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板和碰铃》教学设计
(器乐课)
一、教材分析
响板:碰奏体鸣乐器,流传于西班牙民间的打击乐器。它以贝壳形的两块乌木碰击发音,最初是将两块乌木分别绑在拇指和中指上,后改于握掌心内碰奏,或装在一木柄上碰奏,或以双手持板碰击。响板发出坚硬的哒哒声,活泼而清脆,富有特色。响板用于西班牙的歌舞音乐,也出现在艺术音乐中。
碰铃: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两个钟形铜片,顶端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相击作声。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铃,铃口朝上仰举于胸前,互相碰击而振动发音,有时也用单棰击奏。碰铃虽无固定音高,但声音穿透力强,音响清越,音色优美动听,常配合优雅、抒情的曲调演奏。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种打击乐器的外形、音色,能用正确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2. 能正确地读或拍出二声部合奏。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碰铃和响板,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难点
能用正确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言:“今天有两个新朋友和咱们一起上课,看它们是谁?”
PPT:出示小猫、小鸭图片并点击图片发出它们的叫声。
思考:两位新朋友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哪个叫声长,哪个叫声短?
学生活动:模仿动物的叫声
(二)节奏练习
1. 单声部练习
过渡语:“你来观察一下图片中的小猫叫了几声?”
(1)观察模仿小猫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模仿
PPT:出示图片
miao miao miao miao
(2)观察模仿小鸭子
过渡语:“图片中的小鸭子叫了几声?你能模仿它的叫声吗?”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模仿声音
PPT:出示小鸭子的图片
ga ga ga ga ga ga ga ga
2.找关系
(1)观察理解
过渡语:“你能看出来小猫的叫声和小鸭子的叫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活动:出示小猫和小鸭子的图片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PPT:出示图片
miao
ga ga
教师总结:小猫叫“mi ao”一声时值是两拍。小鸭叫“ga ga”两声总时值是两拍。我们拍一下手是一拍,所以小猫应该拍两下手读一个,小鸭应该拍一下手读一个。(学生集体拍手练习连读。)
3. 分声部合读。
(1)师生配合。
教师活动:读“小猫”部分
学生活动:读“小鸭”部分,使学生体会、听辨声部间的关系。
PPT:出示图片
miao miao miao miao
ga ga ga ga ga ga ga ga
(2)角色扮演
过渡语:“我们边模仿它们的动作边模仿叫声,怎么样?”(师生可交替,互换)
教师活动:扮演角色,利用动作表现并与学生合作完成。
学生活动:扮演角色,利用动作表现并与学生合作完成。
(3)生生合作
过渡语:“我们分成两组,分别模仿这两个小动物吧!”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两个动物,两个声部共同进行。
(三)乐器学习
1. 声音听辨
过渡语:“看我们的课堂上又有人来了?请你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吧!你来猜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教师活动:分辨点击两个音响
学生活动:学生听辨声音,并与图片连线
2. 认识外形
过渡语:“这两件乐器长得都特别有特点,你看这个前面长得像铃铛,只有碰击才能发出声音的叫做‘碰铃’,而另外一件上下各有一块板,通过按压发出声响,所以我们叫他‘响板’”
教师活动:介绍两件乐器,并从外形上分析辅助学生认识和记忆
3. 选一选
过渡语:“如果我们用它们来给我们的小猫和小鸭子的叫声伴奏,应该如何选择呢?”
启发学生:根据声音的长短进行选择。
学生回答:碰铃——小猫;响板——小鸭。
4. 了解演奏方法
(1)播放视频了解演奏姿态
过渡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演奏吧!”
(2)模仿演奏
学生活动:根据视频学生模仿乐器正确的演奏姿态
(3)游戏
过渡语:“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学生活动:分成两组,每组拿一种打击乐器(没有乐器的同学徒手),边模仿叫声边用乐器伴奏。
提出要求:学生用乐器模仿时注意演奏出相应的时值。
(四)歌曲伴奏
1. 合奏练习
PPT:出示图片
Miao Miao Miao Miao
Ga Ga Ga Ga Ga Ga Ga Ga
学生活动:两组乐器同时进行演奏练习。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2. 歌曲伴奏
过渡语:“我们可不可以为歌曲伴奏呢?”
学生活动:聆听音频《国旗国旗真美丽》,学生分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并知道了怎样用它们为歌曲伴奏,同学们演奏得都非常好,希望以后你们都能成为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