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III)学案 东川高级中学 潘法顺主编 2010、8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III)学案 东川高级中学 潘法顺主编 2010、8
1.1 《认识区域》学案
[学习目标与要求]
掌握区域的含义与划分方法。了解区域的类型及其空间尺度的划分。
掌握区域的特征,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复习]
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详见八年级地理5.1课)。
1.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C 、 D
2.河流: a
3.确定界线(1)的主导因素是: (夏季风、冬季风)的影响。
4.界线(2)大致经过 (山脉)和 (河流)。
5.界线(3)大致相当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6.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B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和“ ”。
[学习新知]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
自主学习
1.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___划分出来的。2.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形状、范围和______,有明确的________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具有相对的______性,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图表导学
读图1—1—2,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原因。
读图1—1—3,甘肃省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
合作探究 区域有哪些划分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知识点二、区域的类型
自主学习
1.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______性或______性的区域。?
2.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______的区域。
图表导学
读图1—1—4,本图把我国作为一个空间单元,我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图中中国大尺度区域划分为________个经济地带,其中东部经济地带包括__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部经济地带包括__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西部经济地带包括__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能源资源丰富的经济地带是___________经济地带;北京属于_______经济地带,武汉属于_______经济地带,昆明或东川属于_______经济地带。
合作探究
1、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提示:不同空间尺度对区域描述的详尽程度不同,一般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___________;尺度越小描述得越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P5活动
知识点三、区域的特征
自主学习
1. 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_________ 。
2. 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_______,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_______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性。?
3. 性:
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_____要素之间,以及______要素和________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图表导学
读图1—1—6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的两大显著特征是 、 。2、试分析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的具体表现。
读图1—1—7,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种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试据图说明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2.你能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吗?(理科生不作要求)
合作探究(理科生不作要求)
1.区域内部的地理特征是完全一致的吗? 2.认识区域的特征对人类有何意义?
3、完成P7-8活动。
[本节知识结构小结(填空)]
[自我检测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 B.区域均占有一定的空间,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C.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特征互不相同 D.区域划分必须按照自然要素的特征来划分
2、我国跨温度带和干湿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陕西 B.四川 C.甘肃 D.新疆
3、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 ②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 ③京津唐工业基地 ④东北平原区 ⑤浦东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的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
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浦东新区
5、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陕西、河南、重庆 B.山西、河南、四川 C.内蒙古、河北、山东 D.湖北、吉林、江西
6、我国下列区域既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
①甘肃东南部的湿润区 ②华北地区 ③东部季风区 ④浦东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下列各地区与其适宜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在太原市郊外建设核电站 B.在呼和浩特郊外利用风能发电
C.在拉萨郊外利用地热能 D.在乌鲁木齐郊外利用太阳能
8、“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9、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 )
A.中部、西部地带 B.东部、西部地带 C.东部、中部地带 D.西部、东部地带
10、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二)双项选择题
11、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进步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D.国内贸易的发展
12、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中,应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实现三个地带的互补发展。对此,正确地的理解是( )
A.应逐渐缩小各地带的经济差距或使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
B.三个地带应该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平均发展
C.三个地带应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特色
D.把农牧产品加工业全部转移到中西部
1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综合性特征
14、关于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与干湿区的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降水量北多南少
C.东南为湿润区,西北为干旱区 D.东南为干旱区,西北为湿润区
15、有关均质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质区即面积相差不大的区域 B.按某一自然要素划分出的区域是均质区
C.均质区只能按照人文要素来划分 D.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三)综合题
16、读课本“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查找资料,列表比较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特征吗?(提示: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工业、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方面比较。)(理科生不作要求)
(2)说一说京津唐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特点。
(3)浦东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7、读课本“青藏高寒区整体性”图,理解区域的整体性。
(1)说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其“高”和“寒”的整体特征。
(2)模仿青藏地区,设计西北地区的联系图表,说明其“干旱”的整体特征。(理科生不作要求)
(3)讨论: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是否存在差异性?
18、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理科生不作要求)
(1) 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其原因是:
②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
③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原因是: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其原因是:
2 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
1.1 《认识区域》学案练习参考答案
[复习]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黄河 3.夏季风 4.秦岭、淮河 5.一、二 6.干旱、高、寒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
自主学习 1.地理环境差异 指标 2.面积 界线 区位 一致 3.差异 因地制宜
图表导学
图1—1—2
甘肃省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东南部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以上,而西北部的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主要是甘肃省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由东南向西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其中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区,几乎不受夏季风影响。
图1—1—3
本图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依据,将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干湿区的划分都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
合作探究
提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其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具有等级性特征。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
知识点二、区域的类型
自主学习1.相似 相对一致 2.联系
图表导学
图1—1—4
3 12(不含港澳台) 9 10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结论: 按照空间尺度大小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区域,按从属关系形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例如,由东部经济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在这个由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组成的等级系统中,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具体,越详细。
合作探究1、宏观 具体,越详细 结论:空间尺度由大到小,依次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换句话说,不同等级的区域具有层次性特征。
2、P5活动答案
自己的家乡是东川,属于北方方言区。 汉语七大方言区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流交往的机会多,因而语言差异不大,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北方方言区;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众多的山地、丘陵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形成了具有不同语言特点的众多方言区。
知识点三、区域的特征
自主学习1.整体 影响 整体 2.差异 差异性 相对一致 差异 3.开发 自然 自然 社会经济
图表导学
图1—1—6
1. 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和“寒”两大显著特征
2.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植被稀少且以耐寒的章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寒且种类少。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那里的河谷农业和畜牧业,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于河谷地带。那里的民族又利用山光水色发展了旅游业。由于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许多地方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图1—1—7
1.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一个区域划分为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 本图展示的是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发达区域具有资金、信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2. 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主要的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从经济落后区到经济发达区。大量劳动力流入长江三角洲地区。② 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但该区域位于我国沿海航线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并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 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为此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能源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等。④ 长江三角洲对中西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向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提供大量的信息,帮助其发展。⑤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水平与质量正稳步提高。现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合作探究
1、 不完全一致。因为虽然区域内的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其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各区域所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生物种类等也存在着地域差异。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2、研究区域,首先要通过对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分析,揭示区域的特点,包括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地关系特点等;要了解区域发展的条件,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如区域的空间特征、区域的结构、地位和功能、区域的竞争力、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进而探讨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制定区域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
(1)整体性对于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3、P7-8活动答案
1.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位于陆上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2.海南岛自然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有利于对外交往;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海岸平原带面积狭窄。植物茂盛,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受到局限;矿产资源丰富,为工矿业发展提供条件。
3、首先突出体现在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更多优惠,其次,海南岛临近港澳台,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既有广阔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
自我检测与评价答案
1、B 2、C 3、B 4、D 5、D 6、C 7、A 8、C 9、B 10、A 11、AB 12、AC 13、BC 14、AC 15、BD
16、(1)提示: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工业、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方面比较。 (2)京津唐工业基地矿产资源、能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以重工业为主,沪宁杭工业基地矿产资源、能源缺乏,但水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国家政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丰富、海运便利、上海市作为依托等
17、(1) 略 (2) (3)存在
18、解析:本题体现了区域内部的整体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也表现为人文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的区域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1)① 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利于提高室内温度。② 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风沙比南方大,墙体严实厚重,利于防风保暖。③ 我国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湿度也逐渐加大。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是为了便于排水、通风、除潮。
(2)① 因为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为了御寒,北方民居的墙体应严实厚重,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② 特别是在冬季,北方的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的多,为使北方地区的楼房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楼房的南北间距应比南方大。
补充:难点释疑
1、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答: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2、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不是一个区域
从类型、区位特征、共性、区间差异和边界形状五个方面分析判断。 东部季风区符合上述要求,是一个区域。
3、如何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
提示: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区别在于,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其划分的依据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区内部则是在某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它是由区域的中 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干旱
降水少
第一节认识区域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