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22:2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学前自测 课后自测 存疑备注
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学习任务一】:课前预习课文,完成课文思维导图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猿与早期人类的故事
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别了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窑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在河姆渡遗址还有大量石斧、骨耜猪纹陶器等工具。

问题:1、模拟猿到人直立行走的历程,思考原始人通过“劳动”相继制造或使用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在从猿至人的转变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什么进步性?

探究主题二:关于文明曙光的故事
众说纷纭说“文明”
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认为不论任何文化只要具备了下列三项因素中的两项,就是一个古代文明。这三项标准是:1.有高墙围绕的城市,城市居民不少于5000人;2.文字;3.复杂的礼仪中心。
《朗曼当代英语词典》“civilization”词条下有四种解释,其中第一条的意思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它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宗教、科学、政府及文字等。
以上是思想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对于文明出现的标志的看法,一般认为,文明的出现有物质、政治制度、精神文化发展三个方面的表现,即在物质领域出现农耕文明、城市;在政治方面出现阶级、制度、国家;在精神领域出现文字、艺术。文化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中国科学家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探索。
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一“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又一项由国家大力鼓励扶持的重大科研项目,其主旨是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不仅关系着中国文明史的课题研究,也关乎着世界文明史的课题研究。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两支分布南北的典型的考古学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目前,专家对这两个文化遗址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挖掘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辽宁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祭坛 牛河梁出土女神泥塑
在挖掘良渚文化遗址过程中,考古专家发现玉器雕琢已经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手工行业,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且墓葬中出现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贵族墓之间,贵族墓与平民墓之间随葬玉器的种类、组合差异,以及平民墓中有无玉器随葬的差异,构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别。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城墙分布图 良渚城遗址墓葬图

良渚城墓葬出土玉器(从左至右:玉琮、玉钺、玉璧)
问题:1.从以上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结果看,新石器时代末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2.你认为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有什么意义?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在历史研究中作用有什么不同?


探究主题三:关于中华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 ——《礼记·礼运》

问题:思考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礼记》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变化?

材料分析
材料一 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每日必占卜,每事必占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就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
材料二 宗法制示意图

材料三 早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夏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
材料四 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找官更的基本方式。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存在怎样的特点?



探究主题四: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
史料集:下列是各时期我国各时期遗址分布图或形势图,请仔细观察,完成探究问题。


商朝形势图 西周分封示意图 “宅兹中国”——“何尊”铭文
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只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カ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合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如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混合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融合,终于熔铸为一个人数众多 ——许倬云《说中国》
问题:1、观察史前文明遗址分布图,中国古人类分布在地域上有何特点?与《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相比,《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有何变化?

根据所学,观察商周形势图,商周政治与文化势力到达了哪些地方?思考在生产力低下的背景下,商周时期实行哪些制度管理地方的?这些制度设置的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何尊铭文》中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意思吗?在当时指的是哪里?“中国”之地与中华文明有什么联系?


纵观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你能总结出中华文明的特征吗?文明发展的动力又有哪些吗?


【学习任务三】: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情况
1、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周王赐予圭瓒是( )
A.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
B.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
C.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
D.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
2.《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 )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A.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B.神权色彩异常浓厚
C.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
D.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学习任务四】:课后阅读,扩展深度知识
“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近代以前,传统史家十分注重传世文献,常常只是运用文献记载作为唯一的研究历史的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敦煌文书以及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汉晋木简的发现,使得历史研究的材料变得异常丰富。王国维利用最新材料,将甲骨文同中国历史古籍对比来进行研究,用ト辞补正了书本记载的错误,而且进一步对股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讨,先后撰写了《股ト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股ト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股周制度论M股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等著作。
1925年,王国维进一步提出了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就是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结合,彼此印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创新了史学研究的理论,内涵丰富。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指出,王国维的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可以从三方面概括:一是取地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二是取异族故书与我国旧籍互相补正,三是取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互相参证。
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推进,由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的演变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杨骊在《反思二重证据法的局限一兼论多重证据法的演变之必然》一文中指出,考察二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的学术演変,在证据方面呈现出从文字文本→ロ传文本→文化文本的突破,在证明方法上体现了考据学闻释→金石学实证→人类学阐释→考古学、图像学实证与阐释渐次融合的超越路径。从史学角度看,多重证据法把史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融为一体,利用证据间性进行立体释古,用人类学方法解读历史的多重叙事,努力突破史学与文学研究之间的界限。
你能用“二重证据法”或者“多重证据法”去解答“夏朝存在与否”这个问题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