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12月统练 考前集训/考后错题强化训练
第4章 易错题和重难点
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催化
1.按照生物之间同化作用的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D )
A.是否能独立生活 B.生命活动中是否消耗能量
C.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的一组消化终产物是(?D? )
A.蛋白质、淀粉、脂肪?????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3.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4.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X、Y、Z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
B.在消化道C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D.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5.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a是葡萄糖 B.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6.如图为部分消化系统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只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只能消化脂肪 B.②含有的消化液只能消化糖类
C.③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只能消化脂肪 D.④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
7.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是葡萄糖?????????????B.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8.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
9.如图可以反映某些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
a曲线可表示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氧含量的变化??????????
B.a曲线可表示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
C.b曲线可表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尿素含量的变化??????????
D.b曲线可表示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10.腐乳气香、味鲜,深受人们的喜爱。腐乳是一种经过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曲霉等真菌)发酵的大豆食品,制作的基本过程是:长菌→腌制→装瓶→密封。据此回答:
(1)从生物的代谢方式分析,毛霉和曲霉属于__异养__(选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2)蛋白质在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催化作用下,最终会分解成易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的__氨基酸__,因此腐乳会有不同于豆腐的鲜味。
11.医院通常会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糖耐量测试,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给人口服无水葡萄糖,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甲 乙
(1)如图甲,若摄入的葡糖糖被吸收后,先到达心脏的__G__(填图中字母)部位。
(2)图乙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组织时,某物质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__AC__。
A.若该器官为小肠,曲线可表示二氧化碳或养料含量的变化
B.若该器官为肺,曲线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若该组织为骨骼肌,曲线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12.请回答人体营养中有关实验与探究
活动的问题。
(一)探究花生仁和大米哪个所含的能量多,改进的实验装置(易拉罐罩着锥形瓶)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防止热量散失__。
(2)等质量的花生仁和大米燃烧后,A、B两瓶中水温升高几乎相同,请说出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__花生仁没有燃尽(合理即可)__(准确说出1点即可)。
(二)某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号 1 2 3
馒头形态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块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在37℃水浴中保温10min,再加碘液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3)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1__号试管,该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牙齿的咀嚼__。
(4)解释3号试管出现的实验现象,其原因相当于口腔实际消化中失去了__牙齿咀嚼__的功能。
13.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假期结束返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 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两等份。将口漱净,取4mL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Ⅱ.取两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做如下处理:
(1)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__唾液对淀粉__的消化作用。
(2)实验过程D中,①号试管中颜色__变蓝__,原因是__淀粉没有被分解__。②号试管中颜色__不变蓝__,原因是__淀粉被分解__。
Ⅲ.分析与讨论:
(3)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两支试管的作用是__形成对照__。
(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颜色__都变蓝__。
(5)如果将C过程与D过程对调一下顺序,实验现象可能是__先都变蓝色,之后②号试管的蓝色消失__。
14.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__动脉__血。
(2)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是__大分子蛋白质__(选填“水”“葡萄糖”或“大分子蛋白质”)。
15.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________,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3]________内。
(2)图二能够体现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5]________,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含有________酶,在该器官内开始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 (1)肝脏;十二指肠(2)D;淀粉;葡萄糖(3)胃;胃蛋白;蛋白质
16.食物在胃里是如何消化的?
(1)历史上,针对动物的胃是只能研磨食物进行物理消化,还是能同时进行化学消化的问题有过争议。若穆、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如果胃在进行物理消化同时,也能进行化学消化,科学家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肉块消失或明显变小__。
(2)为了研究胃内能进行化学消化的液体是一直存在的,还是在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才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甲:取一群人早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实验乙:取某人中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你认为哪种实验设计更合理,并说明理由:__实验甲,样本数大,又使研究对象一晚饥饿,排尽胃内物质(合理即可)__。
(3)有同学猜想,可能胃内液体不能对不同营养素都进行一样的消化,准备以面包、脂肪块和蛋白块进行实验,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取同样大小(同样质量)的面包、脂肪块和蛋白块,切成同样大小的小块,浸泡在相同胃液里,观察消失情况(或观察消失的时间长短)__。
(4)同学们查阅文献资料发现,人体的胃液中存在胃蛋白酶。为了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他们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蛋白块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与pH有关。当pH约等于2时,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合理即可)__。
二、体内物质的运输
1.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描述正确的是( B )
A.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静脉血
B.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它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2.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
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
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
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
3.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图是( C )
A B C D
【解析】 肺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肺泡外,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4.用右图所示的概念示意图表示下表中物质或概念的从属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A? )
X Y Z
A 红细胞 血浆 血液
B 卵细胞 胚珠 子房
C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D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
A.A?????B.B??????C.C????D.D
5.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6.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
B.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C.在体循环中,主动脉流动脉血,在肺循环中,肺静脉流静脉血
D.小科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科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
7.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滤过作用
8.如图所示为人体血管中血液内的O2和CO2含量的变化。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代表肺动脉,则曲线b表示的是__CO2___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2)若B表示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则a可表示?????D?? (单选)。
A.只有废物、二氧化碳?????B.只有营养、氧气?
C.废物、营养、氧气??????D.废物、营养、二氧化碳
9.某同学在自家菜地劳动时,左臂不慎被蛇咬伤,他马上用右手抓起旁边的一块砖头,砸死了这条蛇。他发现蛇的头呈三角形,嘴里有两颗尖尖的牙齿。于是他边用力挤伤口的血,边用自来水冲洗。
(1)冲洗后,他用绳子在左臂上紧紧缠了几圈,缠绕的位置应位于伤口的__近心端__(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
(2)接着他寻求家人的帮助,此时不能快跑,如果快跑将会导致__血液循环__加快,蛇毒扩散加剧。
10.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食物所含的七大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________。
(2)如果某人早餐只喝了一杯原味纯牛奶,那么C的成分是________。
(3)复方丹参含片是一种含化剂,能自人体舌下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有效成份吸收完全、起效快,三分钟迅速解除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在临床应用中适用于急救、治疗和保健。该含化剂最终通过________静脉进入心脏。
【答案】 (1)维生素(2)氨基酸(3)上腔静脉
11.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分别表示吸气和呼气,M表示人体某器官;图乙是心脏工作过程中某阶段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⑤、⑥、⑦、⑧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__C__。
A.左心房、右心室 B.右心房、左心室
C.左心室、右心房 D.右心室、左心房
(2)图甲中,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M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M可能是__A__。
A.小肠 B.大脑 C.肾脏 D.肺
(3)图乙中,心脏所处的工作状态是:左、右心房舒张,左、右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__关闭__(选填“打开”或“关闭”)。
(4)图乙中,①、②、③、④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有__C__。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1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__增高__(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__减小__(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3)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m,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__减小__(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4)在某次户外比赛中,甲运动员受伤而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现有乙、丙、丁三人愿意为甲输血,医生用B型血的血清检验4人的血型,结果只有甲、乙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再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定,只有丁能为甲输血,则乙的血型是__D__。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5)已知每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能释放16kJ的能量,某举重运动员在一次比赛时,将180kg的杠铃从地面举到2m高处,需消耗的葡萄糖的质量为__0.225__g(g取10N/kg,并设举重的能量全部来自体内葡萄糖的有氧代谢)。
13.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1)因为心脏的搏动(舒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2)管壁薄(或管壁仅一层细胞)、管径细(或仅让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缓慢,是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氧气含量减少、含氮废物减少。
【解析】 (1)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心脏昼夜不停地跳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是发动机。(2)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管径极细、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血流最慢,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滤过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含氮废物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三、能量的获取、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如图为小明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实验开始前,用手捂住乙试管、观察红色水滴是否移动是为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仅去除乙装置中的种子,也可以形成对照,得出正确结论
C.若探究种子呼吸作用是否会消耗氧气,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将蒸馏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
D.若将蒸馏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则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CO2
2.如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L,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尿液 血细胞 蛋白质
甲 4.8×109 140 A - -
乙 5.2×109 70 B - -
丙 30×109 150 AB ++ +++
丁 4.6×109 130 B - -
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
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
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
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归纳整理的生物代谢类型知识结构图。下列有关结构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不同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可能是不同的???????B.通过捕食来获得营养物质属于同化作用
C.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通过异化作用释放???????D.同化作用是物质代谢,异化作用是能量代谢
4.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口必须密封。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D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发酵
C.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5.接力赛上,部分运动员因某些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感到腰酸腿疼,关于这一过程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此时无氧呼吸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此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组织细胞有毒害作用
C.此时无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D.此时肌肉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由乳酸直接供给
6.如图所示是尿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关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健康人的④内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B.④内的液体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C.在尿液中发现红细胞是结构②发生了病变
D.图中B处表示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7.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
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8.如图可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图a中,若Ⅱ所示结构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X是血液中营养物质和氧气
B.在图a中,若Ⅱ为肾小球,则X是血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浓度
C.在图b中,Y表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跑100m所需要时间,则该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是甲
D.在图b中,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组织,Y表示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呼吸作用最旺盛是甲组织
9.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 )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
10.如图所示是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A结构是__肾小球__,C结构是____肾小管__。
(2)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葡萄糖和尿素中的哪一项?甲是__尿素__,乙是__葡萄糖__。
(3)B__肾小囊__内的液体叫__原尿__;与D相比,B内的液体中多了__葡萄糖__。
11.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生理过程叫__吸收__,A的结构名称是__右心房__。
(2)图中心腔A与B之间、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房室瓣__。
(3)人体的排泄主要通过__2__(填数字)过程。
(4)②和①相比,减少的物质有__尿素、氧(合理即可)__(至少写出两种)。
12.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代谢活动都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图(A、B、C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完成过程①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度达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皱襞和________。
(2)若B表示肺泡,则②表示肺与________的气体交换。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当肺容量如bc段变化时,肋问外肌和膈肌的状态是________,肺完成________过程。
(3)若甲和乙代表含有尿素的代谢废物,则乙为________,它的形成主要经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
【答案】 (1)小肠绒毛(2)外界;舒张;呼气(3)尿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
13.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从图一结构H中流出的血液一定会经过图________ , 此时,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2)图一中的血液流经图四时,结构3中一定没有________。
(3)血液流经图四中的结构4比1中________明显减少,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________和肾小管重吸收两个过程,尿素与其他废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同时________的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它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饭后一小时,图二中6中血液的特点是________。
(5)若某人感冒,口服感冒药,有部分药物经尿液排出,那么这部分药物经过上述结构的顺序________? 。
(6)张老师从福建某初级中学到西藏贡噶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________。
【答案】 (1)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2)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3)尿素等代谢废物;?肾小球的过滤;氧气(4)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5)二 → 一 → 三 → 一 → 四?
(6)红细胞(7)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