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方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8-08 17: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方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第1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地方时的内容。主要是在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基本内容和昼夜交替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地方时、区时和日期,并学会灵活运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球地方时、时区产生的原因
(2)掌握地方时、区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3)理解日界线、日期界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一步步深入,不仅提高学生的和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更利于学生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全球观念,正确看待时间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的愿望。
重点和难点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日期的界定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
通过讨论,设置悬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引入课题
推进新课
一、地方时
(一)活动一:(课件出示)
1、什么叫地方时?
2、在世界各地,正午时刻的地方时都是一样吗?
3、图中C点地方时是几点钟?A、B、D呢?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4、图中E、F点地方时各是几点钟?分别与C、B比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二)活动二、(课件出示)小结:地方时的特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时,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  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时。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 。
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时刻越 ,地方时的值越 。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
(三)练习(课件出示)
1、已知A(15 E)的地方时是8日13点,则B(75 E)的地方时是 。
2、已知C(75 W)的地方时是8日10点,则D(120 W)的地方时是 。
3、已知D(120 W)的地方时是8日15点,则B(75 E)的地方时是 。
(四)总结地方时计算方法
承接:在每个地方,都用本地的地方时,行嘛?
二、时区与区时
(一)活动三、(课件出示)
阅读教材P19“时区和区时”、“区时的换算”内容,结合《学法大视野》P9问题探究 “三、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思考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以该时区    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该时区的区时。
2、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  (早/晚)。
3、如何根据一个地方的经度,计算当地的时区?如何知道某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数?
4、知道某一个时区的区时,如何求其他时区的区时?
5、什么叫“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吗?
(二)练习(课件出示)
1、A点的时区是    ,B点的时区是    。B时区的中央经线是    。
2、当B地是9月1日早上3点钟时,A地是  月  日  点,东6区是  月  日  点,北京时间是  月  日  点,纽约(西5区)是  月  日 点。
承接:用“活动四”承接
活动四(课件出示)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
活动五、(课件出示)
六、课后反思
本节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我通过分组活动的形式,共同讨论,从而总结出有效的、简便的解题套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本节课学生表现活跃,学习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些不足,各个内容之间的逻辑性有待加强。
今年6月4日中午12时,我们安化的赵华在家里收看美国的NBA篮球赛。这时,电视里播音员说当地已是深夜23时,现场球迷仍热情不减,并播放了当时的夜景。赵华很不解,你知道原因吗?



线
A
C
D
E
N
S
B
F
* 时区与区时
10°
50°

20°
20°
30°


A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