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19: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下列有关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
C.病毒的营养方式,有的营寄生,有的营腐生
D.真菌的繁殖方式大多是进行分裂生殖,少数进行孢子繁殖
2.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28℃的恒温箱中一周,其内微生物繁殖最多的是(  )
3.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这种细胞不可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成形的细胞核
C.荚膜 D.鞭毛
4.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类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B.丙生物营腐生生活
C.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D.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
5.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根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A.2组,温度、空气
B.2组,温度、消毒棉球
C.2组,温度、细菌
D.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6.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7.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A.图B这种生物可以用来酿酒,它的名称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
B.以上生物属于真菌的是图B和C,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图C
C.生物A是细菌,靠孢子生殖
D.生物A是细菌,靠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
8.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能引起植物患病
C.与植物共生
D.与植物竞争
9.如图1-6-4是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它和真菌相比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_______,通过______的方式繁殖后代,而真菌则通过产生__________繁殖后代。
(2)与菠菜的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点是都没有_________,因此大多数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只能利用__________生活。
10.如图1-6-5甲为发霉的面包上的某种生物的放大图, 乙为某种单细胞生物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生物都属于_______, 它们的细胞内都不含有_______,所以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与细菌相比,乙图所示细胞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具有[  ]_______。
(2)甲图所示生物通过产生大量的[ ]_______来繁殖后代。
(3)写出一种与甲、乙两图所示结构最为类似的真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根据小红设计的细菌培养实验分析回答。
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冷却,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图1-6-6所示。
(1)在接种前,培养基和培养皿应经过____________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2)丙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预期48小时后,哪个培养皿内的细菌菌落最多?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为了保证个人卫生,你认为要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答出一条即可)
12.下表数据来源于一个有关细菌种群在25小时内增长的实验。根据此数据回答问题:
时间(小时)
细菌数量(个)
0
750
5
9000
10
44000
15
35000
20
11000
25
6000
(1)图中哪条曲线最能准确的反映上表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哪个时间段中细菌有最大的种群增长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0~5小时之间
B.在5~10小时之间
C.在10~15小时之间
D.在15~20小时之间
E.在20~25小时之间
1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3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它最适合与____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C 6.C 7.C 8.C
9.(1) 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孢子 (2)叶绿体 现成的有机物
10.(1)真菌 叶绿体 ③ 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① 孢子 (3)青霉(或木耳等其他真菌)
11.(1)高温 (2)形成对照 甲培养皿 (3)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12.(1)A (2)B
13.(1)手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
(2)形成对照 2 是否接种细菌
(3)不能 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