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学案: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学案: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5 22: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学 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情况;2.掌握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3.分析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重点:1.工农武装割据新道路2.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1.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探学新知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与统一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统一
(1)成立:1927年秋, 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 。它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统一
①济南惨案: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②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东北。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 将他炸死。
③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 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背景:
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 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 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 、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阻碍: 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学而致用:
题1、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蒋介石曾说,“我们中国要在20世纪的世界谋生存,没有第二个适合的主义”,必须确立三民主义“为中国唯一的思想,再不许有第二个思想来扰乱中国”。这一言论可以用来说明蒋介石( )
A.坚定地捍卫三民主义 B.表达争取独立的决心
C.借此树立民众的信心 D.为专制独裁制造舆论
题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 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 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实践
(1)南昌起义
①过程
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 、叶挺、 、刘伯承等领导了 。两万多起义军经过数小时战斗,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
B.随后,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10月初,起义军在 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C.起义军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 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②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
(2)八七会议
①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 召开紧急会议。
②内容
A.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 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毛泽东提出 的重要思想。
秋收起义
①开始: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 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 秋收起义。
②经过: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③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建立: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 ,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 。
②发展: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③意义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 的星星之火。
B.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①形成: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使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②政权建设
A.成立:1931年11月,中华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 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B.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 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③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 ,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学而致用:
题3、下图出自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军旗衬托着步枪的雕塑,寓意南昌起义( )

A.标志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序幕 B.象征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首倡“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宣告工农红军战略转移胜利完成
题4、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红军长征
背景: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以 为重点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9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调集 军队“围剿”各革命根据地。
直接原因:由于 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 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经过
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 ,开始长征。
(2)挫折:“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 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
(3)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
A.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会议改组 ,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B.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并成立由 、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②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4)走向胜利
① ,使国民党军队疲于奔命;
②在 后,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③强渡大渡河,飞夺 ,爬雪山,过草地
(5)胜利会师
①10月到达陕北 ,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4、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 ,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学而致用:
题5、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攻治书记处致电中共中央:“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即今后只在江西进行防御战是不可能取得对南京军队的决定性胜利的,我们同意你们将主力调往湖南的计划。”
与电文中的“情况”相关的史实是(?? )
A.“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D.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题6、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战略中心曾发生过多次的转移,其中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


随堂训练
1、1930年春,阎、冯、桂三派军阀联合反蒋,中原大战爆 发。一直观望的张学良于9月发表通电拥蒋,出兵关内,反蒋阵线随之瓦解。中原大战的史实说明( )
A.蒋介石赢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B.张学良拥蒋顺应民心
C.日本在中国势力的发展很顺利
D.国民政府仅仅是形式上统一中国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经济政策和措施,使这一时期的工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催生了新因素,推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该新变化是( )
A.洋务资本的衰落 B.民族资本快速发展
C.外国资本遭驱逐 D.官僚资本的形成
3、某人说:“‘八一’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 )
A.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B.北伐战争胜利
C.中共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5、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他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领导秋收起义??????????????? B.二万五千里长征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开辟敌后战场
6、“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D.使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7、“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材料强调长征的胜利( )
A.创造了近代历史上的新奇迹
B.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C.展开了全民族抗战的新画卷













答 案
一、学而致用
题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蒋介石并非要坚定地捍卫三民主义,而是借三民主义来维护个人权威,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表达争取独立的决心,也无法体现借此树立民众的信心,故B、C两项错误;据材料“我们中国要在20世纪的世界谋生存,没有第二个适合的主义”和“为中国唯一的思想,再不许有第二个思想来扰乱中国”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蒋介石在为专制独裁制造舆论,故D项正确。

题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题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八一南昌起义。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故A项错误;据材料"军旗衬托着步枪"表明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故B项正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中提出来的,故C项错误;宣告工农红军战略转移胜利完成是指红军长征的胜利,与材料中时间地点不符,故D项错误。

题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图片中的井冈山、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足以证明这一时期是土地革命时期,而这一时期取得的最大成果只能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题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共产国际明确同意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故C项正确;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故A项错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题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但这与题干材料信息“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不符.A项错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革命中心从江西(长江流域)转移到陕西(黄河流域),符合题干要求.所以B项正确。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覆灭。但C、D项都不存在战略中心的转移.所以C项、D项错误。

二、随堂训练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东北易帜说明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中国,这里的“形式上”是指国民党新军阀继续割据一方, 国民政府并非真正的统一,D项正确。中原大战的各方 军阀都无正义可言,并不能代表民心。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鼓励发展实业。同时利用政治特权大力攫取财富,形成了官僚资本主义。使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之不符。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依据“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 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共土地政策,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共据此调整革命主要任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因此对富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目的是扩大抗战的群众基础,B项正确。1935年12月,中央红军已完成长征,到达陕北,A、C两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民主革命,材料中叙述的“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 战略转移”可以知道他是指二万五千里长征,ACD项不符合题意。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分析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项正确;1923年中共三大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A项错误;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B项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两个联系一个转变,说明长征不仅实现了中共革命中心的战略转移,还与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长征创造了新奇迹,A错误;全民族抗战始于1937年,不符合题意,C错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