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16:4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用蘸有新制氯水的玻璃棒,滴到干燥的pH试纸表面
检验氯水的pH值
B
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但不与熔融氢氧化钠生成氢气
证明金属铝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C
稀盐酸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
D
在电炉中,高温下焦炭将二氧化硅还原成粗品的硅单质
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A.A B.B C.C D.D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VIA族 B.第二周期IVA族
C.第三周期VIA族 D.第三周期IVA族
3.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2Y10Z12W30,Y、W、X、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位于同一主族,Y与W位于同一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C.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D.Z、W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能与强碱反应
4.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NO2 B.BF3 C.CCl4 D.SF6
5.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氢化物的稳定性:X>Y、Z>Y,可能X>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Z>Y>X D.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X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素的中子数是6 B.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符合且n不同的烃一定属于同系物 D.和互为同位素
7.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A.Na+ B.K+ C.S2- D.Cl-
8.碳元素有3种核素,其中一种是,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6 B.8 C.14 D.20
9.国际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上查得C是12.01,这是碳的( )
A.质量数 B.原子质量
C.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D.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10.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沸点:HF>HCl>HBr>HI; 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
③酸性:HClO4>HBrO4>HIO4; ④金属性:K>Na>Mg>Al;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⑥半径:O2->F->Na+>Mg2+。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⑥
11.汤姆逊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的理论或实验依据分别是( )
A.轴盐的放射性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 B.电子的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
C.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 D.X射线的发现、轴盐的放射性实验
12.下列组合属于同位素的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 B.16O和18O C.H216O和 H218O D.16O2和18O2
1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类别
A
空气、石油、干冰
混合物
B
水银、金刚石、水晶
单质
C
胆矾、硝酸、水
电解质
D
硫酸、乙醇、石墨烯
共价化合物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
14.为测定某硬铝(含有铝、镁、铜)中铝的含量,设计了Ⅰ、Ⅱ两个方案。根据方案Ⅰ、Ⅱ回答问题:
方案Ⅰ:
/
(1)固体甲是铜,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能确认NaOH溶液过量的是___________(选填选项)。
a. 测溶液pH,呈碱性
b. 取样,继续滴加NaOH溶液,不再有沉淀生成
c. 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不再有变化
(3)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灼烧、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重。
(4)固体丙的化学式是______,该硬铝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的装置如图所示:
/
操作步骤有:
①记录A的液面位置;
②待烧瓶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使A和B液面相平;
③再次记录A的液面位置;
④将一定量Y(足量)加入烧瓶中;
⑤检验气密性,将a g硬铝和水装入仪器中,连接好装置。
(1)试剂Y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铝质量为a g,若不测气体的体积,改测另一物理量也能计算出铝的质量分数,需要测定的是_______,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E、X是周期表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







Fe
As
I、元素周期表是人们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Y由②⑥⑦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消耗1mol还原剂时,转移的电子个数为_______。
Ⅱ、A、B、C、D、E、X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
(1)假设E为氧化物,那么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①当X是碱性盐溶液,C分子中有22个电子时,那么C的电子式为_______。
②表示X呈碱性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当X为金属单质时,那么X与B的稀溶液反应生成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假设E为单质气体,D为白色沉淀,B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C与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①和⑤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燃烧产物之一是大气中的要紧成分,1.6克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1.2kJ,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①和⑥组成的化合物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元素②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①的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熔点为800℃。该化合物能与水反应放氢气,假设将1mol该化合物和1mol③形成的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_______。
16.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
(1)C与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2)B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A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
(3)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四、计算题
17.有H和O组成的11克水中,含有中子数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含有电子数为多少个?____。
18.将70mLKBr和KI的混合溶液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通入足量的Cl2,完全反应后蒸发溶液至干,灼烧后得到11.92g固体残留物。测得另一份混合液中I-的物质的量为0.03mol,计算
(1)固体残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____
(2)原溶液中含有KBr的质量是多少?____
(3)与原70mL溶液中的KBr和KI完全反应时,需消耗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____
19.将5.1g的氧化铝溶于一定浓度的500mL 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0.5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
(1)最大沉淀的质量。_______
(2)沉淀最大时耗用多少毫升氢氧化钠溶液?______
(3)当沉淀从最大值到恰好完全消失时,耗用多少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
(4)原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
参考答案
1.B2.A3.D4.C5.B6.A7.A8.B9.C10.B11.B12.B13.C
14.盐酸或稀硫酸 c 冷却 称量 Al2O3 ×100% 氢氧化钠溶液 ⑤①④②③ 剩余固体的质量 将烧瓶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1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 5NA 3NO2+H2O=2HNO3+NO / CO32-+H2O/HCO3-+OH- Fe+4H++NO3-=Fe3++NO↑+2H2O 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Al3++3AlO2-+6H2O=4Al(OH)3↓ N2H4(l)+O2(g)=N2(g)+2H2O(l)ΔH=-624kJ·mol-1 Cu+2H++H2O2=Cu2++2H2O 56L
16.HCl HCl=H++Cl- / Na+ / /
17.6mol 5NA
18.KCl 30.94g 3.584L
19.7.8g 840mL 200mL 0.84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