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赛课)部编版四语上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ACTT课堂视频、课件、教案等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赛课)部编版四语上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ACTT课堂视频、课件、教案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4 16:38:25

文档简介

教学建议
  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时,学生可以先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课文的第一部分,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并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第二部分,可以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第三部分,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中国女人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3.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还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如果学生不理解部分诗句的内容,教师可以作一些讲解。
  另外,《同步阅读》中选编了两则周总理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和《周总理的睡衣》,选读课文中选编了一篇关于小仲马的故事《真实的高度》,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链接
【周恩来】
(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
【《大江歌罢掉头东》注释】
大江:宋代文学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句。“大江”在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邃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群科: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群科,即社会科学。一说是各种科学。
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濒临绝境,危亡。
面壁:面对墙壁坐着。据《五灯会元》记载,达摩大师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都说是在看墙壁。这里用来形容刻苦钻研。
破壁:据《名画记》记载,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今南京)安乐寺,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就要飞走。别人认为这话说得荒唐,他于是点了龙的眼睛,不一会儿雷电大作,轰毁了墙壁,巨龙乘云飞去,而没有点眼睛的龙还在。这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是形容张僧繇画技的高超。“画龙点睛”和“破壁”两个词语都是来源于此。这里表示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难酬蹈海亦英雄:难酬,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蹈海,投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这里直指近人陈天华留学日本时,为了抗议反动当局无理驱逐中国留学生,唤起民众的觉醒,身投日本大森海湾殉国之事。这里也是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记载:鲁仲连善于出谋划策,秦军围赵都邯郸,曾以利害说赵、魏大臣,鲁仲连劝阻尊秦昭王为帝。他说:“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大意是,秦昭王妄图称帝,用错误的政策统治天下,那我将投东海而死,也不愿作秦国的百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语解释
【模范】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劝慰】劝说安慰。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可以用来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周恩来临终纪实
1972年5月,周恩来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
从1975年6月以后,周恩来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同邪恶势力进行着最后的搏斗。
“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在周恩来住院期间,他的妻子邓颖超经常守候在丈夫身边,从精神上给周恩来更多的关怀和慰藉。在充分估计到自己的“时间不长了”,对于“后事”的安排,自然成了他和邓颖超共同商量的话题。在他去世一周后,邓颖超在同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以及亲属的谈话中,作了这样的回忆:“我自己是共产党员,我用无产阶级的坚韧性,高度地克制我内心的痛苦,在他病中还要用愉快的精神和恩来一起同疾病作斗争。当他知道自己的病不能挽救时,一再叮嘱我,死后不要保留他的骨灰。这是我和恩来在十几年前共同约定下来的。”“1958年,恩来首先把他死去的父亲,我把自己死去的母亲以及重庆办事处的一些死去的同志的坟墓平掉,进行深埋。恩来还把他在淮安几代亲人的坟墓,也托人平掉,改为深埋,把土地交公使用。在中央作出人死后实行火葬这个决定不久,我们二人共同商定,互相保证,把我们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撒到水里、土里去。”“他自己就曾经讲过:人死后为什么要保留骨灰?把它撒在地里可以做肥料,撒在水里可以喂鱼。他还主张人死了以后应该做尸体解剖。在他病重住院期间,他曾专门交代医务人员:现在癌症的治疗还没有好办法,我一旦死去,你们要彻底解剖检查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能为国家医学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我是很高兴的。”“恩来对他的后事,曾经对我说过,丧仪要从简,规格不要超过中央的任何人。”
“一定不要搞特殊化”
周恩来和邓颖超1925年在广州结婚,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里,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濡以沫,堪称一对模范夫妻。在这生离死别的最后时刻,他们之间该有多少要说的话啊!可是,他们谈论的仍然是如何严于律己、遵守组织决定,如何为人民、为后代造福。至于他们认为不应该谈论的其他“心里话”,始终没有讲起。邓颖超回忆说:有一次,我们在一起交谈,他对我说:“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我回答他:“我肚子里也装着很多话没有说。”当时双方都知道,最后的诀别不久就会残酷无情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我们把没有说的话终于埋藏在各自的心底里,永远地埋藏在心底了。
他们一生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成为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病重期间,每当剧痛袭来时,周恩来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不露痛苦的表情,并安慰和鼓励他们:你们给我治疗是个好机会,可以很好地在我身上总结经验。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受癌症的折磨,我就不相信对癌症没有办法,总有一天会突破的!他曾专门交代医务人员:现在对癌症的治疗还没有好办法,我一旦死去,你们要彻底解剖检查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能为国家的医学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我是很高兴的。
“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
到了1975年秋天,周恩来的病情有了新的发展,即由原来的“移行上皮细胞癌”转为“鳞状细胞癌”之后,恶性程度更高了,并很快扩散到盆腔内临近器官、腹腔内脏,继而转移到全身重要器官。他基本上处于卧床不起状态。大小便已开始在床上解决,进食主要靠鼻饲,偶尔在病床上喝一点汤汁及茶水。从11月下旬起,他身体已十分虚弱,连躺在床上大小便也没有力气,要依靠别人将他身体托起把便盆塞进身体下面去才行。后来,消化道发生部分梗阻,由鼻饲管通过“蠕动泵”输入胃肠道的营养物质不能往下运转,引起腹部胀满不适,只得改为每天静脉输入抗菌素治疗药物,同时输入必要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热量需要。但是,大剂量的各种广谱抗菌素的反复使用,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大便量与次数明显增加,进而发生全身性霉菌病,导致持续高热不退,心脏和肾脏功能衰竭,使本已十分复杂的治疗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了。
由于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已面临崩溃,抵抗力极度下降,癌细胞在体内更肆虐。它们每时每刻在吞噬着周恩来的五脏六腑、骨骼与肌肉,由此引起全身各处难以忍受的疼痛;镇静药物和止痛药品几乎已失去了作用;满脸胡茬,更显出虚弱憔悴的病容。那双令敌人望而丧胆、使同志倍感亲切的眼睛已不再炯炯有神。他的体力非常差,呼吸与脉搏也很弱;说话声音轻微,生命处在垂危之中。从12月中旬起,终日卧床的周恩来已无法进食,所需要的食物由医护人员用管子直接灌入胃里。这时周恩来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进食、输血、输液、排液……以至连翻身都受到限制。为了减少周恩来的痛苦,医生不得已使用了安眠药和止痛针。但是,不时袭来的剧痛,仍使周恩来常常浑身颤抖,大汗淋漓。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仍表现出高度的自制力。医生张佐良回忆:“总理用的止痛药,开头打一针可管上四五个小时,后来管两三个小时……他疼得实在不行时,就把我叫进去,说,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叫唤叫唤。听到这里,我的眼泪都掉出来了。我说,总理,你现在愿意怎样就怎样吧!”护士许奉生说:“这时总理是很痛苦的,可他从来不哼也不叫。有一次他正睡觉,一下让病痛惊醒了,就问,我喊了没有?我们说,你叫叫没关系的,如果你疼,你就哼哼,就叫,没关系。他摇摇头。”
12月20日上午,周恩来体温达到38.7℃。这时应约来谈对台工作的罗青长来到周恩来的床前。周恩来非常吃力地向罗青长询问台湾近况以及在台的一些老朋友的情况,并且嘱咐道:不能忘记那些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们……不到15分钟的谈话,周恩来竟两次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进入昏迷状态。
“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
到12月底,病危中的周恩来因为长时间没有理发,他的容貌已完全变了:花白的头发蓬长,胡须几乎把嘴唇遮住,灰黄的面部布满一块块的老年斑,深陷的眼窝发黑,双目更不见原有的神韵和风采。过去一直为周恩来理发的北京饭店职工朱殿华,几次托人捎信请求给总理理发。周恩来知道后,告诉工作人员说:朱师傅给我理发20多年,看我现在病成这个样子,他会难受的,还是不要让他来。谢谢他了。
周恩来虽然已有两个多月不能进食,但肠道内仍有自身分泌的液体,还有留下的少许残渣,加之体内恶性肿瘤细胞和各类致病菌在迅速地生长繁殖,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而产生毒素。这些复杂而有害的物质造成肠道发生麻痹,本已处在高热状态的周恩来又增加了“肠麻痹”,使得他腹部胀满,疼痛难耐。
为此,在1976年1月5日凌晨,医务人员为生命垂危的周恩来做了最后一次手术,即做“结肠造瘘术”,就是在左下腹部开一个口子,以解决大便不通问题,将肠道里的"残渣余孽"尽量清除出去,但毫无效果。随后,接到周恩来病危通知的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国务院负责人等陆续来到医院。
1月7日,周恩来病情继续恶化,气息已变得十分微弱,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医疗组成员、护理人员等昼夜守护在病房,随时准备抢救。深夜11时,弥留中的周恩来从昏迷中苏醒。他微睁双眼,认出守在他身边的吴阶平大夫,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恩来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78。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周恩来小时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爱国情怀和远大志向。现在读了,我们仍然受到很大的鼓舞和很强的感召,对我们有所启迪。课文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比,更突出了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
学情分析: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解疑;培养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积累词语、句子的方法。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崛起、惩处、胸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周恩来的学习目标、志向,并向他学习。
3.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4.通过潜心读书,细心品味,使少年周恩来的形象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1.板书:崛起 怎么读?谁知道什么意思呢?
2.再板书:中华 连在一起读一读,什么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
3.有一个少年,上学时就把为中华崛起作为自己的志向。他是谁呢?(周恩来)
4.同学们,昨天布置大家查找周总理的资料,有收获吗?谁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出示课件
5. 学生思考回答(由“崛起”谈开,深入探讨这句话的意思)
6、“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志向。周恩来能成为一个伟人,是与他少年起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就能立下大志分不开的。他立下这个志向的时候,还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是什么促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学习任务一:
轻声读课文: ①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词语。 ②小组交流讨论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检查巩固生字。
①课件出示词语。?
②指名读与跟读相结合。如请某某同学读,大家注意听,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读一遍,如果不正确,请同桌指出,同桌也读不正确的,请所在小组的同学指出。这样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③指出两个多音字“模范”的“模”、“要求”的“要”。?
任意“点”读:点学生、点生词,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④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讨论自主理解词语的意思,汇报。
崛起:突起,高起。本文指强大起来。
郑重:严肃慎重。?
光耀门楣:荣耀门第,为自己家族争面子。
环顾四周:向四周望了望。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什么。
3、选择部分带生字词的长句子,朗读。
4、小组交流讨论:
①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②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师总结:课文同学们都读得正确、清楚、流利,不错,超乎想象。又读了一遍课文,我们知道了,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原因。合上书,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在车站伯父的一番话让周恩来---疑惑不解,在租界里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梳理课文内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①现在同学们明白是什么事使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吧。
②填写词语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学生填写手中的练习)
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 )”。 原来,在周恩来12岁的的时候,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周恩来在( )里亲眼目睹中国女人( ),中国巡警不但不( ),反而训斥( );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便立下这个远大的志向。
③为什么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课件出示,介绍时代背景)
师:当时,我们国家处在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相继与帝国主义国家了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穷困,越来越落后,贫困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所以才在我们国家的境内出现了外国人的租界地。正如老师前面所说,他们是打着租借的幌子,实际上是想把我国的土地据为己有。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中国都有租界地,并且他们在租界地内开设夜总会,建设跑马场,公园等,正如课文中所描写的一样。
三、小组合作探究
1、比较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四、练习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
2.示范提醒:写这四个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老师注意强调写字的姿势。
4、评议。重点围绕写正确、规范来说。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疑惑:中华不振 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
目睹:中华不振

(共23张PPT)
中华:指中国。
崛起:指兴起。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了中国的兴起而读书。
周恩来(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
人物介绍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少年周恩来
勿做列强之奴仆

誓当中国之主人

返回
青年周恩来
在黄埔军校
周总理经典标准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立下的志向。周恩来能成为一个伟人,与他少年起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并能立下大志是分不开的。他立下这个志向的时候,还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是什么促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理解周恩来所说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从小立志为了中华、为了祖国更强大而努力学习。
学习任务一:
①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小组交流讨论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生字大闯关
肃 晰 振 胸 怀 赞 效 疑 惑 凡 顾 训 斥

模范 魏校长 清晰 光耀门楣
淮安 疑惑不解 中华不振 若有所思
崛起 为之一振 训斥 屈辱
词语大闯关
mú (模样) (模板)

mó (模糊)(模仿)
yāo (要求) (要挟xíe)(要求)

yào (重要)(紧要)(主要)

多音字
1.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 ( )
2.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
3.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 )
4.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 )
5.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 )
6.劝说安慰。 ( )
7.指向左右两边看。可以用来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 )
模范
疑惑不解
左顾右盼
胸怀
若有所思
热闹非凡
劝慰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件事?
第二件(10--14自然段):
第一件(1--9自然段):
第三件(15--17自然段):
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
在车站伯父的一番话让周恩来
---疑惑不解
在租界里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 )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的含义,从而立志要( )而读书。
整体感知
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
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同学们都读得正确、清楚、流利,不错,超乎想象。又读了一遍课文,我们知道了,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原因。合上书,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在车站伯父的一番话让周恩来---疑惑不解,在租界里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小组合作探究
比较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
你有什么感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疑惑: 中华不振
目睹: 中华不振
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疑惑: 中华不振
目睹: 中华不振
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