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神经调节
第2课时
1.反射是指动物或人通过____________对各种刺激作出的____________反应的过程,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____________。
2.反射弧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自然状态下,在信息传导的过程中,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均不能完成。
3.膝跳反射的中枢在______,可用膝跳反射来检查一个人____________的功能是否正常。
4.人的许多有意识行为不牵涉到____________,由大脑直接传递给连接效应器的____________。大脑有时能控制大脑以下的__________________。
5.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是遗传行为。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______的活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是____________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常考1:反射和反射弧
1、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碰含羞草的叶,其叶下垂合拢
B.听到电话铃声接电话
C.草履虫游向有肉汁的一侧
D.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运动
2、2017年4月22日,由共青团平阳县委、县教育局主办,平阳县实验中学、县象棋协会承办的平阳县第三届青少年社团文化节之棋王争霸赛,在平阳县实验中学举行。如图是棋手对弈的场景。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常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 )
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B.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区打扫卫生
C.小鸡听到“咕咕”声,马上跑到母鸡身边
D.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
4、生命活动的完成需依赖一定的结构基础,如图表示针刺手指后完成缩手反射并形成痛觉的过程示意图,其中1-5表示反射弧各部分结构。请分析回答:
(1)针刺能感觉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受损部位可能是 ______ (用图中数字作答)。
(2)图中的5是效应器,表示 _______ 肌群,条件反射(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______ (用图中数字作答)中。
(3)图中把刺激转化为兴奋的部位是 ______ (用图中数字作答)。
(4)分析图示,说明脊髓的功能包括反射和 __________ 。
1.孕妇需要补充DHA吗?有研究表明胚胎发育后期,胎儿的神经系统快速发育,提高了对DHA的需求,如果母体在这个时期缺乏DHA,无法充分供给胎儿,那么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就可能受阻。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 B.脊神经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神经中枢和神经
2.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摸含羞草叶片下垂 B.草履虫避开有害刺激
C.小狗表演节目 D.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3.脚如果不小心碰到钉子,会立即缩回并感到疼痛,这个事实说明脊髓具有的功能有( )
A.传导功能 B.反射功能 C.感觉功能 D.反射和传导功能
4.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d→a→b→c
B.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C.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5.图甲是科学家为研究脑的功能用三只狗所做的实验。图乙为神经调节模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大脑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
B.从图甲情景2中可以看出,脑干中具有调节人的心跳和呼吸的中枢
C.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D.图乙中①结构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某人手碰到仙人掌感觉到刺痛,然后很快缩了回来,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
6.如图是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E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射弧中结构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人D处受损,手碰到高温物体,将出现________
A.能缩手,感觉到痛
B.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C.不能缩手,感觉到痛
D.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4)从图中可知,脊髓除了能够完成简单的反射,还具有____的作用
7.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
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表。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_(填“A”或“B”).
(2)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______。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3)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①合作与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与评价;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______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8.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査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醉酒者驾驶不稳,神志不清,还可能会“闯红灯”,更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中的[ _]_____造成的。
(2)下面是甲、乙二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情况:
甲:眼睛失明,医生检查其眼球正常,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__或[ _]_______。
乙: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以下能正确表示他感觉痛的传导通路的是_____。
A.A→B→C→D→E
B.A→B→C→F→⑤
C.E→D→C→B→A
D.E→D→C→F→⑤
(3)过量饮酒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健康,酒后驾车还会出现交通事故,甚至丧命。请你为机动车司机们写一条劝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⑥小脑 ④视神经 ⑤大脑皮层 D传出神经(或E效应器) B 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
9.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如图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当膀肤充盈时,膀胱内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接受神经冲动后,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内的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进而排尿。
(1)图中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数字序号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大脑皮层。
(3)成年人能主动控制排尿,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是学生过马路看见红灯时的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反射是通过_____完成的。
(2)该反射属于____反射,神经中枢位于_____。
(3)如果该同学的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他都正常,那么当该同学看到红灯亮的时候会停下来吗?_____(选填“会”或“不会”)。
第3节 神经调节
第2课时
1.反射是指动物或人通过__神经系统__对各种刺激作出的__应答性__反应的过程,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__反射弧__。
2.反射弧由__感受器__、__传入神经__、__神经中枢__、__传出神经__、__效应器__五个部分组成。自然状态下,在信息传导的过程中,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均不能完成。
3.膝跳反射的中枢在__脊髓__,可用膝跳反射来检查一个人__神经系统__的功能是否正常。
4.人的许多有意识行为不牵涉到__感受器__,由大脑直接传递给连接效应器的__运动神经元__。大脑有时能控制大脑以下的__低级神经中枢__。
5.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是遗传行为。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__复杂__的活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是__大脑皮层__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常考1:反射和反射弧
1、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碰含羞草的叶,其叶下垂合拢
B.听到电话铃声接电话
C.草履虫游向有肉汁的一侧
D.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运动
【解答】解:A、含羞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触碰含羞草的叶,其叶下垂合拢不属于反射,是植物的应激性,A不正确;B、听到电话铃声接电话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B正确;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有肉汁的一侧不属于反射,属于应激性,C不正确;D、向日葵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运动不属于反射,是植物的应激性,D不正确。故选:B。
2、2017年4月22日,由共青团平阳县委、县教育局主办,平阳县实验中学、县象棋协会承办的平阳县第三届青少年社团文化节之棋王争霸赛,在平阳县实验中学举行。如图是棋手对弈的场景。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故选:B。
常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 )
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B.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区打扫卫生
C.小鸡听到“咕咕”声,马上跑到母鸡身边
D.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
【解答】解:ACD、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和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属于非条件反射,ACD错误。B、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故选:B。
4、生命活动的完成需依赖一定的结构基础,如图表示针刺手指后完成缩手反射并形成痛觉的过程示意图,其中1-5表示反射弧各部分结构。请分析回答:
(1)针刺能感觉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受损部位可能是 ______ (用图中数字作答)。
(2)图中的5是效应器,表示 _______ 肌群,条件反射(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______ (用图中数字作答)中。
(3)图中把刺激转化为兴奋的部位是 ______ (用图中数字作答)。
(4)分析图示,说明脊髓的功能包括反射和 __________ 。
【解答】解:(1)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活动。某人被针扎之后,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能完成缩手动作,原因可能是上图中的4传出神经或5效应器受损所致。(2)图中的5是效应器,在本题的反射活动中,5所代表的是完成缩手反射的肱二头肌肌群。复杂反射是人出生后产生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3)1感受器是最早接受外界刺激,并把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的结构。(4)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故答案为:(1)4或5;(2)肱二头肌;7;(3)1;(4)传导。
1.孕妇需要补充DHA吗?有研究表明胚胎发育后期,胎儿的神经系统快速发育,提高了对DHA的需求,如果母体在这个时期缺乏DHA,无法充分供给胎儿,那么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就可能受阻。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 B.脊神经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神经中枢和神经
【答案】A
【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所以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脑和脊髓,答案选择A。
2.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摸含羞草叶片下垂 B.草履虫避开有害刺激
C.小狗表演节目 D.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答案】C
【解析】
A.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的一种反应活动,而含羞草是植物,体内根本不存在系统,所以触摸含羞草,它的叶片会下垂不是反射。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避开有害刺激,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叫应激性。不符合题意;
C.马戏团的小狗表演节目是由大脑皮层参与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反射,符合题意;
D.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的一种反应活动,而含羞草是植物,体内根本不存在系统,所以向日葵向太阳生长不是反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脚如果不小心碰到钉子,会立即缩回并感到疼痛,这个事实说明脊髓具有的功能有( )
A.传导功能 B.反射功能 C.感觉功能 D.反射和传导功能
【答案】D
【解析】
脚如果不小心碰到钉子,会立即缩回是简单反射由脊髓完成,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神经冲动继续由脊髓传到了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然后才感到疼痛,这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总而言之,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答案选择D。
4.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d→a→b→c
B.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C.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答案】D
【解析】
A、图中表示缩手反射,其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A正确。
B、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反射,B正确。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b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但是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b受损,其他部位正常,依然有感觉,但不能缩手,C正确。
D、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是简单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的是复杂反射,如谈虎色变,D错误。
故选:D。
5.图甲是科学家为研究脑的功能用三只狗所做的实验。图乙为神经调节模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大脑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
B.从图甲情景2中可以看出,脑干中具有调节人的心跳和呼吸的中枢
C.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D.图乙中①结构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某人手碰到仙人掌感觉到刺痛,然后很快缩了回来,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
【答案】D
【解析】
A、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歌手张雨生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以判他的大脑受到了严重破坏。A正确;
B、脑干是人体生活的基本中枢,其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由情景2可知,脑干中具有控制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的中枢。B正确;
C、小脑的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大脑语言中枢管理人的说话、思考等语言活动。人醉酒后驾驶动作不协调,这与小脑被麻醉有关。C正确;
D、在图乙中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⑦为神经中枢,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所以完成该反射的途径为: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⑦为神经中枢→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此人手先缩回来,后感觉到被刺痛。而不是先感觉到刺痛,然后很快缩了回来。说明脊髓具有反射的作用,而疼觉的形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形成,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的作用。 D错误。
故选:D。
6.如图是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E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射弧中结构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人D处受损,手碰到高温物体,将出现________
A.能缩手,感觉到痛
B.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C.不能缩手,感觉到痛
D.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4)从图中可知,脊髓除了能够完成简单的反射,还具有____的作用
【答案】(1)效应器 (2)感受刺激 (3)C (4)传导
【解析】
(1)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抠、D传出神经、E效应器五部分。(2)缩手反射时,A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 感受器。(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因某种原因D传出神经受损,当手受到高温物体时,人体不会作出反应,因为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神经冲动会沿着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感觉。因此,如果因某种原因部位D受损,高温刺激A处,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反射不能完成,但此人能感觉到痛。(4)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7.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
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表。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_(填“A”或“B”).
(2)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______。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3)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①合作与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与评价;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______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答案】A B ④③②⑥⑤① ③ ⑥
【解析】
(1)从小组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脉搏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强,脉搏次数增加,得出的结论是脉搏快慢运动有关,因此A猜想符合实验结果.
(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统一的而且是正确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性实验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得出的一种结论,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往往只注重实验结论和机械的操作训练,学生做实验时,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依样画葫芦”,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就行了,而对实验步骤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深入思考,对实验的成败缺少有效的反思,其直接结果是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探索精神.可见B符合题意.
(3)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④提出问题、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②制订计划、⑥获取事实与证据、⑤检验与评价、①合作与交流.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③建立猜测和假设,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8.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査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醉酒者驾驶不稳,神志不清,还可能会“闯红灯”,更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中的[ _]_____造成的。
(2)下面是甲、乙二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情况:
甲:眼睛失明,医生检查其眼球正常,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__或[ _]_______。
乙: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以下能正确表示他感觉痛的传导通路的是_____。
A.A→B→C→D→E
B.A→B→C→F→⑤
C.E→D→C→B→A
D.E→D→C→F→⑤
(3)过量饮酒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健康,酒后驾车还会出现交通事故,甚至丧命。请你为机动车司机们写一条劝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⑥小脑 ④视神经 ⑤大脑皮层 D传出神经(或E效应器) B 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
【解析】
(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出神志不清、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现象,神志不清是大脑被麻醉,走路不稳小脑被麻醉、呼吸急促是脑干被麻醉,因此“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⑥小脑造成的。
(2)甲: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④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⑤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
乙: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某人的下肢只有感觉,表明E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B传入神经传到C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⑤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但而不能产生运动,表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可能是D传出神经或E效应器受损。他感觉痛的传导通路的是A→B→C→F→⑤。故B正确。
(3)作为一名驾驶员,应该管好自己的嘴,远离酒杯,这才是扼制酒后驾驶行为的关键中的关键。酒伤身不说,酒后驾车引发的事故带来的危害每个人也心知肚明。家人及亲朋要监督、叮嘱好,让开车的人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有些驾驶人自控力不强,这时候就需要身边的家人进行提醒、监督;即使再好的朋友相见,只要开车就不饮酒,要改变“用酒加深感情”的思想,不妨“以茶代酒”,毕竟“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9.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如图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当膀肤充盈时,膀胱内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接受神经冲动后,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内的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进而排尿。
(1)图中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数字序号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大脑皮层。
(3)成年人能主动控制排尿,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效应器 感受器→①→排尿中枢→② 排尿中枢(或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
【解析】
(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等都属于效应器部分。
(2)当膀胱充盈后,产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①传入神经→排尿中枢→②传出神经→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尿意,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
(3)成年人能主动控制排尿,这一事实说明脊髓中的低级调节中枢受大脑皮层中高级中枢的调控。
10.如图是学生过马路看见红灯时的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反射是通过_____完成的。
(2)该反射属于____反射,神经中枢位于_____。
(3)如果该同学的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他都正常,那么当该同学看到红灯亮的时候会停下来吗?_____(选填“会”或“不会”)。
【答案】反射弧 条件 大脑皮层 不会
【解析】
(1)反射必须通过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个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2)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复杂反射。
(3)反射弧具有完整性,如果该同学的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