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21: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探究过程;增强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生活方式、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
1、非生物因素,?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难点:
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分析法
四、教学工具:图片、录相、实验材料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生物圈??2、生物多样性?3、生物特征??
(二)、新课学习:
情景引入:根据生物多样性,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呢?
? 学生踊跃发言:有阳光、水分、温度、土壤,还有空气。
? 讲解:我们知道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也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那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讲解:今天我们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非生物因素中温度或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由于本实验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实验,实验效果又不能在短期看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以及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也可以展示以前学生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课后完成实验探究,这样可以节约上课时间,学生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通过展示别人的成果,引入新课的学习,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又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板书: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互助:企鹅孵卵
? 竞争:梅花鹿在交配时
捕食:狮捕与班马
共栖:海葵与蟹
? 寄生:蛔虫与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保护色:壁虎、北极熊?
拟态:竹节虫
警戒色:胡蜂、河豚、夹竹桃
小结: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生物因素:相互斗争、 互惠互利、捕食、互相帮助
引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环境。
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本活动安排在课后,课堂教学中主要对活动的指导。)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方法
2、分析实测的数据,说明不同植被对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
(二)、材料器具
?干湿计一套、手表一块(计时工具都可以)、记录纸和笔、伞或其他遮阳物。
(三)、方法步骤
1、在你的笔记本中准备3份用于记录的表格,分别用于早、中、晚不时间的实测记录。
2、每班同学分成3?个小组,确定好3个小组实测的具体地点,分别于7:00、13:00、19:00?,测量不植被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作好记录。
小??结: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七、板书设计:?
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水分
? 生物因素:
种内:相互帮助、相互斗争
种间:互惠互利、捕食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