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2、能将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进行联系。
二、能力目标
1、能比较观察出科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中的不同点。
2、能清晰表达自己所具有的生命科学史知识。
三、情感目标
能认同生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能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教学难点】
能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式
【教学媒体】
PPT静态课件 动态录像
【教材分析】
教材中“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安排是:通过学生相互讨论自己已有的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的认识,介绍讲述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及内容,引导学生将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讲授生命科学史上的人物和他们作出的贡献,展示生物学发展历程。
【教学设计】
学生讨论心目中的生物学家
总结生物学家及科学活动
教师讲解生物学发展历程
【内容要点】
第 1单元 第2章 第 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一、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生物学家
主要贡献
科学活动
生物学家
主要贡献
科学活动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描述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实验
林奈
双名法、分类阶元
哈维
《心血运动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知识要点
教 师 行 为
学生活动及目标
导入
引起兴趣:展示生物学研究活动的相应照片,引发学生讨论自己心目中的生物学家及生物学研究方法。
提出课题: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思维定向:生物学家都做了哪些贡献?
明确课题: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观看
讨论
回答
记笔记
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将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进行联系。
提出研究问题
人们在探索自然世界的过程中首先最重要的是认识周围的生物。(what is that ? what is this?)
代表人物?做了哪些贡献呢?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提供感性材料
叙述性讲述:李时珍资料
描述性讲述:林奈(Karl Linnaeus)与生物分类
描述性讲述:达尔文(Ch.Darwin)与生物进化论
总结知识
生物学发展与观察调查密切相关
思考
讨论
聆听
笔记
提出研究问题
人们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未知,积累总结。
除了表面的描述还需要进行定量定性的实验操作。了解内在的原理
提供感性材料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总结知识
定量实验对生物学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动力。
思考
讨论
聆听
笔记
结束
小结本课知识点
生物学家——贡献——研究方法
提出重点
(1)生物学的发展过程:观察描述 实验研究
(2)现代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性。
3,拓展延伸
生物学发展到实验生物学时代以后,还有大量的内容,需要下节课学习,和课下了解。
更多的发现需要同学们的努力。
整理笔记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