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11:2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
想一想,议一议:
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 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 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非常合理贴切。但地球这艘“太空船” 乘客越来越多、不能靠岸卸掉垃圾、受到空气污染不能更新等方面不同。说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浩瀚的宇宙,我们同在地球村。地球是我们唯一共同的家园。地球你好吗?看一看,说一说:这副图片表达了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人口增长的趋势
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10亿;到1930年时增加到 亿;到2005年时达到 亿;2011年已突破 亿。
20
65
70
年代(公元) 数量(亿) 年代(公元) 数量(亿)
2 0.55 1949 5.42
740 0.48 1959 6.72
1393 0.60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28 4.70 2009 13.35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讨论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分析人口 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对 、 和 产生巨大的影响。
(3)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 ,其基本原则是晚婚晚育、 。
资源
环境
社会
基本国策
少生优生
(1)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森林的 ,对野生动物的 ,向空气和水中排放 。
(2)人类对环境的保护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们提倡大量地 ,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 。
乱砍滥伐
乱捕滥杀
污染物
植树造林
栖息地
●问题一: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生态系统被破坏,物种大量消失。
●水土流失,降雨量骤减,环境沙漠化.
问题二:
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林材。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
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调节气候的作用。
●防风固沙的作用。
●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的作用。
●吸收有毒气体和监测大气污染的作。
●……
措施:
制定了一系列林业政策 、法律、法规,普遍护林 ,大规模造林 ,营造防护林,在全国各地开展封山育林。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106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
三北”防护林规划区
瑞安海岸基干林带
200多名专业造林工人奋战在浙江温州瑞安海岸基干林带的4个标段,种植榕树、樟树、女贞等树木7万多株,在标准堤坝内扩建一条12.8公里长、100米宽的海岸基干林带
●问题三:
●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碳氧平衡被破坏,产生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产生酸雨,严重破坏植被。
● PM25恶化,严重危害健康。
●问题四:
●这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是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应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
●放鲢鱼来控制这种藻类的生长。然后,建立一个污水过滤厂,使水源变好,再度使用 。
● 污染的水又污染农作物,危害人的健康。
(镉超标的大米只是其中冰山的一角)
赤潮也叫红潮,是因为海水的富营养化,导致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池塘等淡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
镉大米,一般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
镉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人长期食用含镉的食物会引起痛痛病(即骨癌病)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
主要产自湖南湖北,2013年5月中国广东发现大量湖南产的含镉毒大米一度引起轰动。
●问题五:
●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采用毒素的方式捕鸟,主要采用蜘蛛毒,还有就是使用夹套的方式捕鸟。
●消灭害虫——虫灾 ;消灭害兽——鼠害 ;散布种子和传粉——粮食减产。
●问题六: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爱护鸟类,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对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南100公里,总面积约1133公顷。
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唯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西藏)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甘肃) ●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省) ●哈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新疆)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广东)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江苏)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云南)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河南)
自然保护区
1、森林锐减
2、空气污染
3、水污染
4、臭氧层破洞
5、温室效应
6、生物入侵
火炬树 入侵物种
一种生物进入到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域并且繁衍后代的现象.
1.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污染。
2.生物多样性丧失。
3.生态灾害频繁爆发,损失严重。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
麦草网格压沙,是保护包兰铁路防沙治沙成效最为显著的措施之一。
1、麦草网格压沙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
由于过度砍伐和放牧,贺兰山生态状况一度恶化,野生动物濒临绝迹。贺兰山原始次生林因过度砍伐,林面仅剩13强,水源涵养能力大为下降。从1999年起,贺兰山实施封山禁牧、恢复生态的工程,林木和地面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2、封山禁牧、恢复生态
宁夏沙湖的生态旅游景区,湖水、芦苇丛沙漠交相呼应
3、尊重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
敦煌市区中部的党河风情线
敦煌市区南端沙漠中的月牙泉
4、尊重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
敦煌的生态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