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5.4蒸腾作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5.4蒸腾作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05 05: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3)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对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尝试完成和分析“植物的蒸腾失水”的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合作、科学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第4节,本节主要任务是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
2.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作用以及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等内容,掌握了植物一些基本的生理作用,并初步了解了叶片及气孔的相关知识。而即将学到的蒸腾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叶片和气孔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四、教学难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性提问,导入新课: ????? 利用投影提出问题:还有202千克的水哪儿去了? ????? 教师边口述以下内容:同学们,对于玉米我们并不陌生,肉香汁甜,是一道美丽的佳肴,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4千克的水,其中作为组成部分的水1.87千克,维持生理过程的水0.25千克,那么还有202千克的水哪儿去了? ?????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新课。
(二)质疑引导,实验探究: ????? 1、教师在前面学生推测、争论的基础上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推测吗? ????? (学生思考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蒸腾作用实验装置,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提问 : ????? 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物质生成?这说明什么??????
继续提问: ????? (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 (3)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4)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3、引导学生尝试对蒸腾作用的概念作出概括。 ?4、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
①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温度、阳光。
②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基础--气孔。
③什么是蒸腾作用?
教师: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三)探究活动(建议活动):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在确定了水分是从叶片的气孔蒸发出去的这一事实后,教师启发学生:阳地植物与阴地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有些植物可以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一株植物的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以及同一片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接受光照的强弱也是不同的,那么,叶片上的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会不会一样呢?
通过这一之质疑,使学生产生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兴趣,把学生分组,给他们10分钟的时间,让各组学生去探究。
2、教师提供建议方案:
①问题:探究不同生态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②假设:a.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
b.同一植株在阳地生活的植株比阴地生活的植株气孔的数目多。
c.同一植株,上部叶子比下部叶子气孔的数目多。
d.同一片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的数目多。
③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实验
材料器具:烧杯、镊子、700 C以上的热水、蚕豆叶。
方法步骤:
将对比叶子分别浸入盛有700 C以上的热水的烧杯中,看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统计气泡的数量,根据不同的假设,记录在表格中。
④分析实验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3、注意的问题
①本活动为学生活动,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
②鼓励学生多提出不同的假设,并针对本组的假设设计实验计划,实施计划要有定量的研究意识。
③教师要给学生多些思考空间,不能包办实验。活动的目的不是以实验结果为唯一目的,关键是对实验实施过程的分析。
④教师应注意通过评价肯定和鼓励学生。
4、引导全体同学得出正确结论
通过探究得知,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多;不同环境中的同一植物,叶气孔的数目不同,阳光充足处较多,阴湿处较少;植物上部叶气孔较下部的多,有许多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总之,植物叶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蒸腾作用的意义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植物蒸腾失水会不会导致植物失水而死呢?植物蒸腾失水对植物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并发表观点。 ????? 学生发表观点: ????? (1)降低植物的温度? ????? (学生说不出时,可质疑引导)在夏季皮肤上的汗液蒸发掉了人就会感到凉爽,发高烧的病人往往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这些都是利用水的蒸发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同样道理,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也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夏季从街道走进一片树林感到凉爽的原因。 ????? (2)促进根吸收水分 ????? 叶片水分蒸发去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依次吸收叶脉导管、茎内导管、根内导管的水分,从而促进根从土壤里吸水。 ?????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可进一步质疑引导: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却能从根部流向树叶呢?) ????? 植物体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由于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产生的拉力,使水分连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被送到树冠上,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可以把水分由地面送到百米高的树冠上。
归纳总结(略)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 1、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荫? ????? 2、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八、布置作业:完成课本93页“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九、板书设计: ????? 第4节? 蒸腾作用 1、蒸腾失水现象
2、蒸腾作用(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发出去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探究活动: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4、蒸腾作用的意义①、降低植物体温度 ??????????????????????????????②、促进根的吸收作用 ??????????????????????????????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