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22: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高中历史必修三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这是一张特殊的“身份证”起源:六千多年前_______ 形成完整体系:商朝_______大篆:汉字进入一段混乱时期 小篆:正字运动即“书同文 ”隶书:民间简化字 图画文字甲骨文《鹳鱼石斧图》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单,是萌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走向成熟西汉马王堆帛画
《夫妇宴饮图》门类丰富,色彩绚丽典雅书法: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实用),魏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审美)
绘画:也在魏晋时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一、书画起源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本经》起源: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1.汉字的起源形成完整体系:商朝甲骨文①“鱼”字的演变反映了
汉字怎样的演变过程?
②从“鱼”字的演变中总
结汉字演变的总趋势。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观察左图,回答下列问题【合作探究1】甲骨文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越来越规范、稳定。
演变主要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萌芽时期 《鹳鱼石斧图》《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驭龙帛画》战国时期: 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龙转败为胜,凤由胜转败,代表楚文化向汉文化的转变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的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
《夫妇宴饮图》③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 酒肆商街旗舞风 ④ 问渠哪得清如许请任选一组作答    二、书画发展历程①内兴外隆四海平 1、列举出魏晋南北朝有名的书法家,并完成下面表格。2、列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楷书草书行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情,审美价值兼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钟繇、王羲之王羲之、王献之王羲之
特点代表人物(2)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名画 (1)形成了中国画的理论体系 1.魏晋南北朝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1.魏晋南北朝背景(1)纸的发明与改进3、根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为何在魏晋时期中国书法和绘画走向成熟? 材料一: 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节的社会风气,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凸显个性。洛神赋图(宋摹本,故宫博物院藏本)背景:(2)士人群体形成
(3)佛教、道教发展,思想文化活跃3、根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为何在魏晋时期中国书法和绘画走向成熟?1.魏晋南北朝材料二:西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 背景:(4)政治黑暗,文人寄情于此 3、根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为何在魏晋时期中国书法和绘画走向成熟?1.魏晋南北朝(2)士人群体形成(3)佛教、道教发展,思想文化活跃。(1)纸的发明与改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为何在魏晋时期中国书法和绘画走向成熟?(4)政治黑暗,文人寄情于此 颜真卿(中唐) “颜氏书法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研读历史,根据唐朝书法和绘画作品,探索唐朝书画艺术背后的历史 (背景)背景(1)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2.隋唐《步辇图》是阎立本的原作,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珍宝。《步辇图》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 背景:(2)民族关系融洽研读历史,根据唐朝书法和绘画作品,探索唐朝书画艺术背后的历史 (背景)2.隋唐唐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摹本(局部) 《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吴道子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背景:(3)佛教的发展研读历史,根据唐朝书法和绘画作品,探索唐朝书画艺术背后的历史 (背景)2.隋唐敦煌彩塑敦煌壁画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内容多为佛经故事,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背景:(4)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的美术风格 )2.隋唐研读历史,根据唐朝书法和绘画作品,探索唐朝书画艺术背后的历史 (背景)(3)佛教的发展(1)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4)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的美术风格 )研读历史,根据唐朝书法(楷书)和绘画作品,探索唐朝书画艺术背后的历史 (背景)(5)统治者政策开明(2)民族关系融洽2.隋唐1、北宋时期( )画进入最为活跃的时期,“不爱江山爱丹青”的宋徽宗设立宣和翰林画院。后来画院考试纳入科举考试。
3.宋朝宫廷画《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风俗画)趋势:世俗化,平民化
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2、下图反映了绘画怎么样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变化的原因?3.宋朝明清小说《水浒传》
木刻版画年画剪纸画布贴画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②印刷术改进;
2、下图反映了绘画怎么样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变化的原因?1、 中国文人画萌发于魏晋;成型于宋;盛行于元明清,下面请欣赏几幅文人画,总结出各时代文人画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苏轼曾说作画要求“常形”与“常理” ,这个“理”,说的是画家对自然界事物、现象本身规律的把握。 宋:苏轼《枯木怪石图 》宋: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4.元明清元:王冕《墨梅图》元:不满异族(蒙古)统治自题: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1、 中国文人画萌发于魏晋;成型于宋;盛行于元明清,下面请欣赏几幅文人画,总结出各时代文人画所反映的社会现实4.元明清伤心鸟瞪眼鱼朱耷(da),八大山人笔法放纵、简括、造形夸张。他画鱼、鸭子等,都很倔强,都是昂着头,特别是眼睛更是夸张奇特,右方形的,眼珠点得又大又黑,往往顶在眼眶的近上角,显出白眼看天下的神情。明清:专制强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1、 中国文人画萌发于魏晋;成型于宋;盛行于元明清,下面请欣赏几幅文人画,总结出各时代文人画所反映的社会现实4.元明清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明清:关注现实郑板桥《墨竹图》1、 中国文人画萌发于魏晋;成型于宋;盛行于元明清,下面请欣赏几幅文人画,总结出各时代文人画所反映的社会现实4.元明清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强调个性。
借物抒情。
2、总结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门类丰富顾恺之《女史箴图》凸显个性,以形写神《夫妻饮宴图》雍容华贵
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展子虔《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王冕《墨梅图》
徐渭《牡丹礁石图》
郑板桥《墨兰图》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单《鹳鱼石斧图》三.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趋势: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
    文化逐渐世俗化,平民化
     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太白行吟图》
(宋)梁楷 《蒙娜丽莎 》
达芬奇 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境”,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探究:根据下图探究中西方绘画的不同之处楷书草书行书特点代表人物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情,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北宋)苏轼
(元)赵孟頫n(明)文征明小结巩固:书法问题一:清朝以前,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1、京剧的出现元杂剧原始歌舞京剧京剧问题二:京剧是怎样形成的与发展的? 形成:
a、_______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b、_______年间,“徽汉合流”
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发展:
a、________________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b、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c、民国以来,走向世界乾隆道光同治、光绪1、京剧的出现2.京剧的特点取材历史故事;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唱念做打有机结合;京剧唱念做打其它剧种 1958年越剧《红楼梦》
(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黄梅戏《天仙配》(严凤英主演)其它剧种粤剧《搜书院》(马师曾饰谢宝,红线女饰翠莲) 其它剧种川剧《白蛇传》剧照其它剧种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京剧的现状的?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问题探究: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因素?(1)政治因素:主要考虑当时国家的统一与分裂,政治环境;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2)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经济发展状况;
(3)文化因素:分析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规律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兴盛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们文化生活需要;具体的政治环境。
衰落的原因:形式僵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启示:艺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一切艺术形式首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创造,也必须以服务大众为根本宗旨,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