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温度》
教学目标:
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借肋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温度的有关知识,能利用温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对温度并不陌生,但关于零下温度的比较,以及“0摄氏度”的知识,学生还比较模糊。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难点:体会“0摄氏度”的具体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你的身体方面有什么感受?(第一张感觉到热,第二张感觉到冷。)这是什么在变化?是啊,同学们,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有关温度的数学知识。(板书:温度)
引导探究
1.介绍度量温度的单位。
我们一般使用什么测量温度的呢?它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温度计。(课件出示)在这个温度计上有两个度量单位,左上角符号 ℃ 是摄氏度,一起竖空写两遍,它读作摄氏度。(板书:℃ 读作:摄氏度。学生读写。)
右上角的符号 F 是华氏度。目前世界上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在使用摄氏度,只有五个地区在用华氏度,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不研究它了。
(摄氏度是为了纪念瑞典的天文学家 安德斯。摄尔休斯,华氏度是为了纪念荷兰物理学家 华伦海。)
2.天气预报,引入负数。(课件出示天气预报图)
今天我要请一位天气预报员来现场直播,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表示出今天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学生活动,一位播报,其他人记录。)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方法。
优化方法,看来用符号表示比图画或文字表示简洁多了。
3.读写温度。
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通常情况下,5℃表示为零上五摄氏度,在前面加上“+”来表示,读作“正五摄氏度”或“零上五摄氏度”;而“-2℃”表示“零下二摄氏度”,在前面加上“-”,读作“负二摄氏度”,或“零下二摄氏度”。(板书)
一般情况,正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值的大小没有变化。
4.观察温度计。
(1)在生活中,我们用温度计度量温度,那你知道怎样使用温度计吗?在温度计上,红色液柱所对应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温度。
(2)温度计和我们认识的其他度量工具一样,都有0刻度。在温度计上,以0℃为分界线,将温度分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科学家把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课件出示)老师今天带来一瓶冰水,请同学们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感受)
0摄氏度表示什么?是没有温度吗?
5. 在温度计上标出这五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指导学生在温度计上标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学生在作业纸上标出其他四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6、比较温度的高低。
(1)北京的最高温度和台北的最高温度比较 5℃ ○ 24℃
漠河的最低温度和拉萨的最低温度比较 -17℃ ○ -4℃ 为什么?
西安的最高温度和漠河的最高温度比较 6℃ ○ -2℃
你还能用哪两个温度进行比较?(和0℃比较)
整体上观察刚才比较的几组温度,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你的同桌小声商量一下。
(2)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重新再报一次温度。
(3)课本P84,填一填,借助温度计,比较三个温度,哪个温度最高?哪个最低?说明理由。
7.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正负数。
(1)今天我们这儿的气温大约是13℃,这样的天气大家有什么感觉?
(2)到了冬天,我们这儿的平均气温可达到-10℃左右,那是什么感觉?用你的表情和动作告诉大家。
课堂练习
1、练习:P85 第1、2、3题
2、课堂反馈:学生完成作业纸上习题。
四、说一说你的收获,其实这节课我们就是借助温度来学习生活中的负数。那么负数只能表示温度吗?还可以表示什么?楼层、海拔、扣分、水位、亏损……
板书设计:
温 度
单位:℃ 北京:零下2℃ ~ 5℃
读作:摄氏度 记作:-2℃ 记作:+5℃
读作:负2℃ 读作:正5℃
(或零下2℃ ) (或零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