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第三课时)浙教版 七年级上新知导入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两丈长短,碗口粗细.如果改用国际单位制,该棒的体积约为0.2m3,质量约为6750kg.你能猜出“如意金箍棒”大概是用什么物质做成的吗?生产、生活中经常要知道某种物质第密度,那么如何进行测量呢?天平量筒、量杯新知讲解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目 标
1.巩固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巩固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 体质量的方法。
2.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天平、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器材复习天平的使用方法放: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用镊子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注意:指针左偏,平衡螺母右旋
称:
(1)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
(2)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砝码放置顺序:先大后小,再移游码;
读: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上游码左端所对的示数之和 . m物= m砝+ m游码示数复习量筒的使用方法 1、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三点:
①“一放”,量筒在使用时,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不能倾斜使用.
②“二观”,使用前一定要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所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量筒或量杯上所标的单位符号一般是mL,即cm3.
③“三读”,读数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
2、怎样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的体积? 将待测液体(比如水)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或水面)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或水)的体积。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用量筒 排水法测量V石=V2-V1物体应不吸水、不溶于水(1)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对出水的体积V1;
(2)然后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地放入量筒或量杯的水中,再读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3)则小石块的体积为:V2-V1实验步骤过 程(一)测石块的密度根据下面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1)根据密度公式,要测石块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石块的质量怎么测量?石块的体积怎么测量?
(3)在实验中,你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4)你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5)你能设计出测石块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吗?
(6)如果固体漂浮在水面上,如何测它的密度?(1)根据密度公式,要测硬币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硬币的质量怎么测量?硬币的体积怎么测量?
(3)在实验中,你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质量和体积质量---天平 体积---量筒先测质量后测体积(4)你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A、用天平测出的石块的质量m;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C、把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5)你能设计出测硬币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吗?(6)如果固体漂浮在水面上,如何测它的密度?方法1:压入法
A、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C、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 V2- V1
D、根据公式ρ=m/v求出石蜡密度方法二:坠入法(配重法)
用天平测出石蜡块的质量m1;
A、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用细线将石块和蜡块绑在一起,慢慢浸入水中记下体积V1;
B、用细线把铁块和石蜡块系牢,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读数V2;
C、计算蜡块的体积和密度;B、测盐水的密度
(1)在下面给出的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那种方案好,为什么?
方案A:1、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V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3、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方案B: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m21.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方案B 好,可以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倒不净而产生的误差。(2)请你设计出测液体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
小结:测定性实验(间接测量法)
一般思路: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测量的物理量
选择仪器 确定实验步骤 实验并记录数据
根据公式得出测量结果
课堂练习1、(吉林中考)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是55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是60cm3,则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 g/cm3.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将_______.1.1偏大 66巩固提高(2019天水)小明同学到钢铁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傅教他加工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质地均匀的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
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
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右(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算得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 g/cm3。
(3)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3.1不变课堂小结m=ρV测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板书设计m=ρV测石块和盐水的密度作业布置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练习3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三课时)
课后练习
1、(2019德州)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2、(2019武威)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cm3;
(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2019成都)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2)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吗?为什么?答:
(3)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
其中错误的是第 组的测量结果
(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
B.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
C.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
D.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
4、(2019凉山州)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5.(2019北京)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cm2,铜的密度ρ=8.9g/cm3,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 g,铜线的长度1= ______cm。
6、(2019长春)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m= g.
(2)将小石块浸没在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 cm3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g/cm3
(4)如图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小石块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 (2019广安)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 ;
(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 g;
(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
kg/m3。
(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 ρB(选填“>”、“=”或“<”)。
8、某品牌自行车的质量为34.2 kg,其中橡胶占总体积的1/3,其余部分为钢材。已知自行车所用钢材的质量为31.6 kg,已知ρ钢=7.9×103 kg/m3,求:
(1)橡胶的密度是多少?
(2)若将所用的钢材换为密度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为多少?
9、如图所示,乌鸦为了喝到瓶中的水,每次将一个质量为0.01 kg的小石头投入容积为3×10-4 m3、盛有0.2 kg水的瓶中,当投了25个相同的小石头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
(1)瓶内小石头的总体积。
(2)小石头的密度。
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三课时)
课后练习答案
1、D。
2、 (1). 左 (2). BCA (3). 18.4 (4). 20 (5). 0.92×103
3、(1)43g??? (2)不合理,量筒中装的水太多??? (3)第三组??? (4)D
4.(1)左;(2)33.2;0.803×103;(3)偏大;(4)ρ?ρ水。
5
铜线的质量m/g
铜线的体积V/cm3
铜线的长度l/cm
(1)见上表;(2)178;4×103。
6.(1)48;(2)20;(3)2.4;(4)偏大
7. (1)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27;(3)2.7×103;(4)>。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