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 3.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化学 3.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21: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一 分子、原子的定义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__化学性质__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__化学变化__中的最小粒子。
二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概念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__不变__。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__改变__。
2.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同种__分子构成;混合物由__不同种__分子构成。
三 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为__原子__,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__分子__。
类型一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例1 丹东中考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而原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解析]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A错误;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故B错误;
在种类不确定的条件下,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质量大小,故C错误。
[方法点拨]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与原子质量的比较,只有在分子和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之间相比才有意义。
类型二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例2 潜江中考图3-1-6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3-1-6
A.氯气由氯原子构成
B.该反应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C.氯化氢分子是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氯化氢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
[解析] C 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氯化氢分子是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氯化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C正确。
[方法点拨]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分子分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答微观示意图类题目首先认真观察,分析微观示意图给我们提供的信息,然后联想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例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等,最后作出合理的判断。
知识点? 分子、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分子比原子运动慢
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而原子则不可分
D.分子大,原子小
[解析] C 分子、原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在种类不确定的条件下,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无法比较。
2.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解析]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C说法错误。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主要看构成物质的(  )
A.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B.分子种类是否相同
C.分子大小是否相同
D.分子质量是否相同
[答案] B
知识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4.“”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它们构成的分子发生了如图3-1-7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3-1-7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答案] D
5.图3-1-8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箭头左右两侧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图3-1-8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
[答案] (1)D (2)分解
[解析] 由题可知箭头左右两侧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可推知生成的分子应是由两个“”构成的分子。此反应前的物质是一种物质,反应后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铜片
[解析] D 金属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二氧化碳、氧气、水都是由各自的分子构成的。
2.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答案] B
3.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
 25 m3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一小匙蔗糖放入20 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晾干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解析] A 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利用了汞原子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受热变大。
4.图3-1-9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根据图示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图3-1-9
A.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汞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可以再分,汞原子、氧原子不能再分
C.氧化汞是由汞和氧气组成的
D.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答案] B
5.图3-1-10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图3-1-10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答案] C
二、填空题
6.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3-1-11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1-11
(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2)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氮分子和氧分子(或和,合理即可)
(2)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1.安徽中考图3-1-12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3-1-12
A.均为混合物
B.质量减少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解析] A 反应前后都有两种分子,故为混合物;原子总数、总质量都不变,但分子数减少。
2.重庆改编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在金刚石、二氧化碳这两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
(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1-13。(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图3-1-13
变化Ⅰ表示的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金刚石 二氧化碳
(2)化学 化合 降温,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或固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