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4 18: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2018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 45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已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受谴责的。英国人形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
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掌握海上霸权
B.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如下图所示,推动英国工农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开辟新航路,掠夺殖民地
C.君主立宪制确定 D.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3、十八世纪末以来,工业革命之间向外传布,影响遍及全世界。当时最早是以右图何处为中心向外传播?( )
A.甲 B.乙 C.丙 D.丁
4、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政治体制的完善 D.工业文明的发展
5、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6、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飞梭
7、“欧美国家事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8、下图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就业机会的变化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大规模资本输出
9、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兴起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10、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1、马克思语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论述主要体现出的史学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生态史观 D.社会史观
12、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庶民的胜利》 D.《论联合政府》
13、今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诞生148周年。该战歌创作的背景是( )
A. 马克思主义诞生 B.拿破仑帝国覆灭
C.巴黎公社失败 D. 十月革命胜利
14、“该宣言14、发表于1848年2月……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十月革命的爆发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第一国际”的成立
15、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法国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二、材料题(16题15分,17题10分,共2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曾国藩说:“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务?……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生产部门?(2分)
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1人物的成就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2分)
图2所示内容的发明者是谁?(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曾国藩等人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作了哪些尝试?(2分)这场运动最终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3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列宁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5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原因。(3分)
(3)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于1918年创办了什么刊物?(2分)
参考答案
1---10 D D A D B A B C C C
11---15 D B C B C
16⑴棉纺织业(2分)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2分) ⑵ 蒸汽时代(2分) 斯蒂芬森(2分)
⑶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2分) 目地:维护清朝统治(2分)
⑷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答对一点即给分,3分)
17、(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客观上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意思相同即可给分)
(3)《每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