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并说明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的理由。
(2)了解花的类型: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完全花、不完全花。
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类比人的生殖,迁移到花的生殖,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组交流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协作精神; (2)通过不要随手采摘鲜花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文明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生物是新科目,所以对于生物中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学生已经具有植物生殖器官的初步知识,掌握了一些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但对花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对知识的理解还待加深,学习生物的方法还比较陌生。这些学情都是我要注意的,尽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能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四、教法和学法
教学:多媒体演示法、谈话法、小组竞赛法
学法:小组实验法、比较法、知识类比迁移法、小组讨论法
五、课前准备
洋紫荆、多种鲜花、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生物体的器官,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有哪些呢?一起回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花、果实、种子按功能来分,属于(生殖器官)。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花这种生殖器官。因为实验需要这些花被摘了,同学们平时能不能随便摘花呢?以此来培养学生爱护花草和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学习新知
活动一:花文化知多少
课件展示洋紫荆、玫瑰、荷花、牡丹、月季、兰花图片,每张图片配以问题,如:湛江市市花是什么?送人_______,手有余香?水中芙蓉是什么?花中之王是什么?花中皇后是什么?花中君子是什么?学生通过竞赛了解花文化,从学生常见的花入手,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活动二、观察和解剖花的结构
学生齐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更好了解实验目的要求。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学生共同说出实验器材。
教师提示实验注意的事项,如:实验安全、解剖顺序、组内注意分工合作等。
快速了解操作步骤后,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整个过程进行巡视和指导。同时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拍照。
实时播放实验过程的图片,学生观看,以求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乐趣
每组派两个代表,结合展示台对实验结果(展示一: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颜色、数量和功能猜测;展示二:花各部分粘贴图,并说出名称)进行展示和交流,组内补充,组间评价和纠正,可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利于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初步了解花各部分结构后,挑战自己:图片展示不同部分,学生再认花的结构。
小组讨论:花作为生殖器官,要繁殖后代,哪部分是最重要的?理由是?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雄蕊和雌蕊(花蕊)是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花粉里有精子;雌蕊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里产生卵细胞。通过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即新植株的幼体。通过类比人的发育,引导学生了解有性生殖中受精卵是发育起点,进而迁移到花的生殖。
结合桃花模型,师生共同总结花的结构,指出雄蕊和雌蕊是花中最重要的部分。
活动三:认识花的分类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花都有雄蕊和雌蕊呢?引出花的分类。
(1)接着图片展示:百合花、南瓜雄花和雌花、向日葵边缘的舌形花,学生观察这些花中花蕊的类型,总结得出从花蕊的组成看,花的分类有: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
再出示水稻花和杨树花,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花和洋紫荆有什么不同,得出从结构完整性来看,花可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2)活学活用:判断本组带来的花属于哪种类型。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灵活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回答: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对知识进行整理,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四)课堂检测
1.一朵花中,与繁殖后代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
A.花瓣 B.蜜腺
C.雌蕊和雄蕊 D.花丝和花药
2、花药里有( ),子房里有( )
A、胚珠 B、花粉
C、花柱 D、花丝
3、许多黄瓜开花不结果的原因是( )
A、只有雄蕊 B、只有雌蕊
C、只有花瓣 D、只有花萼
(五)课后作业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无性花是如何繁殖后代的?
七、板书设计
第六章 第三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花的结构
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部分。
花的分类
花蕊组成来分: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
结构完整性来分:完全花、不完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