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科版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科版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19:5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三节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品尝米饭
米饭刚放入口时是什么味道的?
再咀嚼一会儿,又是什么味道的?
(米香味)
(甜味)

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唾液中有一种叫淀粉酶的东西。
在我们吃米饭咀嚼的过程中,淀粉酶使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这时我们感觉到了甜味。
这就是原本并不甜的米饭,为什么渐渐的出现了甜味。
淀粉是我们厨房经常见到的烹调调料
用感官观察淀粉





(颜色是白色的)
(光滑的)
(没有明显气味)
黄棕色
总结
1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新物质。
可以不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呢?
利用假设法来验证
我的假设:可以利用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新物质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米饭 碘酒 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用胶头滴管吸取碘酒滴到米饭上3—4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利用假设法来验证
我的假设:可以利用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新物质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米饭 碘酒 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用胶头滴管吸取碘酒滴到米饭上3—4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碘酒滴到的米饭变成了蓝紫色
实验结论:
利用假设法来验证
我的假设:可以利用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新物质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米饭 碘酒 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用胶头滴管吸取碘酒滴到米饭上3—4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碘酒滴到的米饭变成了蓝紫色
实验结论:假设成立可以利用淀粉与碘酒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新物质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
有一家淀粉厂的老板犯愁了,他想找到适合生产淀粉的食材,大家能不能帮他的忙呢?下面请小组讨论怎样寻找淀粉的踪迹,帮他找到合适的食材。
食材
苹果
土豆
黄瓜
胡萝卜
红薯
洋葱
温馨提示
为了公平起见,每种食材上大约滴入3滴碘酒。
由于每种食材中含的淀粉不同,有的现象出现的会慢些,我们多观察会在做记录。
根据看到的现象,把实验记录単填完整,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寻找淀粉的踪迹
变色(含有淀粉)
不变色(不含有淀粉)
土豆 红薯 胡萝卜
苹果 黄瓜 洋葱
淀粉是植物中贮存的养分,存在于种子 茎中,每种食物所含淀粉是不同的。
大米中含淀粉62%-86%,红薯中含淀粉20%-30%,土豆中含淀粉12%-14% ,胡萝卜中含淀粉7%-10%。
淀粉和碘酒的反应有很多的用途
可以用来检验假钞,纸币印刷技术要求高度保密,纸币制造过程中会采取很多防造假措施,包括移走纸中的淀粉, 警察只要在纸币上滴上碘酒,看看纸币是否会变蓝,出现蓝色的就是伪钞
一些地下工作者在传递情报时,为了防止机密泄露,往往会写一些“无字”密信,收到信件后滴加碘酒在白纸上,内容就可以显现出来了。?
谁能揭开老师上课开始魔术的秘密?
学习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课堂总结
寄语
想办法把老师送给同学们的“无字” 信上的字显现出来,听听老师对你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