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09:5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导入:
东汉末年大小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社会一片荒凉,千里无鸡鸣。那么,这种混战的局面最终是怎样形成三国鼎立的呢?1第16课 三国鼎立 1一、官 渡 之 战1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
(1)挟(xié )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招揽人才
经济上:
屯田(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1官 渡 之 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 结果1十万人万余人曹操袁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许攸献计:曹操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1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 结果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1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说一说:提示:从战略、战术、心态等角度思考1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揽人才曹操取胜的原因:袁绍失败的原因: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内部不团结;失了军粮 招募流亡农民垦荒(民生) 组织兵士耕田(军粮)政治上:经济上:1龟虽寿(部分)
汉.曹 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1天下形势示意图二.赤壁之战
1.战前形势1 看图说成语 三顾茅庐P81相关史事1赤 壁 之 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 结果影响1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208年)五万二十万1赤 壁 之 战时间公元208年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战争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孙刘联军胜利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1影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立足与发展赤壁之战的影响:壮大削弱1小组讨论: 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呢?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2.曹操骄傲轻敌1.曹军士兵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3.孙刘联军战术得当(火攻)1问题思考:
阅读课文82页内容,回答
“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小说进行适当的艺术创作,增加趣味性、可读性,是虚构情节,不是史实。1 三国的名称、建国者、建国时间和都城三.三国鼎立1曹丕 220年 洛阳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9年 建业
魏蜀吴强调: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为:公元229年。1.三国鼎立的形成1 220年 建业 221年 曹丕 孙权 洛阳 成都 刘备 洛阳 成都 南京 强 弱 弱 229年 三国简况表1强调 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不是,曹操死后三国才出现。1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蜀汉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国的治理与开发2.三国的发展1袁绍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曹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三国鼎立三国鼎立课堂小结蜀吴魏口诀:一图、二战、三国家1220年221年229年课后活动P84
1. 朗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1)景象:东汉末年民不聊生,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
原因:军阀割据混战,严重破坏社会经济。(2)“壮心”:统一全国的愿望;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原因: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实力增强,曹操削弱,三分天下。1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下列人物在三国时期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CAD轻松闯关一、选择题 14、(2016.广东)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 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 DBC1二、抢答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是三国人物,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曹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错,三国鼎立形成于229年,曹操已经死了七年错,蜀国是刘备建立的台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