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趣的拼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有趣的拼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04 21:3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单元第 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课 题
3、有趣的拼图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是一种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造型艺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该领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现代设计理念与方法,另一方面是指传统工艺思想制作方法及手段,两者之间虽有区别,但也不是对立的,可以合二为一并有所侧重。即在一次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经历设计和工艺两个过程,最终完成作品创作。就本课而言,侧重于工艺制作部分。
本课以拼图为主线,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找到的各种媒材,如彩色纸片,植物籽粒,果壳等,根据媒材的外形和色彩特点,结合了解的点线面知识,巧妙创作设计稿,通过拼摆,粘贴,创造一幅有趣的拼图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创作媒材的意思,提高学生利用媒材特点巧妙设计创作的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造型元素点线面在设计作品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设计的能力。
教学
目标
初步认识机器人的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和特点,并用绘画或制作的造型表现方式设计机器人表现机器人新颖的造型使用的功能和有趣的活动场面,启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通过观察探究讨论平板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使生活更美好,美术创作活动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拼图的基本方法,利用各种媒体才创作一幅有趣的拼图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媒材特点巧妙设计。
学科核心
素养培养
了解更多媒材,掌握更多美术技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组织形式
课前准备
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学生之间可以交换材料。
要求学生搜集彩色废纸、各色废毛线、果壳及住宅周围的各种野生植物籽粒等材料。
自学
导入
学生回忆了上节课有趣的内容,对本节课充满期待。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在制作机器人时有一些纸没有用完,扔掉很可惜,那就让我们赋予它们新的生命,用这些废纸片拼成有趣的图案。
出示课题,有趣的拼图。
自学
讲授新课
学生动手把彩纸和毛线剪成彩纸片与碎线头。
学生回答五颜六色。
学生回答形状多样。
了解材质特点,感受材质美感。
教师请大家用剪刀把自己搜集的餐费彩纸废毛线剪成黄豆大小的彩纸片碎线头。
桌子上的彩纸贴果壳植物籽粒碎毛线等材料,从颜色上看有什么特点?
从形状上看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石子、树皮、树叶、植物籽粒、蛋皮、彩色碎纸片。
学生回答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
学生回答利用材料不同的色彩形状和大小等特征,通过拼排组合粘贴出不同的图案。
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各种拼图作品,探究拼图的设计制作方法。
2、欣赏拼图作品,探究制作方法。
指导学生欣赏各种拼图作品。
思考:拼图作品用了哪些材料?
拼图作品的色彩和造型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多彩的颜色和多样的形状特点来拼图的?
打开教材第六页至第八页分组讨论:
教材中的拼图作品是如何体现点线面三者之间关系的?探究拼图作品的设计制作方法。
自学
教师示范
学生认真观察感知理解,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图创作的方法。
步骤
(1)设计画稿。
在画稿上均匀地涂上胶水。
(3)利用拼图材料绚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状特点,选择彩色碎片纸果壳植物籽粒和碎毛线粘贴在画稿上。

拼图作品可以采取沟边填充法,也可以利用拼图材料绚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状特点直接拼出图案。
2、注意事项,像大米这样大小的材料用手直接将不方便可以借用工具,例如找一支竹签,在竹签的一端蘸点儿胶水在粘碎纸或者植物籽粒进行摆放,十,摆放的位置准确,速度快,材料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艺术实践
学生积极利用彩纸片、植物籽粒、果壳、毛线头等材料,在纸板上大胆拼图实践。
明确实践要求,利用桌上的彩纸片,植物籽粒果壳毛线头等材料的绚丽色彩色彩和形状特点,小组和同学合作去做一幅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画面饱满的拼图作品。
互学
展示评价
学生欣赏,讲评自己小组或其他小组的作品。
观察生活中的拼图作品,感悟拼图的艺术之美。
同学们,谁愿意从拼图作品的造型色彩搭配制作工艺上讲评本组的作品呢?
请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展学




有趣的拼图




利用今天学习的拼图知识教父母完成一幅拼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