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河流
课型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的河流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展开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分析内流河和外流河特点时,引导学生将刚学过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迁移过来,分析其内在联系,同时为下面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刚学习了地形和气候,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样作为自然地理要素的河流,其有相互的联系。本节以图像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关河流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
目标
1.阅读地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2.阅读地图并运用综合比较的方法,概括内流区和外流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3.阅读地图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4.在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找出京杭运河经过的省市,连通的水系。
教学
重点
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教学
难点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一、 欣赏河流
二、认识河流
第一步:找河流
第二步:明概念
第三步:知分布
第四步:析河流
三、河流寻宝
知识构建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问
课堂检测
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说说你知道的河流?
(河流图片+音乐)
承转: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滋养着我们中华儿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源泉,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河流基本概况。
展示教学目标
读教材42页图2.30“中国主要河流分布”找出:
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 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外流河吗?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出示河流景观图,小结: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成因分析: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
我国的河流不只向东流,而是流向多个方向,亚洲中部这一块高起来的“世界屋脊”,是亚洲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因为这个原因,把青藏高原称为是“亚洲的水塔”。
过渡:明白了内、外流河的基本概念,那我们再来看看内、外流河分布情况怎样?
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位置?(从方位、年降水量线)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再进一步对比内、外流区的面积和水量。为什么内、外流区的水量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因素带来了影响?
仔细读图,你会发现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某条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思考:你知道什么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吗?
过渡:在我们认识的这些河流里,为什么有的清澈干净,有的泥沙浑浊?优的水量大,有的水量小呢?这就关系到河流的水文特征。要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我们必须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水、流、汛、沙、冰)
接下来,我们更专业地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下面四条河为例,注意这四条河的分布情况。我们把它们按自北向南的顺序编号。松花江、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江、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合作探究:
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北方和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理由。
(见附表)
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1.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结冰期?
3.从北到南,河流汛期长短有何变化?
小结:从中可以看出气候、地形与河流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
想一想:内流河有什么特征?
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区,这里降水稀少,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夏季河流进入(汛期),冬季河流形成(枯水)期,甚至断流,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
承转: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运河,从古至今,它们为我国的航运、灌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视频】
思考讨论:河流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小结:河流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自己的收获并整理出知识框架
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PPT呈现
结合所学和生活畅谈知道的河流名称。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河流最终流进的大洋。
读图回答:
1.不是,是大部分向东流入太平洋。
2.有,我国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也都如此。
了解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概念。
读“中国地形图”,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向东流。
了解内、外流区的概念,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
降水,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联系生活中你看到的河流有什么特点或不同的河流间有什么特点。
1. 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夏季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风,降水少。我国外流河大都流经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0摄氏度等温线一致。
3.一般北方河流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较长。
读图归纳内流河水文特征。
结合视频和阅读材料自主完成:
1.概况:京杭大运河的起止点、长度、从北到南经过六省市,沟通五大水系。
2.作用:历史上沟通南北交通。现今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
3.地位: 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 水能;害……水灾
通过谈河流—欣赏河流,引入本节的学习,简洁自然。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会从图中获得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建立我国河流内、外流区的空间分布印象,为探究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作铺垫。
巡视,指导,点评,并利用PPT呈现知识框架。同时进行板书。
解答或引导其他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知识框架建构能力。
板书
设计
概念
外流河
水文特征 河流 内流河
(水、流、汛、沙、冰)
作用
教学
后记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分析归纳了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了解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分析了季风气候对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响。同时也懂得了由于我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各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学习河流的目的就是为了兴利弊害,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教学过程中,气候、地形、对河流的影响运用地图化解重难点还不够充分。重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地理原理。
附表:
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北方和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理由。
?
分界线
?
流 量
(大、小)
(长、短)
(有、无)
(大、小
北方
河流
?秦岭—淮河
一线
特征
?
?
?
?
原因
?
?
?
?
南方
河流
特征
?
?
?
?
原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