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评估检测试题(有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评估检测试题(有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16:1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单元评估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美国华裔少年林心瑜建立和推动“化油脂为燃料”社区服务项目,为众多贫困家庭提供精炼自地沟油的生物燃油,解决冬季采暖问题.此举说明( )
A.因物质不灭,故意义不大 B.垃圾是发错位置的资源
C.此采暖法加剧了环境污染 D.无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2.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减少排放
B.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的利用
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B.???
C.??? D.???

?4. 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 )
A.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 B.家庭用煤气做饭
C.办公室用空调取暖 D.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5. 月日是世界环境日,水污染是全球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下列各项措施可以减少水污染的是( )
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②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④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④ D.全部

?6.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太阳能热水器既节能又环保 D.植树造林能改善空气质量
?7. 家庭装修需要各种材料.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水管 B.沙子
C.铝合金窗户 D.熟石灰

?8.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我国正式开展实施“玉米转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B.葡萄糖乳酸+能量
C.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葡萄糖酒精(乙醇)+二氧化碳+能量
?9. 建设美丽山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C.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禁止向河流中乱扔垃圾
?10. 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陶瓷 B.塑料 C.羊毛 D.汽车轮胎

?11. 下列化学反应中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
A.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
12.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下列情况不能使大气中含量增多的是( )
A.焚烧秸杆 B.燃烧鞭炮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工厂排放烟尘

?13.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为尿素
B.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中、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14. 化肥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导致包装袋上的标签损坏,而某些化肥可以从外观上看出其种类.下列化肥中,从外观上就可以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碳氨 D.硝酸铵

?15. 据媒体报道,汽车燃料将逐步实现实施“油改气”,即将燃料由汽油改为液化石油气(含、元素),目的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你认为这项举措可以减少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 下列物质与熟石灰混合,不能嗅到氨味的是( )
A. B.
C. D.

?17.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乳化除去试管内壁的油脂
B.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纯碱,会使做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C.过量施用化肥不会导致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D.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
?
1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豆科植物因根部有根瘤菌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
B.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蔗糖
D.用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工业污水
?
19. 下列气体的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C.天然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D.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
20. 从环境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顿市容,拆除无轨电车空中的电缆和有轨电车的轨道,改用烧汽油和柴油汽车
B.为了促进生产发展,推广城市居民购买私人汽车,限制自行车的行使
C.控制和减少小型汽车、私人用车和出租车的数量,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D.控制和减少燃油汽车的发展,发展电力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使用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21.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但水被污染后给人类带来灾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22. 下列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
.煤和石油??????.太阳能?????.天然气?????.________.
?23.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________(判断对错)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2分 , )
?24. 使用农药对我们有利也有弊,你认为利主要是什么?弊主要是什么?
?


2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也已经开进了平民百姓家,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随之带来的却是空气污染.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2)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出两点)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34分 , )
?26.(8分) 据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实验,他们将燃煤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净化后,通过管道通入地下深处,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中排放的目的.
(1)你能做到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措施是________
________

(2)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向空气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将两套装置同时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照射相同的时间(玻璃管中的红色液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②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的差异可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年月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十七个部门在全国正式发起“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4)取石灰石,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变为.计算:
①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②所用稀盐酸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
?
27.(8分) 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根据方框内左侧的描述,找出右侧对应的化学符号,用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①一种大量用于建筑业的盐??????????????????????????????????????.
②一种复合肥,能提供植物必需的两种营养元素????????????????????.
③人体胃液中含有,可帮助消化的酸??????????????????????????????.

(2)填写此表空格中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氯化钾 氯化钙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 ________ 氯化铜
________

反思: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___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

(3)此同学还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①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
②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
③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别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___.因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他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
.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
28.(8分) 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和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该化肥肯定不是________;

(2)另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水振荡,再滴入适量稀盐酸,试管中无气泡放出,则该化肥不是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化肥的成分,请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与结论(限选试剂:盐酸、蒸馏水、溶液、溶液、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及实验结论?
? ?

?
29.(10分)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要求同学同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溶解度 与水任意比互溶


的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填序号)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2)为确定其他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时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成立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溶液小于 猜想③成立

小雅同学认为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正确,她的理由是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溶液并加热将________放在试管口.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单元评估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1.
【答案】
B
【考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
根据信息地沟油的再利用分析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例如氧气,化学式为;利:可用于金属的冶炼或焊接;弊:使金属制品锈蚀.
【解答】
解:地沟油烹饪食品损害人类健康,有的人则利用它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用油等为原料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的液体燃料.它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由此说明地沟油也有“可爱”的一面,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垃圾是发错位置的资源;
故答案为:.
2.
【答案】
D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保护环境的措施: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减少排放;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的利用;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等;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可行,不是禁止使用,而是合理使用.
【解答】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减少排放,因为焚烧秸秆会出现烟尘,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的利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可行,不是禁止使用,而是合理使用,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
3.
【答案】
D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
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
【解答】
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
、其中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其中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都是污染空气的气体;故正确;
故答案为:.
4.
【答案】
C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
首先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分析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煤气燃烧、炸药爆炸、用空调取暖的原理,再结合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
解:、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放出人体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煤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化学变化;
、办公室用空调取暖,利用了电能转化成热能,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炸药爆炸放出大量的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5.
【答案】
D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分析判断.
【解答】
解:水体污染有三大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是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是生活污染,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可减少水的污染,所以正确;
②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造成农业污染,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正确的;
③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硫,可防治酸雨,从而防治水污染,所以正确;
④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污染,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是正确的.
故选.
6.
【答案】
B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解析】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可以保护环境;
、化肥和农药要合理使用;
、太阳能热水器能够节能环保;
、根据森林作用分析.
【解答】
解:、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可以保护环境,故正确;
、化肥和农药要合理使用,过量使用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故错误;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节能环保,故正确;
、树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制造氧气,还可以吸收有些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故正确.
故选.
7.
【答案】
A
【考点】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概念的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也可以根据合成材料的种类进行判断.
【解答】
解:、塑料水管成分是塑料,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沙子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物,为无机材料;
、铝合金窗户成分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不属于有机物,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
8.
【答案】
D
【考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相关解释可知,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玉米等粮食作物经过发酵、蒸馏可以制成“绿色能源”乙醇;然后判断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哪种反应即可.
【解答】
解:、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制造葡萄糖,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不直接相关,故错误;
、葡萄糖乳酸+能量是转换成乳酸的过程和能量的过程,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不直接相关,故错误;
、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是葡萄糖的氧化过程,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不直接相关,故错误;
、以高梁、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可以制成“绿色能源”乙醇.由乙醇和汽油混合成的汽车燃料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此过程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故正确.
故选
9.
【答案】
A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很多.如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而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使用含磷洗衣粉等会污染水源,就要加以禁止.
【解答】
解:、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故错误;
、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
、工业污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故正确;
、禁止向河流中乱扔垃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故选.
10.
【答案】
D
【考点】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解析】
复合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生活中复合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解答】
解:、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轮胎是由金属材料钢和合成材料橡胶组成,属于复合材料,故正确.
故选.
11.
【答案】
C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
根据已有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
、铁丝在氧气燃烧是放热反应,错误;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
、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是放热反应,错误;
故选.
12.
【答案】
C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
主要是在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产生的,分析各选项的内容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
解:、焚烧秸杆产生一氧化碳和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故不符合题意;
、燃放鞭炮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增加空气中,故不符合题意;
、太阳能环保,无污染,因此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会减少空气中含量,故符合题意;
、工厂排放烟尘中含有大量的烟尘,能引起大气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13.
【答案】
D
【考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
化肥的简易鉴别
【解析】
、根据加熟石灰无刺激性气味推断;
、根据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分析;
、根据碳酸氢铵常温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分析;
、根据碳酸氢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考虑;
【解答】
解:、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三种物质中加熟石灰无刺激性气味的尿素,而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会和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是尿素正确;
、因为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水、二氧化碳,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所以物质为碳酸氢铵,故说法正确;
、因为碳酸氢铵、氯化铵都是铵态氮肥,但是碳酸氢铵常温能分解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铵常温不分解.所以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说法正确;
、在实验加熟石灰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反应,在实验中加稀盐酸是从碳酸氢铵和氯化铵的阴离子方面来区分,所以两者的样品没有另取也不影响检验结果.故说法错误.
故选.
14.
【答案】
B
【考点】
化肥的简易鉴别
【解析】
利用四种化肥的颜色可进行区分,尿素碳铵硝铵均为为白色粉末,只有磷矿粉是灰褐色物质,利用这一知识解决.
【解答】
解:因为尿素、碳铵、硝铵均为白色粉末,磷矿粉属于灰褐色物质,故磷矿粉可与其他物质区别开.
故选
15.
【答案】
D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解析】
从液化石油气(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去分析.
【解答】
解: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液化石油气(含、元素),不含硫元素和氮元素,所以不会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故答案为:.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16.
【答案】
C,D
【考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据此解答.
【解答】
解:、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
、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会产生氨味;
、尿素不与熟石灰反应,不能产生氨气;
、碳酸钾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氨气;
故选.
17.
【答案】
A,C
【考点】
常用盐的用途
使用化肥、农药与环境的关系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的是化学反应,
、纯碱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
、化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进入江河湖泊会污染水源,
、易燃物和易爆物受到撞击会发生爆炸.
【解答】
解:、氢氧化钠与油脂发生的是化学反应,而不是乳化作用,故错误;
、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纯碱,纯碱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使做出的馒头松软可口,故正确;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故错误;
、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
18.
【答案】
A,D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解析】
、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成为农作物养料;
、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根据淀粉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从生石灰的性质可以分析判断解答.
【解答】
解:、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它能将空气中不能被植物吸收的氮气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氮,故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淀粉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最终生成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葡萄糖,故选项说法错误;
、用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工业污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19.
【答案】
A,D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解析】
、根据煤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根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进行解答;
、根据天然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不会污染空气进行解答;
、根据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解答】
解:、煤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氧气不会污染空气,;
、天然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不会污染空气,故不符合题意;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
故选:.
20.
【答案】
A,B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解析】
、烧汽油和柴油汽车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
、推广城市居民购买私人汽车,限制自行车的行使,会造成空气污染加重;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发展电力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解答】
解:、烧汽油和柴油汽车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故说法错误;
、推广城市居民购买私人汽车,限制自行车的行使,会造成空气污染加重,故说法错误;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说法正确;
、发展电力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21.
【答案】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污染和防治知识,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水里排放过多的废物,而导致水质恶化,污染物主要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流失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解答】
解: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水里排放过多的废物,污染物主要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流失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故答案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2.
【答案】
,风能等
【考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
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解答】
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符合题意.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
故答案为:;风能等.
23.
【答案】
错误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
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判断某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不是看该反应是否加热,有些放热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是放热反应,但需在加热条件下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反应.
故答案为:错误.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2分 )
24.
【答案】
利:可消灭病虫害,保证农业大丰收;
弊:过量使用农药会污染环境、污染水资源,农药的残留及农药在自然界转移,最终都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解析】
根据农药的作用和危害进行解答.
【解答】
解: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合理使用农药,可消灭病虫害,保证农业大丰收.不恰当或过量使用农药会污染环境、污染水资源,农药的残留及农药在自然界转移,最终都会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要合理使用农药.

25.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限制私家汽车的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汽车改用清洁环保型燃料.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解析】
(1)根据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解答.
(2)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问题要从汽车燃料、改进汽车发动机结构、控制汽车数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
(2)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很多,如限制私家汽车的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汽车改用清洁环保型燃料;使用电动汽车;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34分 )
26.
【答案】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更多地利用清洁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2)瓶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瓶内温度高,型管中右面液注要高于瓶;说明二氧化碳是使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瓶中型管中右面液注要高于瓶;说明二氧化碳是使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
氢能、太阳能;
(4)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
,,
答:①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②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
(1)二氧化碳是使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就要从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角度考虑.
(2)根据二氧化碳含量多的瓶内温度高分析解答;
(3)面对能源危机,合理开发新能源是迫切解决的问题,此题是一种开放题型,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4)石灰石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和去掉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所得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另外,植物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2)瓶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瓶内温度高,型管中右面液注要高于瓶;说明二氧化碳是使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

(3)目前需要开发的新能源有很多,如氢能的潜能很大,或太阳能等.

(4)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
,,
答:①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②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7.
【答案】
(1)①;②;③;
氯化亚铁,,金属的活动性
磷矿粉,碳酸氢铵,氯化铵,碱,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酸的化学性质
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的检验
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
(1)根据常见酸、碱、盐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物质的名称写正确出物质的化学式;由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不难看出是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
(3)①利用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②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铵盐的化学性质、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1)碳酸钙是一种大量用于建筑业的盐;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人体胃液中含有的可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据此用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
(2)铝元素显价,氯元素显价,故氯化铝的化学式为;的名称为:氯化亚铁;
由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即、、、、、、、不难看出,是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
(3)①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中,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其余都是白色晶体,故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磷矿粉.
②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因此该化肥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三种化肥中只有碳酸氢铵含有碳酸氢根.
③剩余的两种化肥中氯化铵是铵盐,遇碱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氨气,硫酸钾不行;使用氯化铵等铵态氮肥时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
采用其他方法对氯化铵、硫酸钾鉴别,硫酸钾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加入钡盐能生成白色沉淀的即是硫酸钾.

28.
【答案】
(1);
(2);?
(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及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化肥样品,加水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为硫酸铵;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为氯化铵?

【考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
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依据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碳酸盐遇酸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及硫酸根遇钡离子会生成白色沉淀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1)因为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四种化肥中只有不是铵盐,所以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时,该化肥一定不是;
(2)因为碳酸根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滴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此化肥一定不是碳酸氢铵;
(3)剩余的两种化肥、中硫酸铵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其方程式为:.

29.
【答案】
(1)②;常温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
②,常温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溶液也呈酸性
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红色石蕊纸变蓝,
【考点】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铵态氮肥的检验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1)根据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利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温度下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值,由硫酸钠的溶解度为而标签上标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可判断猜想②溶液为硫酸钠溶液是不成立的;
(2)通过滴加某试剂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而判断溶液为硫酸镁,根据三种溶液中溶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可判断所滴加溶液应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根据硫酸溶液和硫酸铵溶液都呈酸性的特点,可判断由小于就得出溶液为硫酸溶液的说法不能成立;
(3)根据硫酸铵溶液中含有铵根的特殊性,可通过检验铵根的存在而确认溶液为硫酸铵.
【解答】
解:【实验探究】(1)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值不会大于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常温下硫酸钠的溶解度为,则常温下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该溶液不可能是硫酸钠,故猜想②不成立;
(2)硫酸镁、硫酸、硫酸铵三种物质中只有硫酸镁能与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氢氧化镁沉淀,因此,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就可判断溶液为硫酸镁溶液,说明所使用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硫酸溶液、硫酸铵溶液都呈酸性的原因,测出溶液的小于时,并不能就断定溶液为硫酸溶液,也可能是硫酸铵溶液;
(3)只要检验出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即可说明溶液为硫酸铵,因此可取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微热,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试纸变成蓝色,即可说明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可确认溶液为硫酸铵溶液;

试卷第4页,总18页
试卷第5页,总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