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设计
(演唱课)?
一、教材分析
《咏鹅》是一首根据唐朝诗人骆宾王的著名诗篇创作的歌曲,由黄国群作曲,描述了鹅在湖面上自由游弋的神态。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为规整的四句式结构。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体会音乐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让学生体会中国古诗词的韵味,从而热爱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
1. 学习歌曲《咏鹅》,背唱歌曲。
2. 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新歌,请听听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
2. 背诵《咏鹅》。
3. 关于咏鹅:《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描写鹅的外形特征以及游水时轻盈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二)歌曲学习 (?\\192.168.1.110\j盘数据共享\新版网页_0602\j_yy\1x\3\3_2\3_2_sj\doc\" \l "1?)
1. 再听:注意歌词与古诗是完全一样的吗?
2. 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演唱顺序
3. 教师简单地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4. 学生随音乐分段学唱:
(1)学唱第一段
(2)学唱第二段
(3)思考两段旋律、节奏的区别以及情绪的不同。
(4)教师纠正唱得不准确的地方。
5. 聆听伴奏 (?\\192.168.1.110\j盘数据共享\新版网页_0602\j_yy\1x\3\3_2\3_2_sj\doc\" \l "1?),再次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悠闲自得的情绪。
(三)创编表演
1. 播放歌曲伴奏,全班各自即兴表演。
2. 个别上台表演。
3. 教师简单评价,鼓励全班同学大胆表演,把鹅的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
(四)课堂小结
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回去能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