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和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2)、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 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引入法:通过创设涂色比赛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需求。
2、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或平面图形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小的。
3、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4、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三、说教学程序
(一)、说设计思路
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我把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分为
1、比赛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2、实践体验——感受面积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
(2)、认识平面图形
(3)、推导出面积的意义
3、动手操作——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比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
(2)、比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4、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5、巩固应用 、课后延伸
(二)教学流程
1、比赛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2、由于三年级孩子年龄的特点,易从情景中引发学习兴趣,课件出示情境图擦黑板比赛引入,国旗和黑板,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男生擦黑板,女生擦国旗,谁先擦完,谁就是冠军。”此时可能会出现:
(1)、男女生进行比赛,显然女生肯定赢,引出“面积”的大小
(2)、男生反对,认为不公平,因为男生擦的黑板“面积”大
这样设计,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快进入角色。初步感知面积有大有小。
2、实践体验——感受面积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
借助教室,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请他们看一看、摸一摸身边的物体,让学生体会物体有面。接着引导学生比一比: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体会面有它确定的大小。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观察文具盒有几个平面,比较一下,每个平面是否一样大。通过看、摸比较,思考理解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采用充分让学生说的方法,帮助进一步体会面积含义。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
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请学生猜测把文具盒的上表面描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学生会一口回答出是长方形,接着请他们说说所知的平面图形,并请学生比较图形的大小,使学生意识到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3)、推导出面积的意义
根据板书,揭示面积的含义
3、动手操作——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比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后,出示大小相似的两个正方形,通过猜测——验证的过程,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讨论比较的方法。
(2)、比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在学生正为自己找出比较两个正方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而高兴时,老师出示不能直接比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再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不能直接比较时又该怎么办?以竞赛的形式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寻求比较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验学习经历,求知过程。
4、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学生已学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特别是数方格的方法能比较得出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请学生画出3个自己喜欢而且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有趣图形。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完成练一练 1 和 猜一猜
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数方格是比较面积大小的一种方法;并知道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图形上的方格大小必须统一。在比较中体会面积含义,为后面探索面积的计算做铺垫。
第二层次:通过点子图比较不同颜色面积的大小,完成练一练 3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理解在点子图上数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
第三层次:开放题练习,完成练一练 4
在方格纸上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数格子时,要注意不满1格的情况。
这环节,我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通过操作,交流,不断巩固,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只出示面积的意义,这样的板书做到了精而准确,突出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面积的认识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