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鸿门宴》测试(7)(鲁人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4.9《鸿门宴》测试(7)(鲁人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05 15: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鸿门宴》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沛公( ) 美姬( ) 崤山( )
鲰生( ) 戮力( ) 数目( )
玉玦( ) 樊哙( ) 瞋目( )
目眦( ) 刀俎( ) 杯杓( )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沛公奉卮酒为寿。
C.项羽季父也。
D.令将军与臣有郤。
3.下列句子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沛公军霸上。
C.秋毫不敢有所近。
D.为之奈何。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言语、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C.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5.翻译句子。
①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甲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②乙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乙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供,乙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③丙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在东收地。今以君子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④臣常游困于齐而气食铚人,丁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丁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丁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丁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
1.在①甲②乙③丙④丁处各填一个历史人物人名。(可只填姓)
甲:_______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
2.对文中加粗的词语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哀”是意动用法,“我以……为哀。”
B.“供”通“拱”;“垂供”,“垂衣拱手,形容太平无事,可无为而治。”
C.“畔”通“叛”;“乡”通“向”。
D.“事”译成“侍奉”;“止”译成“使……停留。”
3.对四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漂母的话怒中有揶揄之意,意在激励对方自食自立,建立功业。
B.汉惠帝听完(乙)的一番话,表示十分赞同并决定按乙的治国纲领去治国,平天下。
C.(丙)在孝公面前谈论天下大势,制定战略大计:迫使魏东徙,秦占据黄河、崤山之天险,向东制服诸侯,卒成霸业。
D.春秋时期秦国(丁)是足智多谋的老臣,文中“臣”便是由(丁)引荐到秦作官,帮助秦穆公完成霸业的。
《鸿门宴》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pèi jī xiáo zōu lù shùo jué kuài chēn zì zǔ sháo
2.C
3.D
4.B
5.略
【文言文阅读】
1.甲 韩信 乙 曹参 丙 商鞅(卫鞅) 丁 蹇叔
2.A
3.B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