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第六课_两伊战争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3:第六课_两伊战争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16: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6课 两伊战争一,矛盾重重的邻国? 地处阿拉伯半岛相接处的伊朗和伊拉克,拥有一千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都是穆斯林国家,它们的居民几乎全都信仰伊斯兰教。
但这两个国家却在20世纪80年代展开了一场持续8年之久的鏖战,被称之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争 1.两伊战争的特点 2,两伊战争的原因 ①领土争端:在领土问题上,两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上。
阿拉伯河既是伊拉克惟一的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进出的主要通道;两国重要的石油基地,油港大多集中在该河两岸。1975年,双方经过谈判,同意以该河主航道中心线作为分界线,伊朗允诺把大约300平方千米土地划归伊拉克作为补偿,但却一直没有兑现。对此,1979年担任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表示要以武力解决领土争端。②宗教矛盾: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在宗教问题上,伊朗90%以上的居民和伊拉克大约一半以上的居民属于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而在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属于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两个教派的矛盾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
萨达姆和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之间也存在着个人恩怨。霍梅尼曾在伊拉克流亡十余年,他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执政的逊尼派,被萨达姆下令驱逐出境。霍梅尼1979年在伊朗推翻君主制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对伊拉克的什叶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萨达姆为抵制霍梅尼的影响,对国内的什叶派采取了强硬措施,导致了两伊矛盾 ????????????????????? 萨达姆·侯赛因 1937年4月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靠叔父抚养成人。萨达姆18岁就积极投身政治运动,20岁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并很快跻身复兴社会党领导人之列。 1960年萨达姆在开罗大学攻读法律。此后,他在复兴社会党内的职务迅速提升。1969年,他当选为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伊第二号人物。
1979年,萨达姆登上总统宝座,同时还担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总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的职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8年的战争使伊拉克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1990年,萨达姆派军队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战争爆发后,联合国随即对伊拉克采取全面制裁。
萨达姆一直严密地控制着政权。美军2003年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包括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克前高官突然集体“蒸发”。 4月11日,美军发布“扑克牌通缉令”,55名伊拉克前政府高官榜上有名。在美军和伊各政治派别的合力围捕下,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7月22日被美军打死。“扑克牌通缉令”上的大部分伊前政府高官已先后被捕、自首或被打死。驻伊美军曾悬赏2500万美元抓捕萨达姆。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被关押接受审判并被绞死。③民族矛盾: 在两国境内都有几百万库尔德族人,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伊朗居民主要是波斯人,而伊拉克居民基本上是阿拉伯人。在伊朗境内,有一部分阿拉伯人,他们要求取得平等和自治。④大国力量介入: 伊朗东北部与苏联交界,伊拉克地处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地区,它们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受到大国的关注,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所有这些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两伊战争的起因十分错综复杂。1,爆发:二,两伊战争的经过 (1980—1988年) 从1980年4月起,两伊边境地区便时有冲突,双方关系急剧紧张起来。9月,伊拉克首先对伊朗的一系列目标发动大规模进攻,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1980年9月,伊拉克大举进攻,占领了伊朗大片领土。但伊拉克军队的攻势并没有持续很久。1980年底到1981年9月,双方军队进行拉锯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伊朗军队在顶住伊拉克的攻势后,发动反攻,逐渐收复失地。2,战争过程: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1982年7月,伊朗军队突破伊拉克防线,进入伊拉克境内。于是,伊拉克发动了“袭船战”,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1987年7月之后,双方对对方主要城镇发动导弹“袭城战”。伊拉克军队再次攻入伊朗境内。3,结束 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利益,一些国家向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提出护航请求。苏美等国相继同意为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为了制止两伊战争,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但伊朗拒绝接受。 1987年7月之后,双方对对方主要城镇发动导弹“袭城战”。伊拉克军队再次攻入伊朗境内。
1988年8月,伊朗接受联合国决议,两伊终于实现停火。8年战争中,两伊约有200万人伤亡,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 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与伊朗按照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正式实行停火,两伊战争结束。两伊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与伊朗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历时8年,双方死伤人数达100万人以上,无家可归的难民达300多万人。图为停火当日的伊朗前线坦克部队1980年9月23日,伊朗军队在德黑兰游行并准备开赴两伊战争前线。1985年3月18日,一队伊拉克士兵乘车前往巴士拉以北的前线。 ???????????????? 两伊战争惨烈画面 ?????在两伊战争期间,被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杀死的一名库尔德族父亲和他怀里的孩子。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一名获释的伊朗战俘与家人拥抱痛哭。 ?在两伊战争期间被炸毁的伊朗阿瓦士市街道和房屋。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骨后,一名伊拉克妇女伏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②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③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与新一轮军备竞赛 ④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三,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