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植物的多样性》第三课的内容,从校园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拓展到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教科书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并且领悟到分类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认识植物多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地球珍稀的生物。相信通过这课的研究学习,也是环保教育的很好契机,教育孩子友好的对待植物大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知识结构分析:
本课是生物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学习《植物》、《植物的生长》以及五年级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本单元知识学习的。
活动分析:
本课主要设计两个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归纳——验证——总结的活动过程,掌握本课的科学知识。
学情分析:
???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的植物种类。启动学生原有认知,再继续本课的学习,再让学生通过调查后发现很多植物,也可以说在原有认知的植物上,他们又认识了很多的植物,还会有许多的新认知的植物。
??? 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研究过周围的植物,再加上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积累的对于植物的认识,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许许多多有关植物的知识,但是这样种类繁多的植物到底如何表现为多种多样呢?学生并不清楚。因此学习本课时让学生以已知的植物为基础,让学生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多种多样,从而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领会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
??? 1.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 2.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藻类植物等。
??? 过程与方法:
???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 2.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 2.能够欣赏并感受到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难点:
??? 学生用自己确定的目标给植物分类。
教学准备:
??? 收集熟悉的植物的图片。
教法和学法: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育思维又是一种教育方式,我采用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多种方式,注重学生心理能力的投入、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充分体现“洋思理念”,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面向全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植物,而且在校园内观察过植物,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的植物,你能说说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哪些植物呢?
2.学生交流记录本上“课前调查”部分。
3.看来同学们认识的植物还挺多的,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植物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课本上出现的11种植物)
4.看了这么多植物,你有什么感受?
5.学生谈感受。(板书——多种多样的植物)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如何认识这么多的植物?
1.提问:世界上的植物大约有40多万种,我们怎么样科学的去认识他们,记住他们呢?
2.学生思考交流。(根据已有的科学经验,他们会想到分类的方法)
3.你们认为给植物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就按照你们的标准给书本75页上的这些植物分分类吧!把分类方法和结果填写在记录本上。只要求写编号,不要求写名称。如果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你还有别的分类方法的,请写在第54页。
4.学生给记录本上的植物分类。
5.你是按什么标准给这些植物分类的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6.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教师板书学生的分类标准)
(二)观察开花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1.这是大家的分类标准。这么多的方法说明同学们一直在动脑筋思考着,真不错。而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例如,他们根据有没有花将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如果请你按这个标准来分类,你能区分吗?谁来试一试?
2.学生按开花和不开花给植物分类。
3.质疑:这些分类正确吗?(学生可能会将海桐,小叶黄杨,小叶女贞、雪松、圆柏、牛筋草分为不开花植物。)
4.我们曾经在三年级时养过凤仙花,哪位同学来回忆一下凤仙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学生思考: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我们就将类似于凤仙花这样的植物称之为开花植物。(展示小叶黄杨,小叶女贞、雪松、圆柏、牛筋草等的花)这些植物都是开花植物,只不过雪松、圆柏等植物的花为隐性花,不太明显,所以我们很少看见。
6.哪些是不开花的植物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分享不开花植物的魅力。(课件展示苔藓、蕨类、藻类等不开花植物的图片)
7.仔细观察一下不开花的植物,看看有哪些特点?记录在记录本上。(实物展示:海带、蕨类,以及开花植物)
8.学生交流不开花植物的特点。(课件展示并小结)
三、课堂检测,加深理解
(一)我会判断:
1.所有植物的花都需要昆虫帮忙授粉。( )
2.荷花玉兰、荷花、园柏都是常绿植物。( )
3.不同植物的生活环境是一样的。( )
4.小叶黄杨是木本植物. ( )
5.蕨类、苔藓类、藻类都是生活在阴暗环境里。( )
6.苔藓类、蕨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7.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 )
8.圆柏是不开花植物。( )
(二)我会填:
1.科学家主要通过植物的( )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开花,把植物分为( )和( )。
2.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 )、( );按落叶来分类,可分为( )和( )。
3.不开花植物中,( )类、( )类、( )类植物,都能像能开花植物进行( )制造养料。
4.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可将植物分为( )和( )
5.能开花植物的身体由( )、( )、( )、( )、( )、( )组成。
(三)我会选:
1.下列植物哪种属于喜阴植物?
A、苔藓 B、凤仙花 C、牛筋草
2.下列植物那种属于开花植物?
A、葱兰 B、圆柏 C、蕨类
3.下列哪种植物是不属于水生植物植物?
A、荷花 B、浮萍 C、狗尾巴草
4.下列植物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A、雪松 B、狗尾草 C、凤仙花
5.蕨类植物能开花?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 四、拓展延伸,评价体验
??? 1.回家继续收集一些植物,并初步了解它的生长特征。.
2.通过这几节课和大家课外的学习,发现植物王国的植物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啊!那么相对比较一下,我们校园的植物就少的很,你们想不想在校园里再栽种上其他的一些植物呢?想一想你要栽上什么植物,要考虑这个植物是否适合在我们的校园里栽种?为什么?
板书设计:
??? 多种多样的植物
根据生活环境:?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
?????根据茎的特点: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 根据是否落叶:?常绿植物 落叶植物????????????????????
根据有没有花: 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
??
教学反思:
??? 本课教学的基础,在于学生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对校园植物的了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运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植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而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又会有不同的结果。?
进行分类研究的植物,教材中出示了11种,但有部分是校园中没有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认为利用校园中学生观察过、了解过的植物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事先给校园的植物拍好照片,通过媒体展示给学生。因为学生对这些植物已有一定的观察认知基础,所以感触更深,对分类活动的开展更有利。在分类时,先确定标准。分类的标准,学生除了依据书中介绍的草本和木本,水生和陆生之外,还能提出开花和不开花,有种子和没种子等分类标准,有些可以教师补充,如按常绿和落叶分。确定标准后,依据不同的标准给植物分类这项活动,最好是提供各类植物的照片(名称),然后依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排列分组,再换一个标准进行分类、排列,这样,就能很直观地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而且有利于交流讨论。我没有按设想的印出那么多植物照片,就改为发卡片让学生写出校园植物名称进行排列,效果也差不多。依据校园植物,使学生了解了分类标准,了解了如何按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之后,可以将范围扩展到校外植物,让学生说说所认识的校园外的植物中,哪些是草本、木本、水生、陆生、常绿、落叶……?
??? 按着分类活动的延续,将植物分为开花和不开花植物。对于开花植物,学生了解较多,可以结合四年级种植的凤仙花对植物加以了解进行说明。而对不开花植物,学生了解认识不多,需要向学生介绍:苔藓、蕨类、藻类。其实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般校园中都能有所发现,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教师课前最好搞些实物来供学生观察了解。对于蘑菇、木耳这种菌类植物,按新的植物学分类,是不属于植物,因此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是有错误的,需要向学生指出予以更正。
??? 纵观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觉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基本体现了“洋思理念”,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面向全体。如果教师和学生课前准备再充分一点,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