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第七课_海湾战争 课件(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3:第七课_海湾战争 课件(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08: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第7课 海湾战争第一,伊拉克方面认为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两国也长期存在边界纠纷;
第二,两国之间的鲁迈拉油田呈锅底状地形,锅底在科威特,造成了伊拉克的石油开采量总是低于科威特;
第三,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负债累累,伊拉克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为缓解危机,萨达姆总统要求科威特将债务一笔勾销,并租借岛屿等无理要求,均遭到拒绝。
第四,如果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就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其国际地位将大为提高。
第五,随着两极格局逐步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动荡不定的国际局势,被伊拉克领导人看作一个极好的机会。1,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原因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
伊拉克探明可采石油储量156亿吨,超过美国、独联体和欧洲的总和,占世界第二位,西部沙漠还有一个可能蕴藏300亿吨石油的巨大油田。
本国人口不及百万的科威特探明可采石油储量130亿吨,列世界第四位,被称为“浮在石油湖上的国家”1、原因两国长期边界纠纷两级格局解体,中东力量均势失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1)历史原因:(2)现实原因:(3)外部原因:①鲁迈拉油田之争。②伊拉克债务和领土要求遭拒。③控制石油资源,提高国际地位。
地理位置:连接两洋三洲五海石油资源:“石油海洋”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的10万大军,350辆坦克突然越过边界,对科威特发动袭击,仅有9小时占领了科威特王宫,科威特埃米尔流亡沙特阿拉伯。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凌晨2点,伊拉克10万大军向科威特发动闪电式袭击,9个小时后占领了科威特王宫。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伊拉克侵略邻国的野蛮行径,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即召开第2932次会议,讨论伊科局势并作出了第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并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对伊拉克的最后通牒,规定,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以前执行联合国决议,安理会成员国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但伊拉克置若罔闻。二、“沙漠盾牌”行动——和平解决的努力1,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伊拉克拒不执行联合国678号决议,和平的努力失败,战争一触即发! 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经过160天的调动,多国部队在海湾已经集结了70万兵力、2000架作战飞机、4300辆坦克,并配备了各种先进武器。伊拉克则拥有120万兵力、5600辆坦克和700余架飞机,在科威特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2,美国的反应及原因目的 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西欧和日本进口石油的相当一部分都来自这一地区。 美国为了保证它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立即做出反应。【双方兵力】3,和平解决的努力 在此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和各国领导人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进行了多次努力。美国、伊拉克代表也进行了直接会谈,但都未能达成协议。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1、“沙漠风暴”行动——空中袭击(1)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军事行动(2)伊拉克的对抗措施①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②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③点燃科威特油井
④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目的是夺取和保持制空权,摧毁伊拉克的核、生、化武器,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和军事力量,瘫痪伊军指挥系统,瓦解科威特境内伊军,为尔后地面进攻创造条件。在长达38天的空袭中,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11万架次,投弹10万吨,发射了近300枚各种导弹,极大削弱了伊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部队损失近50%,后方部队损失约25%,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件。
在此期间,伊军实施消极防御,以藏于地下、隐真示假等措施躲避空袭,保存实力;同时不断以"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沙特境内的目标,迫使多国部队延长空中战役时间并出动大量飞机寻歼伊军"飞毛腿"导弹。
伊海空军则对多国部队实施有限反击,多次以飞机和导弹艇出击,但均告失败,发射的"飞毛腿"导弹多数偏离预定目标或被美"爱国者"防空导弹击落。地面袭击包括1991年1月29日~2月2日对海夫吉镇的袭击,但未能改变多国部队继续空袭的决心。此外,伊军曾试图以向海湾倾泄石油、点燃科威特油井和威胁使用化学武器等手段阻滞和遏止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均未达目的。1、“沙漠风暴”行动——空中袭击(1991.1.17~2.23) 目的是消灭科威特战区的伊军特别是共和国卫队,恢复科威特领土主权和合法政府。伊军遭受38天空袭后,指挥中断,补给告罄,战场情况不明,对多国部队主攻方向判断失误,防御体系迅速瓦解。在此期间,伊军继续向沙特、以色列和巴林发射导弹,使美军伤亡百余人;在海湾布设水雷1167枚,炸伤美海军两艘军舰,但未能扭转败局。1991年2月26日,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伊军迅即崩溃。28日晨8时,多国部队宣布停止进攻,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 2,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战役阶段(1991.2.24~28)双方伤亡对比沙漠风暴”(91.1.17)和“沙漠军刀”(91.2.24)两次军事行动的特点有何不同?①沙漠风暴:空中战役为主
②沙漠军刀:分三路进攻,地面战役为主如何看待美国出兵海湾的目的?①表面上:打击伊拉克的侵略行动,维护海湾地区 
     的和平与稳定
②实际上:控制海湾石油资源,掌握西方经济命脉,
     显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联合国美国中国 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伊拉克的对抗1、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
2、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3、点燃科威特600多口油井,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E-3C预警机—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指挥飞机 “战斧”式巡航导弹F-16进攻飞毛腿发射场F117轰炸指挥部和空方系统等最为严密的战略目标高科技杀人武器B52扫荡残余爱国者迎击飞毛腿以美国为首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在海湾集结70万的兵力、2000架作战飞机、4300辆坦克。“沙漠盾牌”行动高科技杀人武器M1系列主战坦克“帕拉丁”自行火炮系统“战斧”巡航导弹“爱国者”地对空导弹 “海尔法”导弹高科技杀人武器空中打击---“沙漠风暴”行动(1991.1.17~2.23) 地面突入---“沙漠军刀”行动(1991.2.24~2.27)死亡公路伊科之间的6号公路,景象惨如人间地狱死亡公路贫铀弹影响的畸形儿患白血病的伊拉克男孩 美军使用的贫铀弹、高能微波炸弹、集束炸弹等现代武器,恰恰是损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祸首。贫铀弹爆炸后产生的细微颗粒将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受污染地区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疾病患者明显增加,还会导致白内障、造血系统障碍、生育能力下降、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等。四、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2、影响:(2)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1)一场高科技战争。 (1)标志着高科技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2)对中东和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①通过对伊拉克的施压,美国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有所加强。 ②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形势更加复杂。这是一场“硅”对“铁”的战争。
一战 是化学战,
二战是物理战,
海湾战争是数学战。——军事家们评海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