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陈中2019-2020学年高二合格考化学模拟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14 S-32 Mn-55 Cu-64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6题,每题3分,共78分)
1.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要议题。下列人类活动符合该议题的是
A.大量燃烧含硫量较多的煤 B.用太阳能作为汽车动力
C.多使用一次性塑枓购物袋 D.提倡市民开私家车出行
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硝酸钠、NaNO2、盐 B.氧化铁、Fe2O3、氧化物
C.纯碱、Na2CO3、碱 D.酒精、CH3OH、有机物
3.在生产生活中,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铁矿石冶炼铁 B. 煤的液化
C. 用石油分馏得汽油 D. 氯碱工业制氢氧化钠
4.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CaCl2 B. NH4HCO3 C. Na2O D. H2O2
5、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
C、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L D、物质的量是一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6.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NH3 B. SO2 C. NO D. H2
7. 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呈无色的是
A. CuSO4·5H2O B. NO2 C.Br2 D.NH3
8.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
A. 小苏打——Na2CO3 B. 火碱——Na2O2
C. 磁性氧化铁——Fe2O3 D. 冰醋酸——CH3COOH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B.1H、2H和3H互为同素异形体
C.氯化氢和盐酸是同一种物质 D.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10. 下列试剂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A.浓硝酸 B.食盐水 C. 浓盐酸 D.烧碱溶液
1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电子式: B.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SO4=Na2++SO42- D. 乙醛的结构简式:C2H5OH
1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B.油脂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乙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3. 可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31 B.质量数是53 C.中子数是78 D.电子数是184
14.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漂白剂。用过氧化钠与ClO2作用,可得到纯净的NaClO2: 2C1O2+ Na2O2=2NaC1O2+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1O2发生氧化反应 B.Na2O2是氧化剂
C. C1O2在反应过程中体现还原性 D.当转移1mol电子时,该反应生成1molNaClO2
15.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Ba2+、 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OH- B. SO42- C. Ag+ D. Al3+
16.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B.液氨可用作工业上的制冷剂
C.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D.硫酸钡可做肠胃检查内服药
17.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C+CO2 2CO B. 2Al+Fe2O32Fe+Al2O3
C. C+H2OCO+H2 D. CaCO3CaO+CO2↑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闻气体气味
鉴别NH3和NO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l2
模拟工业上制取漂白粉
C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冷却后称重
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
D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1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Fe+3Cu2+=2Fe3++3Cu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ˉ=BaSO4↓
C. 氨水与盐酸反应:H++OH-=H2O
D.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2NO3-+NO
20.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实验室模拟该过程包括制备NH3、制取NaHCO3、分离及灼烧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备氨气 B. 制取NaHCO3 C. 分离NaHCO3 D. 灼烧NaHCO3
2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电池总反应为:
Mg+2AgCl===MgCl2+2Ag。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 镁为负极 ,发生了还原反应 B. AgCl发生了还原反应
C. 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22.下列有机反应中,有一种反应类型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3+H2O
B.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CH4+Cl2CH3Cl+HCl
D.+Br2+HBr
2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形状的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块状>粉末状
B.不同浓度的硫酸溶解大小相同、形状相同铁片的速率:18 mol/L>3 mol/L
C.不同温度时,12%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60℃>30℃
D.2 mol SO2与足量O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能得到2 mol SO3
24. 为确认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A. 加热,观察是否放出气体
B. 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放出气体
C. 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 与W同主族。W2-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X)B. X与Y形成的化合物均不能燃烧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
D. 由Y、Z、W三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盐
26.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A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准确量取浓硫酸,将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B
量取醋酸溶液
用25 mL量筒量取0.5 mol/L的醋酸8.26 mL
C
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
加入足量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22分)
27.(6分)一定条件下,乳酸可以缩聚得到聚乳酸(PLA),在自然界PLA可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能有效防止白色污染。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①乳酸分子中的所含的官能团 ▲ 、 。
②乳酸能和NaOH溶液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③标准状况下,2mol乳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为 ▲ L。
28.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分成两组对酸雨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第一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片红色的玫瑰花瓣浸在一份水样中;②向雨水试样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表Ⅰ所示。
表Ⅰ 不同时间酸雨的pH
测定时间/小时
0
1
2
4
pH
4.73
4.62
4.56
4.55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色变浅,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浑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pH数据变化,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____。
26. (10分)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并制备硫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浸出液的PH<2,其中除含Mn2+外,还含有少量Fe2+、 Al3+、Ca2+等金属离子):
操作1的滤液通过阳离子吸附剂除去Ca2+。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2+
7.6
9.7
Fe3+
2.7
3.7
Al3+
3.8
4.7
Mn2+
8.3
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浸出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 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 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调节pH, pH的范围是________。
(4) 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操作2包括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5) 为测定所得MnSO4·H2O的纯度,准确称取上述样品1.720 g加入适量H2S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后,配成200 mL溶液。取20.00 mL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0.0500 mol·L-1的FeSO4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Fe2++Mn3+=Fe3++Mn2+
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时,共消耗FeSO4溶液19.50 mL。通过计算确定MnSO4·H2O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合格考)答题纸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22分)
27.(6分)
(1) 、
(2)
28.(6分)
(1)
(2)
(3)
29.(10分)
(1) _____ ____。
(2) __________ _____。
(3) _____ ___。
(4) ___ ___、 ___ ___。
(5)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