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16: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美国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 自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利用国会授予的贸易授权拟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对第一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第一枪。 中美贸易战爆发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参议院临时议长兼财政委员会主席奥林·哈奇极力反对特朗普贸易战政策,并以推动国会立法削减总统贸易授权相威胁,敦促特朗普政府放弃对华增收关税策略。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长(保罗·瑞恩、奥林·哈奇)为何敢于反对总统特朗普的决议?
他们的反对能否成功?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包括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力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政府……
——1776年《独立宣言》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成立邦联体制国家1、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
各州保留他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
2、邦联只设国会(十三州组成,不分大小州每州一票)作为中央权力机构;
3、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施制裁的任何规定。
——摘自1781年美国《邦联条例》
思考:什么是邦联制?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哪些问题?论从史出
感受历史年轻美国的窘境窘境有何危害?预学反馈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立定宪法——加强中央集权(人心所向)松散的“邦联”体制下
中央无权根源预学反馈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建立
1.依据:1787年宪法1787年5月25日~9月17日 华盛顿与费城制宪会议 美国1787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共有序言和文本七条,全文仅6505个单词,却耗时4月拓展探究·纵横时空:
1787年,来自12个州(除罗德岛)的55名代表,在费城聚集召开制宪会议。这些代表们身份复杂,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这些来自不同州、身份背景各异、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代表们,必然会导致制宪会议矛盾重重!
矛盾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之争矛盾3:大小州权力之争矛盾2:中央政府权力分配和制约分组探究·感悟时空矛盾4:南北方利益之争 宪法如何挽留住意欲退出邦联的南方各州,让南北双方各州都能皆大欢喜的? 什么方案,既能够让大州满意,也能够照顾小州的利益? “中央集权派”如何调和与“地方自治派”之间的分歧的?分组探究·史料解读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
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而且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美国联邦中央政府如何保障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宪法将美国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赋予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总统和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三种权力互相监督、制约。(1)内容:①确立联邦制(政府与地方的分权)【课堂巩固】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
A.采取联邦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实行两党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建立
1.依据:1787年宪法教师小结(1)内容:①确立联邦制(内容;作用)A、最高立法机关:国会
(立法、财政、复议立法;弹劾总统
B、最高行政长官:总统
(行政、军事、立法否决权)
C、最高司法机关:最高法院
(司法;宣布总统、国会违宪)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建立
1.依据:1787年宪法教师小结美国国会尼克松最高联邦法院巩固训练·史论结合
“水门事件”
美国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对立党派竞选的情报,时任总统的候选人尼克松派人夜间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企图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结果被大厦安保人员当场抓捕。
事发后,由于拒不承认与事件有关,尼克松赢得总统连任,并利用总统职权以撤换政府调查人员等手段干预事件调查。两年后,经过相关部门、人员不懈努力,事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总统尼克松面临着被弹劾和审判的结果。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承认对水门事件负责,并宣布辞去总统职位并接受调查。2、在事件真相浮出水面后,可以对总统尼克松发起弹劾的是哪一部门?请简单说明理由。3、总统被弹劾后,将由哪一机构审判、宣布总统违宪或者无罪?请简单说明理由。请同学们结合预学情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总统尼克松为什么可以随意撤换政府部门的事件调查人员?感悟历史·知行合一
当年(1787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制衡”。
制衡不是卡死,不是互相刁难,制衡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是为了防止无谓的利益冲突。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感悟“制衡”1.依据:1787年宪法教师小结材料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当地农民把玉米酿制成威士忌酒出售,联邦政府成立后,要对威士忌酒征税,遭到当地农民强烈反对。他们发动叛乱,烧毁了当地税收征集所的房屋。华盛顿政府为维护联邦政府权成,派出了1.5万余名士兵组成的军队镇压,面对军队,叛乱者不战而降,其组织者被捕,但很快得到了华盛顿的赦免。以后再也没有公开抵制威士忌税的行为了。(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简述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1)内容:
(2)评价:进步性:(1)内容:
(2)评价:①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突出“制约与平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教师小结1.依据:1787年宪法1.依据:1787年宪法教师小结(1)内容:
(2)评价:材料二:5美元钞票,头像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1809-1865)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有何贡献?据此说明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进步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存在人权不平等。局限性:(1)内容:
(2)评价:①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突出“制约与平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教师小结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建立
1.依据:1787年宪法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建立
1.依据:1787年宪法 2.标志: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驴象来源:19世纪70年代 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 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关键时期: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建国后不久2.特点:1.形成:两党对垒,交替执政“驴象本一家” 美国的“驴象之争”实际上只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之争罢了,由于其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此两党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党,但却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体现。“驴象本一家”。3.实质:资产阶级政党4.作用:控制国会、左右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背景思维导图1787年宪法严峻形势
人心所向
理论来源特 色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联邦制共和制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标志依据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