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能量形式与机械能 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1-3.2能量形式与机械能 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17:48:06

文档简介

学员编号:
所属年级:初三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能量形式与机械能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都列举常见的能量形式(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能够判断常见的能量形式
2.掌握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能量转化的应用;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含义和条件;能够利用机械能守恒解释简单的现象
3.能够知道什么是势能以及知道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4.能够判断动能和动能与速度质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
1.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B.
C.
D.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3.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射箭是将势能转化成动能
B.蓄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转化成电能
D.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4.试回答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2)给蓄电池充电: ;
(3)手摇发电机发电: ;
一、能量及其形式
【知识梳理】
1.能量:能做功的物体就具有能
2.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化学能、声能、电能、电磁能等
【例题精讲】
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
C.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动能
例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落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成功抵达月球背面,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着落器能在月球背面安全着陆,对技术要求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月球表面没有没有 的保护,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着陆后,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为“玉兔”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此时太阳能电池利用太阳能的能量转化是 。
【巩固练习】
1.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 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时能量转换是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电能→机械能
C.光能→机械能→电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2.海底发生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啸的破坏性极强,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电磁能
B.化学能
C.声能
D.机械能
二、机械能
【知识梳理】
1.机械能守恒: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性势能也就越大。
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举高高度有关,物体的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也就越大。
4.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6.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例题精讲】
例1.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
B.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D.小球从斜面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例2.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 )
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
B.小球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D处的动能
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
D.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在C处的机械能
例3.今年6月1日,我国引进的首架波音787客机飞赴广州交付使用。当波音787客机加速起飞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例4.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例5.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吗?对于图中荡秋千的小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孩在A点具有最大动能
B.小孩从B荡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C.小孩在B点势能最小
D.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他将一直荡下去
例6.2018年4月1日,“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开始载客试运营,开通了交路1和交路2两条线路。交路2全长约20km,若电车某次跑完全程需要50min,
(1)“光谷量子号”采用了能量回收系统,例如电车下坡时,为了保持匀速运动,会带动发电机发电进行“刹车”,即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供电车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2)如果电车下坡时为了保持匀速运动,或进站时,采用的是与普通汽车同样的刹车方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就无法重新供电车使用,说明能量转化具有一定的_______。
例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______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4)如图乙、丙所示,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例8.一个小球由 A 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 B、C 两点,如图所示,AB=BC(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B.在 AB、BC 两段内重力做功相等
C.在 AB、BC 两段内重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在 A、B、C 三点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例9.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______来比较各铁块的重力势能大小的.
(2)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铁块下落的高度关系是 hA______hB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若B、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 mB______ mC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例10.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等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C.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
D.小球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例11.“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9-9所示,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的是一根弹性橡皮绳.当人下落至图中Q点时,橡皮绳刚好被拉直.那么,在人越过Q点继续向下的过程中,人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例12.如图3—13所示,AB是光滑的斜面,ACD是光滑的弧面。有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分别沿AB和ACD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处铁块的势能大,在底端木块的动能大
B.在A处势能相等,在底端动能相等
C.在A处木块的势能大,在底端铁块的动能大
D.在A处木块的势能小,在底端铁块的动能大
例13.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
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__________ 。(填“甲”、“乙”)
(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__________ 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__________ 。(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③用酚酞试液滴入溶液变红色来判断溶液呈碱性
例14.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张继科以4:1击败队友,首夺奥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如图所示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弹跳时产生的轨迹的一部分,该图表明(  )
A.在图中乒乓球的弹跳方向为自右向左
B.乒乓球弹跳时机械能守恒
C.乒乓球某次弹起过程中,弹起瞬间的动能大于此过程中最高点的动能
D.乒乓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例15.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__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没有了。小明观点错误的原因是_____。
例16.邀游太空21小时,绕地球14圈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时需点燃反推火箭的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那么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巩固练习】
1.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2.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3.蹦极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如图,一个人身上绑上弹性绳从高处蹦下后,人在弹性绳的牵引下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振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性绳达到原长时人的动能最大
B.弹性绳拉力等于人体重力时人的动能最大
C.弹性绳伸长到最大长度时人的动能最大
D.弹性绳伸长时人所受力的合力方向始终向上
4.如图3—14所示,小雨在公园里滑滑梯.他分别沿三条长短不同的路径滑到地面。在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他到达滑梯底端时的速度是相同的。请解释原因。
5.图所示情景是一种游戏,叫做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游戏者通过a点之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
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最大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球从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所示的方向抛出,若不记空气阻力,则关于小球落地的速度与落地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落地速度甲最小,落地最晚
B.乙的落地速度大小与落地时间都居中
C.落地的速度大小与所需时间都一样
D.落地速度大小都一样,但是丙最早落地
7.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在洒水过程中,该洒水车的动能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8.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的关系。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___(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9.如图甲所示,是设计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是粗糙的水平面,木块初始静止在B点,让小球从距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刚好能沿着过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轨道,然后与木块发生碰撞,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小球可认为是光滑的,如图乙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步骤,其中小球质量m1<m2=m3,小球由静止释放的位置距水平面的高度h1=h2<h3。
①在小球由静止释放到即将与木块碰撞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 。
②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③歩骤一、歩骤二中让不同小球从距离水平面相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这样是为了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关系。
10.大型游乐场中有一种叫“摩天轮”的娱乐设施,如图所示,坐在其中的游客随轮的转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游客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B.游客做的是一种变加速曲线运动
C.游客做的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D.游客的机械能守恒
11.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为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针对该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12.如图7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13.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始终比重力大
B.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
D.小球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少
1.如图所示,在一根结实的细绳的一端栓一个小球,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悬挂点O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则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拉力做功
B.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C.小球运动到最低处A时,细绳对它拉力与它受到重力平衡
D.在摆动到C点,小球的速度为零
2.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  )
A.从O至C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
B.从O点至至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始终守恒
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减小
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
3.经过半年多的星际旅行,运载美国“勇气号”火星车的漫游者A飞船于2004年1月4日抵达火星上空,“勇气号”火星车在北京时间4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扑向火星表面,实施软着陆.被充气气囊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勇气号”,从半空落下的情景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勇气号”着陆时会像皮球一样四处乱蹦,机械能不断减小
B.气囊撞击地面时发生形变,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气囊将里面的探测器全方位包裹起来,落地时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
D.气囊是为了保护火星车,使之能顺利返回
4.如图甲为一轻质弹簧自然伸长时的状态,图乙为弹簧上放一个10N的钢球静止时的状态,已知AB=8cm,BC=4cm,且弹簧的缩短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当钢球处于B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__________ N;当钢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到最低点C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__________ N;钢球从C位置向上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 能。
5.在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向最高点运动.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
C.小明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小明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少
6.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7.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该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中国军用飞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当歼10战斗机从地面加速腾空而起时,它的动能__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课堂错题收集
● 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
● 物质转化
课后巩固
● 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
● 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皮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上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C.任何时刻,两球的动能都相等
D.甲球昀最大重力势能大于乙球的最大重力势能
2.这是滑雪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5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在c和a点动能都为0,但c点重力势能大于a点
C.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
3.将不易直接测量的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量,这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请分析回答:
(1)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2)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通过比较同一木块被小钢球推动后 ,可判断出小钢球刚滚到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4.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翘翘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 )
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
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D.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
5.小方将一小球第一次竖直上抛,第二次斜上抛,若两次在同一处抛出时的动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动能相等都为零,机械能不相等
B.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动能相等都不为零,机械能不相等
C.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高度相等,机械能不相等
D.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高度不相等,机械能相等
6.如图所示,2013年4月2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关于卫星和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D.火箭喷气发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如图是李宁手持火炬悬在空中跑步点燃奥运主火炬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宁由地面升到空中过程,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C.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李宁在空中作奔跑动作中,消耗了自己的生物质能
8.2008年5月12日在我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众志成城、举国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为了尽快让全国人民了解震中汉川及附近地区的灾情,及时展开救援行动,在道路完全阻断、气候恶劣且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果断组织了多次空降行动,其中15名空降兵将生死置之度外,乘坐大型军用运输机在茂县上空5000m处实施了空降,创造了世界空降史上“生死一跳”的奇迹,如图所示.关于此次空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降兵的着陆点一定在他跳离机舱时的位置的正下方
B.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小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C.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等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D.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大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9.游乐场有一“摩天轮”如图所示,轮面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一游客随“摩天轮”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游客的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游客始终做负功
C.任意相等时间内,游客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相等
D.游客的重力功率最大时,游客与轮的轮心等高
10.“共享单车”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一辆单车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还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如图为某品牌的“共享单车”,据图回答问题:
(1)新材料:在图示单车中用铝合金,热塑性弹性体(TPE)替代传统单车中的铁合金,橡胶,使单车性能更优越。
①铝合金中的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却不易被氧化,原因是?????????????????????????。
②热塑性弹性体(TPE)化学式为C26H20,属于?????合成材料(选填“有机”或“无机”)。
(2)新技术:图示单车核心技术是智能锁,内置有锂电池,其规格为“3.7V? 6Ah”,充电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发电花鼓骑行充电:用户在蹬车骑行时,轮胎旋转带动花鼓旋转,花鼓切割磁感线发电,并通过链接稳压管给锂电池充电。则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②太阳能充电:车筐内置太阳能电池,若此太阳能电池接受到的太阳能平均功率为6瓦,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0%,则将此智能锁中的锂电池从没有电到充满电,需要????小时。
(3)新理念:共享单车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如图为某用户骑行共享单车的记录,则图中的节约碳排量是指减少?????? 气体排放。
预习内容
功和功率
学员编号:
所属年级:初三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能量形式与机械能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都列举常见的能量形式(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能够判断常见的能量形式
2.掌握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能量转化的应用;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含义和条件;能够利用机械能守恒解释简单的现象
3.能够知道什么事势能以及知道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4.能够判断动能和动能与速度质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
1.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答案】C
3.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射箭是将势能转化成动能
B.蓄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转化成电能
D.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答案】B
4.试回答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2)给蓄电池充电: ;
(3)手摇发电机发电: ;
【答案】(1)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一、能量及其形式
【知识梳理】
1.能量:能做功的物体就具有能
2.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化学能、声能、电能、电磁能等
【例题精讲】
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声波能粉碎大体内的“石头”,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
C.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例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落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成功抵达月球背面,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着落器能在月球背面安全着陆,对技术要求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的保护,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着陆后,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为“玉兔”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此时太阳能电池利用太阳能的能量转化是 。
【答案】大气层 (2)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巩固练习】
1.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 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时能量转换是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电能→机械能
C.光能→机械能→电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答案】B
2.海底发生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啸的破坏性极强,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电磁能
B.化学能
C.声能
D.机械能
【答案】D
二、机械能
【知识梳理】
1.机械能守恒: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性势能也就越大。
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举高高度有关,物体的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也就越大。
4.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6.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例题精讲】
例1.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
B.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D.小球从斜面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答案】B
例2.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 )
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
B.小球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D处的动能
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
D.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在C处的机械能
【答案】D
例3.今年6月1日,我国引进的首架波音787客机飞赴广州交付使用。当波音787客机加速起飞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C
例4.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例5.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吗?对于图中荡秋千的小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孩在A点具有最大动能
B.小孩从B荡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C.小孩在B点势能最小
D.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他将一直荡下去
【答案】A
例6.2018年4月1日,“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开始载客试运营,开通了交路1和交路2两条线路。交路2全长约20km,若电车某次跑完全程需要50min,
(1)“光谷量子号”采用了能量回收系统,例如电车下坡时,为了保持匀速运动,会带动发电机发电进行“刹车”,即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供电车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2)如果电车下坡时为了保持匀速运动,或进站时,采用的是与普通汽车同样的刹车方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就无法重新供电车使用,说明能量转化具有一定的_______。
【答案】(1)电(2)方向性。
例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______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4)如图乙、丙所示,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答案】
(1)质量;(2)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3)小于;(4)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例8.一个小球由 A 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 B、C 两点,如图所示,AB=BC(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B.在 AB、BC 两段内重力做功相等
C.在 AB、BC 两段内重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在 A、B、C 三点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答案】C
例9.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______来比较各铁块的重力势能大小的.
(2)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铁块下落的高度关系是 hA______hB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若B、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 mB______ mC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1)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2)小于;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3)大于;在高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例10.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等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C.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
D.小球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答案】C
例11.“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9-9所示,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的是一根弹性橡皮绳.当人下落至图中Q点时,橡皮绳刚好被拉直.那么,在人越过Q点继续向下的过程中,人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D
例12.如图3—13所示,AB是光滑的斜面,ACD是光滑的弧面。有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分别沿AB和ACD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处铁块的势能大,在底端木块的动能大
B.在A处势能相等,在底端动能相等
C.在A处木块的势能大,在底端铁块的动能大
D.在A处木块的势能小,在底端铁块的动能大
【答案】D
例13.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
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__________ 。(填“甲”、“乙”)
(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__________ 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__________ 。(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③用酚酞试液滴入溶液变红色来判断溶液呈碱性
【答案】 甲 | 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当物体的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距离| ②③

例14.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张继科以4:1击败队友,首夺奥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如图所示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弹跳时产生的轨迹的一部分,该图表明(  )
A.在图中乒乓球的弹跳方向为自右向左
B.乒乓球弹跳时机械能守恒
C.乒乓球某次弹起过程中,弹起瞬间的动能大于此过程中最高点的动能
D.乒乓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答案】C
例15.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__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没有了。小明观点错误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不同;移动距离的远近 (2)不能 (3)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例16.邀游太空21小时,绕地球14圈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时需点燃反推火箭的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那么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答案】B
【巩固练习】
1.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答案】B
2.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B
3.蹦极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如图,一个人身上绑上弹性绳从高处蹦下后,人在弹性绳的牵引下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振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性绳达到原长时人的动能最大
B.弹性绳拉力等于人体重力时人的动能最大
C.弹性绳伸长到最大长度时人的动能最大
D.弹性绳伸长时人所受力的合力方向始终向上
【答案】B
4.如图3—14所示,小雨在公园里滑滑梯.他分别沿三条长短不同的路径滑到地面。在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他到达滑梯底端时的速度是相同的。请解释原因。
【答案】滑梯的高度一定.小雨的质量一定.所以小雨下滑前的重力势能一定。因为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沿不同路径下滑时小雨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到达底端时,小雨的动能相同.速度相同。
5.图所示情景是一种游戏,叫做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游戏者通过a点之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
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最大
【答案】C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球从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所示的方向抛出,若不记空气阻力,则关于小球落地的速度与落地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落地速度甲最小,落地最晚
B.乙的落地速度大小与落地时间都居中
C.落地的速度大小与所需时间都一样
D.落地速度大小都一样,但是丙最早落地
【答案】D
7.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在洒水过程中,该洒水车的动能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减小|减小
8.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的关系。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___(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答案】①速度和质量 ②A ③B被撞远近 ④碰前A 高度 ⑤物体A
9.如图甲所示,是设计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是粗糙的水平面,木块初始静止在B点,让小球从距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刚好能沿着过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轨道,然后与木块发生碰撞,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小球可认为是光滑的,如图乙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步骤,其中小球质量m1<m2=m3,小球由静止释放的位置距水平面的高度h1=h2<h3。
①在小球由静止释放到即将与木块碰撞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 。
②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③歩骤一、歩骤二中让不同小球从距离水平面相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这样是为了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关系。【答案】①动能|②木块水平移动的距离的长短|③到达水平位置B点的速度相同|质量
10.大型游乐场中有一种叫“摩天轮”的娱乐设施,如图所示,坐在其中的游客随轮的转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游客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B.游客做的是一种变加速曲线运动
C.游客做的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D.游客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B
11.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为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针对该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答案】C
12.如图7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答案】C
13.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始终比重力大
B.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
D.小球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少
【答案】D
1.如图所示,在一根结实的细绳的一端栓一个小球,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悬挂点O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则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拉力做功
B.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C.小球运动到最低处A时,细绳对它拉力与它受到重力平衡
D.在摆动到C点,小球的速度为零
【答案】D
2.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  )
A.从O至C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
B.从O点至至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始终守恒
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减小
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
【答案】D
3.经过半年多的星际旅行,运载美国“勇气号”火星车的漫游者A飞船于2004年1月4日抵达火星上空,“勇气号”火星车在北京时间4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扑向火星表面,实施软着陆.被充气气囊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勇气号”,从半空落下的情景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勇气号”着陆时会像皮球一样四处乱蹦,机械能不断减小
B.气囊撞击地面时发生形变,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气囊将里面的探测器全方位包裹起来,落地时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
D.气囊是为了保护火星车,使之能顺利返回
【答案】D
4.如图甲为一轻质弹簧自然伸长时的状态,图乙为弹簧上放一个10N的钢球静止时的状态,已知AB=8cm,BC=4cm,且弹簧的缩短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当钢球处于B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__________ N;当钢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到最低点C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__________ N;钢球从C位置向上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 能。
【答案】10|15|重力势能和动能
5.在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向最高点运动.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
C.小明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小明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少
【答案】B
6.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答案】B
7.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该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中国军用飞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当歼10战斗机从地面加速腾空而起时,它的动能__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大
● 课堂错题收集
● 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
● 物质转化
课后巩固
● 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
● 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皮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上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C.任何时刻,两球的动能都相等
D.甲球昀最大重力势能大于乙球的最大重力势能
【答案】A
2.这是滑雪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5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在c和a点动能都为0,但c点重力势能大于a点
C.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
【答案】C
3.将不易直接测量的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量,这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请分析回答:
(1)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2)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通过比较同一木块被小钢球推动后 ,可判断出小钢球刚滚到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答案】(1)匀速直线 (2)运动的距离大小(或运动的远近)
4.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翘翘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 )
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
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D.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
【答案】C
5.小方将一小球第一次竖直上抛,第二次斜上抛,若两次在同一处抛出时的动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动能相等都为零,机械能不相等
B.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动能相等都不为零,机械能不相等
C.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高度相等,机械能不相等
D.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高度不相等,机械能相等
【答案】D
6.如图所示,2013年4月2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关于卫星和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D.火箭喷气发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A
7.如图是李宁手持火炬悬在空中跑步点燃奥运主火炬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宁由地面升到空中过程,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C.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李宁在空中作奔跑动作中,消耗了自己的生物质能
【答案】D
8.2008年5月12日在我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众志成城、举国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为了尽快让全国人民了解震中汉川及附近地区的灾情,及时展开救援行动,在道路完全阻断、气候恶劣且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果断组织了多次空降行动,其中15名空降兵将生死置之度外,乘坐大型军用运输机在茂县上空5000m处实施了空降,创造了世界空降史上“生死一跳”的奇迹,如图所示.关于此次空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降兵的着陆点一定在他跳离机舱时的位置的正下方
B.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小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C.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等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D.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大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答案】B
9.游乐场有一“摩天轮”如图所示,轮面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一游客随“摩天轮”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游客的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游客始终做负功
C.任意相等时间内,游客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相等
D.游客的重力功率最大时,游客与轮的轮心等高
【答案】D
10.“共享单车”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一辆单车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还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如图为某品牌的“共享单车”,据图回答问题:
(1)新材料:在图示单车中用铝合金,热塑性弹性体(TPE)替代传统单车中的铁合金,橡胶,使单车性能更优越。
①铝合金中的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却不易被氧化,原因是?????????????????????????。
②热塑性弹性体(TPE)化学式为C26H20,属于?????合成材料(选填“有机”或“无机”)。
(2)新技术:图示单车核心技术是智能锁,内置有锂电池,其规格为“3.7V? 6Ah”,充电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发电花鼓骑行充电:用户在蹬车骑行时,轮胎旋转带动花鼓旋转,花鼓切割磁感线发电,并通过链接稳压管给锂电池充电。则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②太阳能充电:车筐内置太阳能电池,若此太阳能电池接受到的太阳能平均功率为6瓦,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0%,则将此智能锁中的锂电池从没有电到充满电,需要????小时。
(3)新理念:共享单车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如图为某用户骑行共享单车的记录,则图中的节约碳排量是指减少??????气体排放。
【答案】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有机;动能--磁能--电能;5;CO2。
预习内容
功和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