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与治理
—— 以西北地区为例
一、基本说明
1、所属模块:必修3
2、年 级: 高二
3、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5、学 时 数:2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大致范围、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能解释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4)理解荒漠化发生的危害;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5)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我国荒漠化的一些现象,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结合西北荒漠化的因素分析,了解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二)、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探讨三大问题: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教材开始以阅读加活动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于荒漠化的原因,教材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的,其中重点在于分析人为原因在加速荒漠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荒漠化的成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图入手,推理分析。在自然因素方面,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位置和气候进行分析;在人为因素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人为因素是影响荒漠化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解人类因素影响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认识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采取正确的措施,荒漠化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为荒漠化的治理讲述作好准备。
荒漠化的防治,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突出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协调人地关系,要针对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实施科学的管理,以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荒漠化的成因
(2)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3、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4、方法点拨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要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具体主要环节和程序如下
(三)、学情分析:
荒漠化的基本知识如荒漠化的危害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了解,但不了解深层次的原因,教师应该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讲起,层层深入。
(四)、设计思路:
1.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层层深入,从而使学生形象理解荒漠化的基本内涵及成因:
2.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兴趣爱好,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引导学生自行建构知识体系;
3.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真正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简述(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呈现:沙尘暴新闻图片几组荒漠化数据
①谈一谈感想②根据平时积累小组合作总结荒漠化的危害③为什么会产生荒漠化?荒漠化如防治? 引出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当今荒漠化问题的严峻形势,意在激发求知欲望
板书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危害
承转 什么是荒漠化?它在我国的发布情况怎样?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有哪些? 思考 自然过渡
板书 二、荒漠化的含义
感悟教材明确内涵 阅读相应教材内容,回答:什么是荒漠化,什么是土地退化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强调: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实质是土地退化;
表现有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生态破坏 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案例分析 阅读教材及图: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②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因素③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 自主学习,解决如下问题: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地区分布;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原因
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①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自然地理特征。
②议一议,西北地区的好好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③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展示成果如果你是该地区的牧民、环保局长,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你应该怎么做 作为一名学生你能为荒漠化做些什么?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巩固知识,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畅所欲言互帮互助 ①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还存在的问题②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互相帮助 理清思路
课后延伸 ①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红色荒漠”,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②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灾害,然而它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呢?查找资料,提出不同观点。 让学生养成平时学习地理的习惯
四、教学反思
用活了教材,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对问题先进行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人人参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附: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学习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第一模块【预学】
知识点之一 荒漠化的含义
1、什么是土地荒漠化?
2、荒漠化有哪些表现?
知识点之二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
1、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
2、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预学疑难提问留白:请写下在预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第二模块【探究】
1.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2. 分组讨论:
(1)读图说说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2)阅读课本P36-37材料,议一议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分析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读图课文37页图2—2)
3.分组讨论:课本P17活动1和2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说出你的理由。
(3)“红色荒漠”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有何异同?
第三模块【提升】
1.请对本节课归纳总结,列出提纲
2.学生小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具体知识学习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问题?
教师教学中的模糊之处?我对教学的建议等”进行反思,形成书面小结。
3.阶梯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石漠化 B.黄土高原—一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2、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
据此回答问题: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降水变率大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7、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下降,其实质是 的退化。
(5)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