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鳄鱼》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嘴鳄鱼》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的内容。本课为设计·应用领域,主要知识点:了解鳄鱼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并用绘画或制作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知道扬子鳄是我国保护动物,培养同学们从小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体验用不同媒材塑造形象的乐趣。在集体协助制作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通过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可多样化,拓展学生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鳄鱼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并用绘画或制作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材料创造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鳄鱼外形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表现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鳄鱼形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快速抢答。猜猜这位新朋友是谁?血盆大口露尖牙 (?http:?/??/?cpro.baidu.com?/?cpro?/?ui?/?uijs.php?c=news&cf=1001&ch=0&di=128&fv=16&jk=d9be661c42e6916b&k=%BC%E2%D1%C0&k0=%BC%E2%D1%C0&kdi0=0&luki=3&n=10&p=baidu&q=cndhz_cpr&rb=0&rs=1&seller_id=1&sid=6b91e6421c66bed9&ssp2=1&stid=0&t=tpclicked3_hc&tu=u1682247&u=http%3A%2F%2Fmiyu%2Epopoho%2Ecom%2Fmy%2Fdongwu%2F77437%2Ehtml&urlid=0" \t "_blank?),浑身布满硬盔甲;长尾短腿就是它,恐怖神态把人吓(打一动物),揭示谜底---鳄鱼。大自然充满了神奇,有许多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你知道大家为什么称我们这位新朋友为大嘴鳄鱼吗?老师带领大家继续走进鳄鱼的世界。板书《大嘴鳄鱼》。
(二)讲授新课
1.感知与启示。
过渡语:你知道吗?咱们这位新朋友鳄鱼,是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龙。冷血之卵生动物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3100.htm" \t "_blank?),长久以来的改变甚少。鳄鱼不是鱼,是爬行动物,由于其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嬉戏,故而得名“鳄鱼”。在中国扬子鳄是特有的爬行动物,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各地,距今已有两亿多年,人称“活化石”,并是鳄鱼家族体型最小的。它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坳、流、滩等地,以田螺、鱼、虾、螺蛳、及其它水虫、昆虫为主食。在我国,扬子鳄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在安徽的宣城建立了扬子鳄最大的保护区。
2.观察比较。
过渡语:咱们一起来,找一找鳄鱼的外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头、身、尾、四肢)它的眼睛在哪儿?鼻子在哪儿?身上穿着什么?五官中哪儿最大?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对鳄鱼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你们想有一位如此威武的朋友吗?
3.游戏巩固。
? ?过渡语:下面咱们做一个“贴贴看”的小游戏。你能把鳄鱼的各部分贴在恰当的位置上吗?咱们每个组都非常棒!看这些小鳄鱼多么威武呀!
(三)欣赏作品,引导创作:
1.伴随音乐请学生欣赏多幅表现鳄鱼的画面和手工作品。
2.感受作品的构图和色彩,以及手工作品材料的巧妙运用。
过渡语:你更喜欢哪件作品?它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四)教师示范制作:
教师动手制作一件手工作品。
1.选择材料
根据要制作的鳄鱼选择所需彩纸的颜色,胶,剪刀和纸盒等物品。
2.观察造型
观察鳄鱼的造型,做到心中有数再进行创作。
3.拼装组合
把所制作的鳄鱼各部分材料进行拼贴组合。
4.装饰美化
对鳄鱼进行花纹和图案的装饰,使其成为一件艺术品。
(五)评价交流
?? 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过渡语: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或本组的作品吗?说一说,谁的作品你觉得最有创意、大胆?为什么?你们每个人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们真棒!我觉得大家都能成为小小设计师了!
(六)拓展延伸
过渡语:废旧物品再利用,已经是一件时尚的事情了!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好点子。回家,你也可以试试呦!将做好的成品,带到学校来,我们一起交流。请学生听完个人/各组的介绍后完善自己的作品。请学生收集关于更多鳄鱼的知识进行下节的交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由教师发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