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 全球气候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一、全球气候变化 讣告
前不久,图瓦卢的领导人宣布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
岛国图瓦卢为什么举国移民? 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吗?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思考: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有何特点?其变化的大致趋势怎样?学生分组探究活动: 第一组: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思考:1、在图中找出几次大冰期(温度较低时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2、恐龙繁盛时期(侏罗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气温和降水)?
3、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第二组:读“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 来中国气温 距平变化”图思考完成:
1、这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吗?说明了什么?(看课本了解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2、雪线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变暖,雪线_________,气候变冷,雪线__________。 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气温高低波动变化气温波动上升地质时期
的气候历史时期
的气候近现代
气候1万年以前近1万年近100年
-200年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小组讨论,组长记录,然后进行交流:案例1:读“1900-2000年全球降水量变化趋势”图思考:
1、请概括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2、降水量的这种变化将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案例2: 2004年1月发现了首起北极熊食用同类事件。当时,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只母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它的尸体。饥饿的北极熊开始互相残杀 思考:
1、北极熊相互残杀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一现象的产生说明了什么问题?案例3: 《对于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全球变暖也有光明的一面》 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
——《华尔街日报》思考:
1、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能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吗?归纳小结:
(结合教材P100图4-24)课堂探究:1、承前案例续:
图瓦卢将成为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被迫撤离家园的国家,然而,更加不幸是,它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么,下一个会轮到谁呢?人类该怎么办呢?
2、 P100“活动”拓展延伸: 全球气候变化利弊谈
要求:
1、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演说;
2、小组比较讨论同伴的演说稿,对其进行补充。
3、选代表在下节课上课前交流演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要求: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细化为: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统计资料的阅读、分析和运用的技能;
②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以科学态度、辨证的观点,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
(二)教材处理:
1、处理方法:似“难”非“难”内容简化处理;简化难点精化处理;重点内容活化处理。
2、课时安排:1课时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一定了解,关于冰期、间冰期等内容及恐龙的繁衍与灭绝也可能在电影中见到过,但学生的了解绝大部分停留在表面上,是肤浅的、不系统的。这既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学习重、难点的形成打下了伏笔。
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对地球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的不了解,故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统计图表的判读、对雪线、冰盖等概念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等问题上存在难度。同时,学生对教材所介绍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五大影响的分析也是一个难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的影响
难点:①根据相关资料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的影响分析
四、课前学生准备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这一问题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这一事实,老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吗?
2、那些事实可以说明全球气候在变化?分别说明了气候的怎样变化?
3、运用你身边的或你所知道的事例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多媒体展示材料
前不久,图瓦卢的领导人宣布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
问:岛国图瓦卢为什么举国移民?
学生讨论可得出“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结论,过渡到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一、全球气候变化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一段思考:什么是气候变化?(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长时间”和“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
过渡设问: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吗?
读P98图4-21思考:1860-2002年全球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变化特点: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全球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的结论。
过渡:全球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只是地球气候变化史上极其短暂的一瞬,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P95“阅读:气候变化史的划分”思考:
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几个阶段?如何理解“冰期”和“间冰期”(可结合课本上图4-17和图4-18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过渡:全球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那么,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何特点呢?
学生分组探究活动:(老师在学生讨论的空隙中要在黑板上画出气候变化史的比较表)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个大组又分若干小组),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分别完成下列两个讨论题:
第一组: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思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坐标图的读图方法,然后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1)、在图中找出几次大冰期(温度较低时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2)、中生代和新生代分别以干旱期还是以湿润期为主?
(3)、恐龙繁盛时期(侏罗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气温和降水)?
(4)、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第二组:读“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思考完成:(教师点拨:“距平”的含义,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1)、这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吗?说明了什么?(看课本了解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2)、雪线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变暖,雪线_________,气候变冷,雪线__________。
(3)、结合书本知识,说出这两次气候波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板书)一、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划分阶段
时间范围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的气候
1万年以前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出现过三次大冰期
历史时期的气候
近1万年
?气温高低波动变化
近现代气候
近100年-200年
?气温波动上升
过渡:全球气候的变化,尤其是近现代全球气温的波动上升,将会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学生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个大组又分若干小组),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分别完成下列案例分析(讨论案例,组长记录,然后进行交流):
案例1:读教材P98图4-22“1900-2000年全球降水量变化趋势”图思考:
(1)、请概括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中高纬大陆地区降水明显增加,非洲降水明显减少)
(2)、降水量的这种变化将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降水量的变化将导致水资源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在许多地方增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难度,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使地表旱涝灾害加剧)
案例2:(多媒体展示)饥饿的北极熊开始互相残杀
2004年1月发现了首起北极熊食用同类事件。当时,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只母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它的尸体。
思考:
(1)、北极熊相互残杀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一现象的产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原有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案例3: 《对于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全球变暖也有光明的一面》
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
——《华尔街日报》
读上述材料,结合图4-22思考:
(1)、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加强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等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2)、你能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吗?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图4-24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让学生归纳出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加剧、生态系统的改变、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五个方面的影响。
(板书)
课堂练习:P100“活动”
拓展延伸:全球气候变化利弊谈
步骤一: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演说;
步骤二:小组比较讨论同伴的演说稿,对其进行补充。
步骤三:选代表在下节课上课前交流演说。
六、板书设计:
一、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划分阶段
时间范围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的气候
1万年以前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出现过三次大冰期
历史时期的气候
近1万年
?气温高低波动变化
近现代气候
近100年-200年
?气温波动上升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课件19张PPT。 全球气候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与模块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遥相呼应,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教学要求:(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内容构成:
本节教材由“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两部分组成。(2)、结合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细化为: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统计资料的阅读、分析和运用的技能;
②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以科学态度、辨证的观点,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二)教材处理:1、处理方法:似“难”非“难”内容简化处理;简化难点“精”化处理;重点内容活化处理。
2、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一定了解,关于冰期、间冰期等内容及恐龙的繁衍与灭绝也可能在电影中见到过,但学生的了解绝大部分停留在表面上,是肤浅的、不系统的。这既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学习重、难点的形成打下了伏笔。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对地球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的不了解,故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统计图表的判读、对雪线、冰盖等概念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等问题上存在难度。同时,学生对教材所介绍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五大影响的分析也是一个难点。三、重点难点1、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的影响
2、难点:
①根据相关资料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的影响分析四、课前学生准备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这一问题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这一事实,老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吗?
2、那些事实可以说明全球气候在变化?分别说明了气候的怎样变化?
3、运用你身边的或你所知道的事例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四、教学过程问题导入: 讣告
前不久,图瓦卢的领导人宣布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
岛国图瓦卢为什么举国移民?一、全球气候变化 过渡设问: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吗?学生活动:了解气候变化的定义及度量要素 读下图:思考1860-2002年全球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变化特点:学生分组探究活动: 将全班学生分成2大组(大组下分小组),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分别完成下列三个讨论题:第一组: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思考:1、在图中找出几次大冰期(温度较低时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2、恐龙繁盛时期(侏罗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气温和降水)?
3、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第二组:读“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 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思考完成:
1、这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吗?说明了什么?(看课本了解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2、雪线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变暖,雪线_________,气候变冷,雪线__________。 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气温高低波动变化气温波动上升地质时期
的气候历史时期
的气候近现代
气候1万年以前近1万年近100年
-200年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班学生分3大组(每个大组又分若干小组)讨论案例,组长记录,然后进行交流:案例1:读“1900-2000年全球降水量变化趋势”图思考:
1、请概括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2、降水量的这种变化将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案例2: 2004年1月发现了首起北极熊食用同类事件。当时,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只母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它的尸体。饥饿的北极熊开始互相残杀 思考:
1、北极熊相互残杀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一现象的产生说明了什么问题?案例3: 《对于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全球变暖也有光明的一面》 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
——《华尔街日报》思考:
1、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能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吗?归纳小结:
(结合教材P100图4-24)课堂探究:1、承前案例续:
图瓦卢将成为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被迫撤离家园的国家,然而,更加不幸是,它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么,下一个会轮到谁呢?人类该怎么办呢?
2、 P100“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