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
1.1.1 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转化
A[合 格 练]
1.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经常采用分类的思想方法。下列有关“Na2CO3”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 B.盐
C.钠盐 D.碱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NaOH固体
石墨
食盐
B
碱石灰
金刚石
O3
纯碱(Na2CO3)
C
空气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
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
3.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4.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酸:CH3COOH、H2SO3、NaHCO3、HF
B.碱:Cu2(OH)2CO3、NaOH、Fe(OH)2、Mg(OH)2
C.盐:AgCl、BaSO4、NaH2PO4、Mg(NO3)2
D.氧化物:FeO、N2O5、COCl2、SiO2
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知识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
8.如下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Cl2
CuCl2
Zn
HCl
9.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1)AgCl、BaSO4、CaCO3、K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Na、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NO3、H2SO4、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SO4、FeCl3、KMnO4、K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N2、HCl、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铜、金、汞、钠,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
10.Ⅰ.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物自选):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硝酸银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B[能 力 练]
1.墨鱼骨粉(主要成分为CaCO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CaCO3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氧气
C.氯酸钾 D.乙醇
3.原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液态物质,加热原油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分别汽化,然后冷凝,就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原油属于(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纯净物
4.请按下列线索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的树状分类图:
5.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请分别写出其化学式。
甲:Na、H2、O2、Cl2;
乙:CO、Na2O、CO2、SO2;
丙:NaOH、K2CO3、KHCO3、K2SO4;
丁:NaOH、Ca(OH)2、KOH、NaCl。
(1)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问题(1)中四种物质转化如下图,写出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问题(2)中甲、乙、丙、丁物质的种类。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4)问题(2)中反应③除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_。
A.酸类
B.碱类
C.氧化物
D.干燥剂
(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三例并填表。
物质类别
化学方程式
(5)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
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
1.1.1 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转化
A[合 格 练]
1.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经常采用分类的思想方法。下列有关“Na2CO3”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 B.盐
C.钠盐 D.碱
解析 碳酸钠含有钠元素,所以属于钠盐,碳酸钠的俗名叫纯碱,但不是碱,所以答案选D。
答案 D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NaOH固体
石墨
食盐
B
碱石灰
金刚石
O3
纯碱(Na2CO3)
C
空气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
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
解析 盐酸是HCl的水溶液,A正确;金刚石是单质,不是化合物,B项错误;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C项错误;CuSO4·5H2O是纯净物,氧化钙是氧化物,不是盐,D项错误。
答案 A
3.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答案 D
4.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解析 A项可能为CH4;B项可能为CH4和H2;C项可能为CH4和C2H6(乙烷);D项,由于通常情况下碳元素不存在气态单质,所以这瓶气体不可能为两种单质。
答案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解析 纯净物可以由同种分子构成,如水、O2等,也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如稀有气体,还可以由离子构成,A错误,B正确;混合物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也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含碳元素,C错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H2SO4等,D错误。
答案 B
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酸:CH3COOH、H2SO3、NaHCO3、HF
B.碱:Cu2(OH)2CO3、NaOH、Fe(OH)2、Mg(OH)2
C.盐:AgCl、BaSO4、NaH2PO4、Mg(NO3)2
D.氧化物:FeO、N2O5、COCl2、SiO2
解析 A项中NaHCO3属于盐;B项中Cu2(OH)2CO3属于碱式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D项中COCl2不属于氧化物。
答案 C
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知识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
解析 ①应该根据元素的性质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而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是不准确的,如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为金属元素,但H和He例外,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的一般为非金属元素,但Sn、Pb等例外,错误。②硅、硫、铜、铁在常温下为固态,而氮气为气态,正确。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正确。④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来的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等,而不能简单地根据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就将酸划分为几元酸,例如H3PO3是二元酸,CH3COOH是一元酸,错误。⑤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是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划分的,而不是根据组成元素划分的,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⑥将盐按组成成分划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与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无关,错误。
答案 A
8.如下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Cl2
CuCl2
Zn
HCl
解析 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也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故A、B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2CO2;乙和丙:CO+CuOCu+CO2;丙和丁:2CuO+C2Cu+CO2↑;甲和丁:C+O2CO2;丁→乙:2C+O22CO。D中,甲和乙、丁和甲均不能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9.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1)AgCl、BaSO4、CaCO3、K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Na、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NO3、H2SO4、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SO4、FeCl3、KMnO4、K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N2、HCl、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铜、金、汞、钠,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Cl KCl可溶于水,其他都难溶于水
(2)Na Na属于单质,其他都是化合物
(3)HCl HCl是无氧酸,其他都是含氧酸
(4)K2CO3 K2CO3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没有颜色,其他溶于水后都形成有色溶液(也可以根据化合物中酸根阴离子的组成进成分类,只有FeCl3是无氧酸盐或只有KMnO4的酸根阴离子中含有金属元素)
(5)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其他都是纯净物(也可以根据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进行分类,只有CuSO4·5H2O在通常状况下为固体)
(6)钠 钠是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其他的都在氢的后面(也可以根据金属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进行分类,只有汞在通常状况下为液体)
10.Ⅰ.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物自选):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硝酸银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1)铁与氧气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3Fe+2O2Fe3O4;(2)水能发生分解反应:2H2O2H2↑+O2↑;(3)铁能与HCl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4)HCl与AgN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Cl和HNO3。Ⅱ.(1)H2和O2化合生成水;(2)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Cu+2AgNO3===Cu(NO3)2+2Ag;(3)Ba(OH)2与CuSO4反应能生成BaSO4与Cu(OH)2两种沉淀。
答案 Ⅰ.(1)3Fe+2O2Fe3O4
(2)2H2O2H2↑+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Fe+2HCl===FeCl2+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HCl+AgNO3===AgCl↓+HNO3
Ⅱ.(1)2H2+O22H2O
(2)Cu+2AgNO3===Cu(NO3)2+2Ag
(3)Ba(OH)2+CuSO4===BaSO4↓+Cu(O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B[能 力 练]
1.墨鱼骨粉(主要成分为CaCO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CaCO3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解析 CaCO3 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D项正确。
答案 D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氧气
C.氯酸钾 D.乙醇
解析 A项,冰水混合物是水,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项正确;B项,只含有氧元素,是单质,B项错误;C项,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C项错误;D项,乙醇含有三种元素,是含氧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 A
3.原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液态物质,加热原油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分别汽化,然后冷凝,就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原油属于(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纯净物
解析 由题干所给信息可知,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汽化冷凝后能得到不同的产品,所以原油属于混合物。
答案 B
4.请按下列线索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的树状分类图:
解析 要正确填写树状分类图,必须首先明确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差异。依据基本化学知识即可解决。
答案 Fe、Cu S、H2 HCl、H2SO4 NaOH、Ba(OH)2 NaCl、NaHCO3 K2O、CuO
5.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请分别写出其化学式。
甲:Na、H2、O2、Cl2;
乙:CO、Na2O、CO2、SO2;
丙:NaOH、K2CO3、KHCO3、K2SO4;
丁:NaOH、Ca(OH)2、KOH、NaCl。
(1)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问题(1)中四种物质转化如下图,写出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问题(2)中甲、乙、丙、丁物质的种类。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4)问题(2)中反应③除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Na Na2O NaOH NaCl
(2)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NaOH+HCl===NaCl+H2O
(3)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碱 盐
(4)2NaOH+CuCl2===2NaCl+Cu(OH)2↓(答案合理即可)
6.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_。
A.酸类
B.碱类
C.氧化物
D.干燥剂
(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三例并填表。
物质类别
化学方程式
(5)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
解析 CaO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CaO具有碱性氧化物的共性,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盐等反应。CaO吸水性强,常作干燥剂。当CaO与H2O或CO2反应完全后,不再具有干燥作用。
答案 (1)DEFH
(2)D
(3)CaO+H2O===Ca(OH)2
(4)酸 CaO+2HCl===CaCl2+H2O 酸性氧化物 CaO+CO2===CaCO3 盐 H2O+CaO+Na2CO3===CaCO3+2NaOH
(5)不能
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A[合 格 练]
1.春秋季节在我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SO2超标造成的
B.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
C.大雾可看作是一种胶体
D.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超标造成的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D.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5.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碳酸钙加工成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制豆腐
B.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7.如图,与胶体有关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全部
8.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
9.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能 力 练]
1.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胶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Fe(OH)3胶体就是一个一个Fe(OH)3组成的胶粒
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
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溶解
4.现有如下各混合物:
①将1 g氯化钾加入99 g水中
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③将1 g碳酸钙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
④将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
5、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6、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现有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Na2SO4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A[合 格 练]
1.春秋季节在我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SO2超标造成的
B.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
C.大雾可看作是一种胶体
D.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超标造成的
解析 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再附着在尘埃上的液态小水滴,选C。
答案 C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
解析 A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它们均是混合物,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错误;B项,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错误;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分别为以气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以固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以液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C项错误、D正确。
答案 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氯化铁溶液加入冷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解析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只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物理方法,A错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C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滤纸,过滤的方法不能把胶体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D错误。
答案 B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D.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解析 混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会错选C;不清楚胶体是混合物会错选B。有些胶粒由于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而带负电荷或正电荷,但胶体本身并不带电,A项错误;溶液中的溶质可透过半透膜,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D正确;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C项错误;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纳米材料不一定是分散系,若是纯净物,则不属于胶体,B项错误。
答案 D
5.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碳酸钙加工成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 纳米碳酸钙是纯净物,分散系是混合物,A项错误;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相比不会发生改变,C项错误;与胶体中的胶粒(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能透过滤纸一样,纳米碳酸钙粒子也能透过滤纸,D项错误。
答案 B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制豆腐
B.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解析 胶体的性质主要有丁达尔效应、聚沉等。A项属于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B项属于土壤胶粒遇电解质(海水中存在电解质氯化钠等)发生聚沉;C项属于蛋白质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中发生化学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此时生成的Fe(OH)3是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
答案 D
7.如图,与胶体有关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全部
解析 ①是胶体的聚沉,②③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
8.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血液具有胶体的性质,FeCl3能使胶体聚沉,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答案 B
9.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混合物属于胶体。(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答案 (1)AB (2)用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种无色液体,从侧面可以看到有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
B[能 力 练]
1.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胶体
解析 雾、云、烟都是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即气溶胶。
答案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Fe(OH)3胶体就是一个一个Fe(OH)3组成的胶粒
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
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
解析 A项,水不是分散系,错误;B项,Fe(OH)3胶粒是大量Fe(OH)3分子的集合体,Fe(OH)3胶粒的个数少于Fe(OH)3分子的个数,错误;C项,河流中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可发生胶体聚沉,形成三角洲,正确;D项,应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Fe(OH)3胶体,错误。
答案 C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溶解
解析 A项是胶体的电泳;C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是胶体的聚沉。
答案 B
4.现有如下各混合物:
①将1 g氯化钾加入99 g水中
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③将1 g碳酸钙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
④将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
解析 ①分散质KCl溶于水后以离子形式存在,粒子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②淀粉分子大,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③CaCO3不溶于水,振荡后所形成的是不稳定的体系,放置即沉淀,所以属于悬浊液;④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⑤中分散质是水,二者以任意比混溶,是溶液。
答案 ①⑤ ② ③④
5、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解析 (1)Fe2O3固体(红棕色)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氯化铁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同时生成NaCl,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3)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4)甲烧杯中液体为溶液、乙烧杯中液体为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乙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1)纯净物 Fe2O3+6HCl===2FeCl3+3H2O (2)Fe3++3OH-===Fe(OH)3↓ (3)红褐 (4)乙
6、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现有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Na2SO4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进行计算。(2)溶液很稳定,a项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项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和溶液中的溶质都能透过滤纸,c项正确。(4)检验Na2SO4可用Ba2+。
答案 (1)+2 盐
(2)c
(3)E
(4)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BaCl2[或Ba(NO3)2、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7、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解析 (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饱和FeCl3溶液与NaCl浓溶液不反应,不会形成胶体。(2)①甲同学操作正确。②乙同学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因FeCl3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③丙同学长时间加热会导致Fe(OH)3胶体聚沉。(3)书写化学方程时不能写成“Fe(OH)3↓”。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5)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6)当加入(NH4)2SO4溶液时,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答案 (1)B
(2)①正确 ②不正确 ③不正确
(3)FeCl3(饱和)+3H2OFe(OH)3(胶体)+3HCl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丁达尔效应
(4)B
(5)A
(6)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