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上册: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05 06: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包括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个类群,这两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熟悉。然而它们在动物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考试大纲描述
考纲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主,围绕动物类群的分层低-高这样一个过程了解动物的进化过程。
教材内容分析
在生物圈中,除了绿色植物和人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动物,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本章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生物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学情分析
腔肠动物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可以先通过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几种腔肠动物。然后,再以水螅为例,来分析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扁形动物则先以涡虫为例介绍基本的结构特征,然后,介绍了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等寄生类型的扁形动物.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P3-P5页,通过对活体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观察;归纳腔肠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阅读教材P6-7页,通过观察、讨论、描述涡虫的生活史,总结出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阅读p7图5-9,通过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知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重点
1、能描述出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归纳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评价任务
1.提供活体水螅图片、水螅切片,引导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归纳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提供教学视频、结合PPT图片及P9页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涡虫生活史、血吸虫生活史,引导学生认知扁形动物;进一步进行情感升华,如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图片导入,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
学生认真听老师导入,学生根据老师的导,准备自主学习。
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视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

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观察, 在巡视中,有选择的记录每小组同学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神态表情和自主学习的动态,特别注意个别学生的情况。
学生按照课堂学习提纲上的要求,自学深思,勾画圈点,分析归纳;然后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提纲中:
“自主学习一”,和“二、深入学习中例题1、2”达成目标1、2;
“二、深入学习中例题3”达成目标3。
通过完成基础感知,80%的学生能够描述出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通过完成例题1、2,60%的学生能够指出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比较、讨论,小组合作探讨:
学生自主学习结束,教师立即通过投影出示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容。
提示开始讨论,教师走下讲台巡查审视各个小组,如有必要可提醒讨论进度、点拨个别疑惑,告诫不在状态的学生,特别是要注意发现各小组有争议的共性问题。
教师巡回检查,可适时给予引导。
全体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
先两两讨论-重点解决“基础感知”和例1;
两两讨论未解决的,再三人或四人讨论-重点解决例题2和例题3.
仍没有解决的小组内整体讨论。
通过两两议,90%的学生解决“基础感知”和例题1,;
通过小组互议,完成例2、例3,重点讨论,70%的学生解决如何正确区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表达)。
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或站立口头表述,或走上讲台板演、或通过实物展台展示解题思路。
展示例题2和例题3,突出思维的转化,纠错,质疑和补充完善。
展示例题2和例题3的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80%的同学能够明确血吸虫的危害,使学生能够认知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师精讲,总结归纳。补充学生未展示到的内容,对易混点进行强调。展示结束后,教师开始精讲,讲解内容应侧重规律的总结和方法的归纳,然后对易混点进行强调,补充学生未展示到的内容,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多媒体或板演)
小结: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全体学生认真听讲,适时通过双色笔做好笔记,加深理解,进一步构建好知
识网络。
梳理、点拔和提升

学生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完成当堂检测
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及时回顾,接受教师的检测。
第1、3、5题检测学生对腔肠动物的理解;
第2、4题检测学生对扁形动物的应用。
堂测设计
导学提纲后相关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水螅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主要特征
二、扁形动物
1、涡虫 身体特征
2、寄生 华枝睾吸虫 血吸虫
3、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