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7页例4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以人体生理常识为内容载体,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比较简单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本例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建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需要进行逆向思考,即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角度去理解数量关系和算理。用方程解,只要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所以,教材只给出了用方程解的全过程。这样的安排,减缓了思考的坡度,降低了思维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用文字叙述或用线段图表示条件与问题都可以。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分数除法的计算能力,并能正确的列出方程解答,在教学本课时内容上,可适当进行引导,利用思维迁移的方法学会使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根据线段图和解题关键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熟练的列方程解答这种类型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理解根据“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列出方程。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用直尺,教室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2、找出单位“1”的量?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小花的体重占妈妈的。
(3)故事书的本数比历史书多。
(4)柳树的棵树比杨树少。
3、分析并列出算式(口答)这两道题在黑板上出示。
(1)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它体内的水分是体重的,小明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少小明的体重是多少?
师:这两道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阅读与理解】:出示例4
例4:小明体内的水分是28千克,他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析】:出示小组学习提纲(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画出线段图
根据线段图和关键句分析等量关系
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吗?说出列式依据。
【解答】:学习结果展示
(1)学生根据题目条件和要求画出线段图,
(2):根据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的水分”
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小明的体重是未知的,小明体内的水分的质量是已知的,我们可以这样来解答?(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列方程、解方程)
解:设小明的体重为x
x = 28
x = 28÷
x = 35
【回顾与反思】要知道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做呢?
1:进行检验,用35×=28,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2:我用算术法列出除法算式28÷
教师追问:我们在解题过程时,题目中有关成人的信息没有用到,这条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这道题的问题求的是小明的体重,和成人的信息无关,因此不需要用到成人的信息。
(三)、巩固提升
1、出示问题:小明爸爸体内有50kg水分,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提议
独立自主写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并完成解答
互相交流,验证结果
2、新强小学六(1)班有男生16人,占全班人数的1/2,全班有多少人?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书本39页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4(抄题略)
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的水分
列方程 解:设小明的体重为x
x = 28
x = 28÷
x = 35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