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二小“微课”导学案
学习内容
第( 四 )单元第( 3 )课(小节)第(1 )课时
科目
数学
课 题
加法结合律
主备教师
赵月爱
班级
1、2
学习用具
多媒体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学习重、难点
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上节课的学习基础,对本节课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很容易接受。多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比较算法,知道结合律对加法计算的简便。
学习反思
对于加法结合律,学生比较熟悉,只是有的学生认为加小括号是多余的,教师强调计算结果一样,加小括号是更强调“结合”的意思,明晰加法结合律的基本形式。
导学流程
反馈与调整
温故互查: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a+67=( )+( )
一、自主学习
看谁算得对又快。(分组比赛,要求按运算顺序算)
A组 ⑴(24+35)+76 B组 ⑴35+(27+76)
⑵47+2+8 ⑵47+(2+8)
⑶64+(36+27) ⑶(64+36)+27
订正结果。 提问:为什么B组同学算得又对又快?
二、合作展示
观察上面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导学流程
反馈与调整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把两个加法算式连起来)
三、教师点拨
三个加数相同,位置不相同,运算顺序不同,和相同。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a+b)+c﹦a+(b+c)
四、分层训练
1.基础性训练,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面填上适当的数。
⑴278+129+118=287+(□+118)
⑵(32+47)+65=32+(□+□)
2.创造性训练
100-24-36=100-(24+36)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 ,你学会了什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