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本关东军柳条湖事件,炮轰北大营,占沈阳。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局部抗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一、九一八事变“攘外必先安内”东三省沦亡一、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长春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 伪满洲国成立一、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及其东北军控制地区日本及其控制地区对比两张图,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危害: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三百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日
军
在
东
北
犯
下
滔
天
罪
行一、九一八事变一、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杨靖宇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面对敌人的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华北危急!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与军警搏斗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2.一二·九运动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新华门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5年8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调整了党的斗争方向,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蒋介石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红军,企图一箭双雕。
三、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三、西安事变思考: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
(从社会矛盾、共产党、蒋介石以及二人自身因素进行分析)(1)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根本原因)。(2)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个人原因)。(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直接原因)。1.历史背景2.概况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三、西安事变三、西安事变3.结果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和平: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 武力: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蒋: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电影《西安事变》剧照三、西安事变3.结果2.概况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共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日本侵略中国抗争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
(局部抗战)扩大侵华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