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19: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2019/12/4图中现象反映出怎样的实质?实质:君尊,臣卑;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2019/12/4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胡惟庸——被诛杀的最后一位宰相宰相制度的废除壹朱元璋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原因:胡惟庸专横擅权 探究: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创新设计》第13页探究一第一个问题。根本原因:丞相权力过重,威胁皇权。是政治动乱的根源。
措施:废丞相,亲自管理六部中央:
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归六部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累死朕啦!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23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
朱元璋该怎么办?贰内阁的出现2019/12/4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内阁的出现贰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O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X(时期)明内阁发展过程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内阁首辅==宰相?贰内阁的职能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
批红:皇帝审定阁臣意见后,由太监用红笔抄出,交付施行,叫批红。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创新设计》第13页探究一第二个问题。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神宗实录》
贰内阁的特点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创新设计》第13页探究一第一个问题。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出现贰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顾问内侍机构决策、行政侍从咨询,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强化皇权制约皇权皇帝个人的意愿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制约皇权。叁军机处的设立2019/12/4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集权于帝军机处君主专制
顶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立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2、专制范围空前广泛。
3、专制程度空前强化。
4、体现了时代特征。秦朝汉—元 明朝清朝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积极、消极)?(1)积极影响: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消极影响:
政治: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
思想上:禁锢人民的思想
经济上: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结论:绝对君主专制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1)西方(2)中国同时期东西方的对比秦朝(形成)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朝(加强)明清(顶峰)课堂小结3大家来找茬:你知道他们错在哪儿吗?故事梗概:
明太祖:丞相没有了,我忙啊!来个殿阁大学士帮我忙吧,让他一起来帮我决策决策,这样我就不用烦了……
明成祖: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我也要,就是太远了不方便,让他到住到宫里来吧。就住到乾清宫吧!
明宣宗:唉,这么多奏章,太麻烦了,你们阁臣要发挥作用啊!你们帮我直接回复这些奏折吧!这叫“票拟”,懂不?!
(身边太监:哈哈,没我们什么事儿!)
明神宗:内阁首辅干活去!(张居正他居然不听我的!)后现代“舞台剧”谢谢大家!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