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康熙帝
选考要求:
①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②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③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皇帝自称天子相传天帝居紫微星垣,众星环绕,所以天子居处便称作“紫微禁地”。
封建社会,宫廷戒备森严,乃不许百姓进入和靠近的禁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
故宫
紫禁城《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吕氏春秋.慎势篇》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释义:匠人设计建造都城,九里见方,每边开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陵,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与居民区。初见故宫:故宫的修建小组合作 结合教材知识,利用组内的“北京全图”,
合作找出紫禁城所在位置并进行标注。初见故宫:故宫的位置紫禁城内 城皇 城明清故宫空间布局构思探源外 朝內 廷故宫总体布局以轴线为主,左右对称,
建筑规划有序,布局严谨,
形式多样初见故宫:故宫的布局“五门”“三朝”
“三朝”(三殿)
前朝后寝(前三殿后三宫)
左祖右社(西侧右社稷坛,东侧左太庙)
面南背北初见故宫:故宫的设计理念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外 朝內 廷初见故宫:故宫的设计理念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初见故宫:故宫的设计理念相对比,内廷布局有何特点?紧凑密集阴阳交泰坤为地为母乾为天为父周易万物化醇初见故宫:故宫的设计理念布局—外朝和内廷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阳刚之美 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息 设计理念—遵循封建传统礼制突显皇权至尊、阴阳五行说、和谐统一(三殿都改名“和”)来了,老弟!透视故宫:疏朗雄伟的三大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殿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三大殿及三台,共同矗立在一个巨大的“工字”型汉白玉基台,
台基高8.13米,共三层,采用古代宫殿最高等级须弥座,
三台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太和殿(金銮殿):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规模最大最高、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 殿高35.05米,面宽11间,深5间,外有廊柱一列,殿内、外立大柱84根,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覆顶,装饰雍容华贵,气势非凡。 明清两代皇帝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派将出征等重大活动 ,都在此举行大典。。 中和殿:三大殿中规模最小,供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并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拟事等人员的朝拜,然后乘肩舆至太和殿。 明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 云龙阶石:故宫三大殿之一保和殿后面三层须弥座高台正中的御路(专为皇帝用的路),由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成,这块御路石称为云龙阶石,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量超过200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料。在这块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着9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动。巨龙身下是万朵云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宝山,宝山之川是流畅的水纹。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变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品。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
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
装饰最华丽。明清两代,每年遇到元旦、
冬至、皇帝生日及登基即位、命将出征等重大活动,都在
太和殿隆重典礼。三大殿中规模最小供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采用减柱法,
显得格外宽敞除夕盛宴;殿试场所透视故宫:疏朗雄伟的三大殿乾清门三宫(内廷)的正门,在清代这里是“御门听政”的地方。听政时,皇帝坐在临时安设在门中间的宝座上,由内阁官员奏事,皇帝降旨抉择。一些国家大事都是御门听政时决定的。乾清宫:前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殿是皇帝的寝宫交泰殿:存放玉玺场所,现存放大自鸣钟和铜壶滴漏坤宁宫: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清朝则是祭神和皇帝结婚洞房 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自雍正以后采取秘密建储的方式,即将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封存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皇帝死后,取下匣子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北京故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6分)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2分)
从历史文化价值角度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
从建筑艺术角度看,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同时它体现了真实性和完整性。(4分)北京古城区没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4分)正确处理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采取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的保护措施;大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等。 材料一 在平津战役时,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特意通过地下党派人去询问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哪些地方需要保护,梁思成给了他们一张画满圆圈的地图,这张地图很快就挂在了作战指挥部的墙上。后来,北平和平解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材料二 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更因为对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1957年,47座城门城楼、箭楼和角楼被拆除,如今仅有3座尚存。建国初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统计只剩下3900条左右,近一两年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30万座左右,目前仅剩约10几万座,被政府列入重点保护名册的院子,只有几百个。北京永远失去了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格。被拆除的城墙位置现在是北京城区的二环路,外面已经发展到了六环了。故宫、天坛等保存完好的单项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是这些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现状又是如何呢?2007年5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游客近11.48万人次,超过最大容量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