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4 17: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学习目标1.掌握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3.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
4、感受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探究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炎热干旱;多沙漠、有绿洲。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你对伊斯兰教了解多少?2、伊斯兰教的创建三洲五海之地热带沙漠气候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地(1)伊斯兰教创建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伊斯兰教的创建创立背景:
(1)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战争频繁。
(2)外部势力入侵。
(3)多神和偶像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 展的严重障碍。  25岁时,他与赫蒂彻结婚,成为麦加贵族。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他得以认真思考社会现状,创立一种新的、适合人民需要的宗教。610年,在他41岁时,宣称自己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作为安拉的“使者”,进行传教,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生活贫困,曾替人放过羊,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12岁开始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成年后曾受雇于麦加城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商。  十多年的商旅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和处世能力,使他熟悉了阿拉伯半岛原始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信仰,深切地了解社会的矛盾和分化,体察人们渴望统一和摆脱危机的愿望。(2)创始人 世界学者对穆罕默德的评价:
穆罕默德的教训,如明灯一般,照耀了一千二百多年,创始了以两亿人能以生死赴之的宗教!
———(英国)肖伯纳
“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 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是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的。”
———(俄国)托尔斯泰
“穆罕默德的确实是一位智慧者、能言善辩者,他以《古兰经》的绝文,战胜了一般知识分子,以宝剑战胜了一般敌人,以往、现在、将来。”
———(德国)歌德穆罕默德(约570-632年)(3)时间:
(4)地点:610年(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古兰经》首页是埃及皇后授权设计的,它不仅体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而且装饰的几何图形也极为精致。装祯的精美,表明《古兰经》在穆斯林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言论的汇编。(4)经典——《古兰经》(5)伊斯兰教教义:核心内容:就是“安拉是唯一的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具体内容为(六信):
信安拉是唯一的主宰。
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信天使。
信《古兰经》。
信世间一切事物均由安拉前定。
信后世,即“死后复活”“末日审判”。“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号召人们“圣战”信仰知识等等。“每个穆斯林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兄弟(姊妹),所有穆斯林都是一族。”“真主命令人们把斋,以便让富人穷人平等”伊斯兰教的部分教义伊斯兰教义表达了哪些思想?认识伊斯兰教??古尔邦节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 也译作“库尔班”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三大圣地:主要节日:有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 .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等 )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穆斯林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白天不能吃饭喝水,称为守斋。斋月结束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并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也是中国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开斋节那天,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人们走访亲友,互相馈赠礼品,互相祝福。 斋月开斋节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一名小孩站在正在做礼拜的穆斯林中间 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时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者在麦加活动的最后一天。
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曾受安拉的“启示”,要他宰杀亲生儿子易司马仪作为“牺牲”,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顺从执行“启示”的一刹那,安拉又差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白羊代作“牺牲”。伊斯兰教继承这一习俗,规定这天为“宰牲节”。穆斯林每逢这一节日,也是沐浴盛装,到各清真寺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除了自食以外,互相馈赠,或送给清真寺,以示纪念。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 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老城内,伊斯兰教圣地——金顶清真寺与犹太人的住家咫尺之遥。犹太教的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耶路撒冷 ,意为“和平之城”。阿拉伯人称该城为“古德斯”,即“圣城”。 (6) 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610年创立伊斯兰教622年麦加传教失败622年, 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兵临麦加城下,达成协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8世纪中叶成为世界性宗教630年穆罕默德重返麦加622年出走麦地那教历纪年元年610年伊斯兰教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创立、发展历程强调:伊斯兰教发展历史上的两件大事:
(1)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宗教,开始传教
(2)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迎来伊斯兰教发展的转折,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西攻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探究二 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先后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东到
印度河流域西临
大西洋北接
黑海与里海南包
整个半岛 请你说出阿拉伯帝国8世纪版图的四至点。在阿拉伯帝国之前,还有哪些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先后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8—9世纪鼎盛,10世纪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灭。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探究三 阿拉伯文化 1 、 阿拉伯创造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 1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设立“智慧宫”、以黄金支付稿酬等。( 2 )、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2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1)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2)西医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医学家:拉齐斯──《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
阿维森那──《医典》──“医中之王”阿拉伯医学解剖图(3)文学成就突出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相传古时候阿拉伯国王山鲁亚尔酷爱打猎,但每次外出打猎时,王后和宫女就同奴仆们到花园里饮酒作乐。国王一怒之下,便将她们全部杀了。此后他每天娶一个少女,次日便将她杀掉。百姓深受其害,携儿带女,四处逃奔。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百姓免受灾难,便自愿嫁给国王。她从第一夜起,就向国王讲述有趣的故事,当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刚好天亮。山鲁佐德有意设伏笔,吸引国王继续再听。国王欲罢不能,欲杀不忍,日复一日地拖延下来。山鲁佐德一连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醒悟,两人白头偕老。这既是书名的来历,也是将书中形形色色的故事串连起来的一条线索。 《一千零一夜》
(又名《天方夜谭》)世界各国清真寺(4)建筑艺术成就显著宏伟的圆顶,周围环绕拱形回廊与高高耸立的尖塔印度·泰姬陵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有哪些共同点伊斯兰教三大圣寺(5)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合精神。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灿烂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公元前
6世纪古代
印度释迦
牟尼1世纪巴勒
斯坦耶稣7世纪阿拉伯半
岛-麦加穆罕
默德众生平等;
忍耐服从耶稣就是救世主,
忍受苦难,
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要信仰唯一的神真主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世界三大宗教课堂小结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独尊安拉时间:7世纪经典:《古兰经》圣城:麦加促进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帝国时间:8世纪中期特点:政教合一地域:横跨亚欧非促进阿拉伯文化成就:数学、医学、文学贡献:沟通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帝国推动传播1、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A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A3.解放路上有一座宗教建筑清真寺。与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C4.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A5、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
阿拉伯文学的是 ( )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C6.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埃及C7、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
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B8、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