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 圆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 圆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6 16:22:18

文档简介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
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
发现隐含在图形中的两个数量d和r并加以比较.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问题1 同学们在海边看过日出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
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把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
问题2 如图,在纸上画一条直线l,把钥匙环看作一个圆.在纸上移动钥匙环,你能发现在移动钥匙环的过程中,它与直线l的公共点的个数的变化情况吗?
2、探索新知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认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各是什么?
直线和圆有如下三种位置关系:
如图,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如图,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
如图,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离.
思考 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在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中,d与r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反过来,你能根据d与r的大小关系确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
归纳总结 直线l和⊙O相交dr.
3、掌握新知
例 在Rt△ABC中,∠C = 90°,AC=4cm ,BC=3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1)r=2cm;
(2)r=2.4cm;
(3)r=3cm.
解:过C作CD⊥AB于点D,在Rt△ABC中,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cm),
CD?AB=AC?BC,∴(cm).即圆心C到AB的距离d=2.4cm.
(1)当r=2cm时,有d>r,因此⊙C和AB相离;
(2)当r=2.4cm时,有d=r,因此⊙C和AB相切;
(3)当r=3cm时,有d4、巩固练习
1.已知⊙O的直径是11cm,点O到直线a的距离是5.5cm,则⊙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___;直线a与⊙O的公共点个数是____.
2.已知⊙O的半径是6,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
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AC与BD交于点E,过点E作FG∥AB,且分别交AD,BC于点F,G.问:以B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C,FG,DC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案:1.相切,1 2.相交  
3.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A=EB=EC=ED,AC⊥BD,∠ABC=∠BCD=90°.
∵FG∥AB,∴BG=GC=BC=a,AF=DF=a,∠EGB=90°.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a=BE.
i)∵BE=a,BE⊥AC,∴以B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ii)∵BG=a<a,BG⊥FG,∴以B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与直线FG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iii)∵BC=a,BC⊥CD,∴以B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与直线DC的位置关系是相离.
五、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布置作业※
从教材习题24.2中选取.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判定直线和圆的三种关系,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常用的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让学生领会该判定方法的实质是看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对于该判定方法,学生一般能够熟记图形,以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并记忆.



l



第2课时 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充分领会数学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圆的判定定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1 当你在下雨天快速转动雨伞时水飞出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问题2 砂轮打磨零件飞出火星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下雨天转动雨伞时飞出的水,以及在砂轮上打磨工件飞出的火星,均沿着圆的切线的方向飞出.)
2、探索新知
思考1 如图,在⊙O中,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作直线l⊥OA,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多少?直线l和⊙O有什么位置关系?
分析:∵直线l⊥OA,而点A是⊙O的半径OA的外端点,∴直线l与⊙O只有一个交点,并且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垂线段OA,即是⊙O的半径.∴直线l与⊙O相切.
归纳总结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符号语言:∵直线l⊥OA,且l 经过⊙O上的A点,∴直线l是⊙O的切线.
在此定理中,题设是“经过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结论为“直线是圆的切线”,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下面两个反例说明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思考2 将思考1中的问题反过来,如图,如果直线l是⊙O的切线,切点为A,那么半径OA与直线l是不是一定垂直呢?
分析:∵直线l是⊙O的切线,切点为A,∴圆心O到l的距离等与半径.∴OA是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OA⊥直线l.
归纳总结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符号语言:∵直线l是⊙O的切线,切点为A,∴OA⊥直线l.
3、掌握新知
例1 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腰AB与⊙O上相切与点D.求证:AC是⊙O的切线.
分析: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要证明AC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由点O向AC所作的垂线段OE是⊙O的半径就可以了.而OD是的半径,因此需要证明OE=OD.
证明:过点O作OE⊥AC,垂足为E,连接OD,OA.
∵⊙O与AB相切于点D,
∴OD⊥AB.
又△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
∴AO是∠BAC的平分线.
∴OE=OD,即OE是⊙O的半径.
∵AC经过⊙O的半径OE的外端点且垂直于OE,
∴AC是⊙O的切线.
例2 如图,AB为⊙O直径,C是⊙O上一点,D在AB的延长线上,
∠DCB=∠A.
(1)CD与⊙O相切吗?若相切,请证明,若不相切,请说明理由.
(2)若CD与⊙O相切,且∠D=30°,BD=10,求⊙O的半径.
答案:(1)CD与⊙O相切.
理由如下:∵OC=OB,∴∠OCB=∠OBC.∵AB是直径,∴∠ACB=90°.∴∠A+
∠OBC=90°.∵∠DCB=∠A,∠OCB=∠OBC,∴∠DCB+∠OCB=90°,即∠OCD=90°.∵OC是半径,∴CD与⊙O相切.
(2)在Rt△OCD中,∠D=30°,∴∠COD=60°.∴∠A=30°.∴∠BCD=30°.
∴BC=BD=10.∴AB=20.∴⊙O的半径为10.
4、巩固练习
1.如图,AB是⊙O的直径,∠ABT=45°,AT=AB.求证:AT是⊙O的切线.





2.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l1,l2是⊙O的切线,A,B是切点.l1,l2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求证:⊙O与AC相切.




答案:1.证明:∵AB=AT,∴∠ATB=∠ABT=45°.∴∠BAT=90°, 即AB⊥AT .∵AB是⊙O的直径,∴AT是⊙O的切线.
2.l1∥l2.证明如下:∵直线l1,l2是⊙O的切线,∴l1⊥AB,l2⊥AB,∴l1∥l2.  
3.证明:过O作OE⊥AC,垂足为E.∵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OE=OD.∵OE⊥AC,∴⊙O与AC相切.  
五、归纳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新知识?学到了哪些作辅助线的方法?
※布置作业※
从教材习题24.2中选取.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探索新知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使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根据平面几何的特点,尽量让学生在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从中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在折叠、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再次体现圆的轴对称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感受数与形的统一.
【情感态度】
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切线长定理的导出及其证明和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切线的判定方法及切线的性质定理?
问题1 经过⊙O上一个已知点A,作已知圆的切线怎样作?能作几条?

问题2 经过圆外一点P,如何准确地作已知⊙O的切线?

2、探索新知
从上面的复习,我们可以知道,过⊙O上任一点A都可以作一条切线,并且只有一条.那么经过圆外一点P,如何准确地作已知⊙O的切线?
(连接OP,以OP为直径作⊙O′交⊙O于A,B两点,作射线PA,PB,则PA,PB为⊙O的切线,切点为A,B.)
归纳总结 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切线与切线长的区别:圆的切线是直线,而切线长是一条线段长,不是直线.
探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沿着直线PO将图形对折,图中的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
分析:连接OA和OB.
∵PA和PB是⊙O的两条切线,
∴OA⊥AP,OB⊥BP.
又OA=OB,OP=OP,
∴Rt△AOP≌Rt△BOP.
∴PA=PB,∠APO=∠BPO.
归纳总结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思考 如图是一块三角形铁皮,如何在它上面截下一块圆形的用料,并且使截下来的圆与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切?




因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所以,如图,分别作∠B,∠C的平分线BM,CN,设它们相交于点I,归纳总结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3、掌握新知
例1 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点D,E,
F,且AB=9,BC=14,CA=13.求AF,BD,CE的长.
解:设AF=x,则AE=x,
CD=CE=AC-AE=13-x,BD=BF=AB-AF=9-x.
由BD+CD=BC,可得(13-x)+(9-x)=14.
解得x=4.因此AF=4,BD=5,CE=9.
例2 如图,P为⊙O外一点,PA,PB分别切⊙O于A,B 两点,连
接OP交⊙O于点D.若PA=4cm,PD=2cm,求半径OA的长.
解:设OA=x cm,OP=OD+PD=(x+2)cm.
∵PA=4cm,
由勾股定理,得PA2+OA2=OP2,
即42+x2=(x+2)2.
解得x=3.
所以,半径OA的长为3cm.
例3 如图,在△ABC中,O是内心,∠BOC=100°,则∠A= .
分析:∵O是内心,∴BO,CO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
∴∠ABC+∠ACB=2(∠OBC+∠OCB).又∠BOC=120°,∴∠OBC+
∠OCB=60°∴∠ABC+∠ACB=120°.∴∠A=180°-120°=60°.
答案:60°
4、巩固练习
1.如图,△ABC中,∠ABC=50°,∠ACB=75°,点O是△ABC的内心.求∠BOC的度数.




2.△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ABC的周长为l,求△ABC的面积.
  答案:1.
2.解:如图,设内心为O,与内切圆的切点分别为D,E,F,连接OA,OB,OC,则S=(AB+BC+AC)r=lr.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布置作业※
从教材习题24.2中选取.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对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能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尤其是切线长的基本图形研究环节,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课内容结合,把切线长定理和圆的对称性紧密结合,体现了本节课知识点的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