子的数量并不会发生变化,即质量不变,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C、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而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了,所以选项C的叙述是正确的;
D、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而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水结冰后,比热容减小了,所以选项D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故选C.
A、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C、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D、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特征,其中体积、密度、比热容都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只有质量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本题的关键点是“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联系点是脚下的积雪被挤压变成冰层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ρSh列出关系式求解出积雪的密度。
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
脚印下积雪的质量为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ρ冰S(h-h1),
根据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
所以得:。
故选D。
本题中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是积雪的深度和脚印的深度,与体积有关的脚印的面积不容易测而且在等式两边消去,以后解题利用这种技巧点,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
9.【答案】B
【解析】解:已知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即mA=mB,ρA:ρB=3:4,
∵ρ=
∴===
∵题目给出的“两物体体积VA:VB=4:5
∴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根据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利用ρ=求出体积之比与题目给出的“两物体体积VA:VB=4:5比较即可做出选择。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利用ρ=求出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分析】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小与体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对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对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解答】
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液体的体积居中,根据公式得:甲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乙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丙液体密度居中,是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解:因为人们平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体积相同的铁和棉花,所以“铁比棉花的体积大”、“铁比棉花的质量大”都是错误的.
在体积相等的前提下,“铁比棉花重”,指的就是“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解: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因此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因此水结成冰密度变小;
根据体积的计算公式V=,质量m不变,密度ρ变小,因此体积V变大.
故选A.
13.【答案】不变;变大;变小;800kg
【解析】当冰块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根据密度的计算变形公式可知:体积变小。
当时,由可知:
。
14.【答案】0.5;300;10;0.8
【解析】解:500g=500×10-3kg=0.5kg;
300ml=300cm3;
36km/h=36×km/h=10km/h;
0.8×103kg/m3=0.8g/cm3;
故答案为:0.5;300;10;0.8.
(1)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06g=109mg=1012μg;
(2)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m3=103dm3=106cm3=109mm3;其中1dm3=1L,1mL=1cm3;
(3)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
(4)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g/cm3=103kg/m3;
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15.【答案】小;传播过程中;2.4×105
【解析】解: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在确定体积的情况下,质量很小,说明密度较小;
ETFE膜的隔音效果好,外面的噪声不容易传递到场馆内,这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汽车在水平面上,对膜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则对膜的压强:
p====2.4×105Pa.
故答案为:小;传播过程中;2.4×105.
(1)一定体积的某种物质,质量越小,密度越小;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3)根据公式p=计算膜受到的压强.
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压强的计算,解决此类问题要做到认真审题,特别要注意进行压强计算过程中受力面积及单位的换算.
16.【答案】A
【解析】解:
A的密度ρA===8g/cm3,
B的密度ρB===5g/cm3,
则实心球是A,空心球是B,
故答案为:A。
先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各自的密度,再进行比较,密度大的为实心,密度小的为空心。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密度来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17.【答案】解:∵ρ=,
∴铜的体积为:
V铜==20cm3
∵V球>V铜,
∴此球为空心;
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铜=30cm3-20cm3=;
答:该铜球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为10cm?3。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此类题主要有三种做法,可以通过密度、体积或质量来判断实心还是空心,但要计算空心体积最好根据体积进行计算。
先根据铜球的质量,求出铜的体积,与球的体积相比较,从而判断出是空心还是实心,若为空心,用球的体积减去铜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
18.【答案】解:(1)由ρ=得V铝===10cm3,
因为V球=65ml-50ml=15ml=15cm3>10cm3,
所以,该铝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15cm3-10cm3=5cm3,
(3)V水=V空=5cm3,
由ρ=得,水的质量m水=ρ水V空=1.0g/cm3×5cm3=5g,
球的总质量m总=m球+m水=27g+5g=32g.
答:(1)该铝球是空心;
(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5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是32g.
【解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ρ=求出此时球的实心体积,再与球的实际体积(65ml-50ml)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3)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在加上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
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铁球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19.【答案】解:由ρ=可知,实心铁球的体积:V铁===20cm3,因为V铁<V,所以此球为空心;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V铁=30cm3-20cm3=10cm3.注入液体的质量:m液体=166g-158g=8g,注入液体的密度: ρ液体===0.8g/cm3=0.8×103kg/m3;答:此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10cm3;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解析】应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实心铁球的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球的体积与铁的体积之差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求出液体的质量,然后应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铁球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
20.【答案】
答:铜球的密度为。
【解析】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公式来计算铜球的体积,另外注意单位要统一。;。
21.【答案】-14;81.8;液化;放
【解析】解:(1)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低于0℃,为-14℃;
(2)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50g+20g+10g+1.8g=81.8g
(3)静止在水面上的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所受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点是小球的球心,然后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图时要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4)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则反射角也为30°,根据反射角等于30°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如图所示:
(5)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1)-14;81.8;(2)受力如上图所示;(3)光线如上图所示;(4)液化;放热.
(1)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
(3)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确定力的作用点,再过作用点表示出力的方向.
(4)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来作出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作;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5)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本题考查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还考查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以及力的示意图的正确画法,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以及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22.【答案】①2.2 ?0.2?
②饺子刚下锅时,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煮熟后,重力不变,由于体积膨胀,所以所受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则饺子会上浮,最后漂在水面上
【解析】①
【分析】
读出左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金属块重,读出右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金属块在液体中称重,利用称重法求金属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称重法测浮力的了解与掌握,确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准确读数是本题的关键、易错点。
【解答】
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金属块重:
G=2.2N,
F示=2N,
则F浮=G-F示=2.2N-2N=0.2N.
故答案为:2.2 ?0.2
②
【分析】
物体的浮沉条件:重力大于浮力则物体下沉;若重力等于浮力,则物体悬浮;若重力小于浮力,则物体上浮。
此题主要通过对饺子浮沉情况的分析,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解答】
饺子刚下锅时,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煮熟后,重力不变,由于体积膨胀,所以所受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则饺子会上浮,最后漂在水面上。
23.【答案】(1)右;
( 2)20; 游码; 18.4;
( 3)0.92; 合格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做到放、拨、调,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的底部平行.根据天平的调节方法,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天平平衡.利用天平称出色拉油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就能求出密度.
解 :
(1)天平的调节法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先快后慢.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故答案为:右.
(2)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液面的凹面底部平行,读出体积为20cm3;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在增减砝码不能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游码的刻度每克5个刻度,每刻度0.2g,所以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质量等于50g+1.6g=51.6g.量筒色拉油的质量=70g-51.6g=18.4g.
故答案为: 20;游码;18.4.
(3)根据密度公式ρ=,ρ色==0.92g/cm3;根据题意,色拉油的密度0.92g/cm3在0.91g/cm3~0.93g/cm3之间,所以色拉油的品质是合格的.
故答案为: 0.92;合格.
24.【答案】(1)用手拿了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2)23.4;9;。
【解析】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使用手直接拿放砝码;同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要放在右盘;石子的质量由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各读出;石子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石子后的总体积算出,最后算石子的密度。
(1)天平使用时,要使用镊子向盘中加减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放.同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要放在右盘,位置不能放错;
(2)砝码的质量为20g,游砝所对的刻度值为3.4g,则石子的质量m=20g+3.4g=23.4g;
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cm3,放入石子后的总体积为39cm3,则石子的体积V=39cm3-30cm3=9cm3;
则石子的密度即。
故答案:(1)A 、用手拿了砝码;B、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23.4;9;2.6×103。?
此题考查用天平测固体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对整个实验过程有所了解.对密度的公式要学会运用。
25.【答案】(1)空心;(2)8.9;(3)不能。
【解析】(1)由得:
,
而由表中数据可知V球=300mL-100mL=200mL=200cm3,
因为V球=200cm3?>V实心铁,
所以该小铁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实心铁=200cm3-100cm3=100cm3;
m水=ρ水V空=1g/cm3×100cm3=100g,
m总=m水+m铁=100g+790g=890g=0.89kg,
受到的重力G=mg=0.89kg×10N/kg=8.9N.
(3)因为注满水后的铁球的重力G=8.9N>5N
所以不能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注满水后的铁球.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