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3.运算定律
一、单选题
1.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
A.?99+1×23=100×23??????????????B.?201×50=200×50+1??????????????C.?102×67=100×67+2×67
2.a+b=b+a 运用了加法的(? )律.
A.?加法结合律???????????????????????????????B.?加法交换律???????????????????????????????C.?加法分配律
3.58×17+41×17+17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是(?? )。
A.?17×(58+41)????????????????????????B.?17×(58+41+1)????????????????????????C.?17×(58+41+17)
4.计算28×11111+99999×8=(??? )
A.?11100??????????????????????????????B.?111000??????????????????????????????C.?111100??????????????????????????????D.?1111100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12×(4+1)=12×4+12
6.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7.火眼金睛判对错.
28×29+29×2=29×28×2
三、填空题
8.用简便方法计算.
35×128-35×28=________
9.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0+8)×125=________
10.25×99+25=25×100,这运用了________.
11.用简便方法计算.
48×101=________
1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4×25=________
13.用简便方法计算64×11111+99999×4=________
四、解答题
1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在括号里写出所用的运算定律.
125×27×8= × ×27(?? )
15.四年级有105个同学去看演出,演出的票价是每人12元,如果购买团体票每人只需8元,这样可以少付多少元?
五、综合题
16.用简便方法计算各题。
(1)135×6+65×6
(2)40×25-4×25
(3)89×31+89×69+89
(4)318×101-318
(5)8×24+8×26
(6)154×34-42×34-12×34
六、应用题
17.向阳小学6个年级的学生参加长跑比赛,每个年级分成4组,每组有25名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选项A:99+1×23=99+23,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计算顺序错误;
选项B:201×50=200×50+1×50,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C:102×67=100×67+2×67,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据此顺序解答;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即(a+b)×c=a×c+b×c 或(a-b)×c=a×c-b×c,据此判断.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b=b+a,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了交换,它们的和不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故选:B.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据此解答.
3.【答案】 B
【解析】【解答】58×17+41×17+17=17×(58+41+1)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b+a×c。
4.【答案】 D
【解析】【解答】在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当乘法中有相同的因数时,可以反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此题需要把两个乘法算式转化成含有相同因数的乘法算式.
28×11111+99999×8
=28×11111+11111×9×8
=28×11111+11111×(9×8)
=28×11111+11111×72
=11111×(28+72)
=1111100.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可知,此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可知,此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用12分别与4和1相乘,然后再相加即可.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102写成100+2,然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98相乘,再把乘得的积相加,这是乘法分配律。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为根据乘法分配律:28×29+29×2=29×(28+2),所以28×29+29×2=29×28×2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为: a×(b+c)=a×b+a×c,据此即可判断此题。
三、填空题
8.【答案】 3500
【解析】【解答】35×128-35×28
=35×(128-28)
=35×100
=3500
故答案为:3500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此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用35乘128与28的差,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9.【答案】11000
【解析】【解答】(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分析】解答此题要运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然后把积相加。
10.【答案】 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解:25×99+25
=25×99+25×1
=25×(99+1)
=25×100
=250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
【分析】把25看作25×1,原式化为25×99+25×1,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注意把一个数可以看作它本身与1相乘的积.
11.【答案】4848
【解析】【解答】48×101
=48×(100+1)
=48×100+48×1
=4800+48
=4848
故答案为:4848.
【分析】观察数据可知,将101写成(100+1)的形式,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据此解答.
12.【答案】1100
【解析】【解答】解:44×25
=(40+4)×25
=40×25+4×25
=1000+100
=1100
故答案为:1100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此题可以把44拆分成(40+4),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
13.【答案】1111100
【解析】【解答】通过观察,发现此题含有加法和乘法,便可想到如果两个乘法算式有共同的因数,便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99999恰好是11111的9倍,因此可以把99999分解成11111×9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把11111提取出来,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64×11111+99999×4
=64×11111+(11111×9)×4
=64×11111+11111×(9×4)
=64×11111+11111×36
=11111×(64+36)
=11111×100
=1111100
四、解答题
14.【答案】 解:125×8×27乘法交换律
【解析】【解答】125×8×27 乘法交换律
【分析】解答此题先把125与8相乘,再乘27,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27与8的位置。再把125与8先相乘。
15.【答案】 解:(12-8)×105=420(元)
答:这样可以少付420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减法求出购买团体票比单独买票每个人可以节省的钱数,然后用每个人可以节省的钱数×四年级的总人数=一共可以少付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五、综合题
16.【答案】 (1)135×6+65×6
=(135+65)×6
=200×6
=1200
(2)40×25-4×25
=1000-100
=900
(3)89×31+89×69+89
=89×(31+69)+89
=89×100+89
=8900+89
=8989
(4)318×101-318
=318×(101-1)
=318×100
=31800
(5)8×24+8×26
=8×(24+26)
=8×50
=400
(6)154×34-42×34-12×34
=34×(154-42-12)
=34×100
=3400
【解析】【分析】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b+a×c。
六、应用题
17.【答案】 解:4×25×6
=100×6
=600(名)
答:一共有600名学生参加比赛
【解析】【分析】乘法结合律有关的题目。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大数的认识
一、单选题
1.? 1245000000读作(?? )
A.?十二亿四千五百万?????????????B.?十二亿四千五百?????????????C.?十二万四千五百?????????????D.?十二亿五千万
2.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两个零的是(??? )。
A.?803070???????????????????????????B.?8003700???????????????????????????C.?8030700???????????????????????????D.?80307000
3.450万的末尾去掉(?? )个0就得450.
A.?4??????????????????????????????????????????????B.?5??????????????????????????????????????????????C.?6
4.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70800630????????????????????????????????B.?78006300????????????????????????????????C.?78000063
5.用三个4、两个0组成下面的五位数,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A.?40404????????????????????????????????B.?44004????????????????????????????????C.?44400????????????????????????????????D.?40044
二、判断题
6.读一个含有两级的数,应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
7.判断对错.
九亿八千六百万写作98600000.
8.万级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四个数位。???? (? )
9.5015个位上的“5”和千位上的“5”表示的意义一样。( ??)
三、填空题
10.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截至2001年底,我国小学在校人数约有九千三百四十三万四千七百人.
写作:________
11.从个位起,向左数第________位是千位,第________位是十万位,万位是第________位。
12.158660000是________位数,四舍五入到亿位写作________.
13.由7个十亿,5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
14.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23万,这个整数最小是________,最大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5.把数字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011年10月5日,西安世博园共接待了410000名游客。
16.宇宙还在不可想象地扩展,天体相互间的距离无法用千米来表示,只能用光年来表示.1光年是指光一年走的路程.
??????
五、综合题
17.用4、9、6和8个0按下列要求组成一个十一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的最大的十一位数是________,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
(2)读两个“零”的最大的十一位数是_______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
六、应用题
18.假如你能无限止地将1元的硬币叠成塔.
(1)1000个1元的硬币高2m,十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有多高?
(2)埃菲尔铁塔(不算天线在内)高300m,它比十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吗?
(3)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468m)高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803070读作:八十万三千零七十;
8003700读作:八百万零三千七百;
8030700读作:八百零三万零七百;
80307000读作:八千零三十万零七千.
故答案为:C
【分析】整数中关于0的读法,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由此读出这些数字即可做出选择.
3.【答案】 A
【解析】【解答】450 万=4500000,所以4500000去掉4个0可以得到450。
【分析】450万要把单位“万”去掉末尾要加4个0。
4.【答案】 C
【解析】【解答】70800630读作七千零八十万零六百三十;78006300读作七千八百万六千三百;78000063读作七千八百万零六十三。
故答案为:C。
【分析】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5.【答案】A
【解析】
二、判断题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读一个含有两级的数,应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答案】错误
【解析】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万级是右边数第二级数,数位依次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共四个数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从数字的右边向左每四位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9.【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5015个位上的“5”和千位上的“5”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5015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千位上的“5”表示5个千。
三、填空题
10.【答案】93434700
【解析】【解答】九千三百四十三万四千七百写作:93434700.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1.【答案】4;6;5
【解析】【解答】解:从个位起,向左数第4位是千位,第6位是十万位,万位是第5位。
故答案为:4;6;5。
【分析】从个位起,向左数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第4位是千位,第5位是万位,第6位是十万位……
12.【答案】九;2亿
【解析】【解答】158660000是九位数,千万位数字是5,要进1,158660000≈2亿.
故答案为:九;2亿
【分析】数出数字的个数即可判断是几位数;四舍五入到亿位,要根据千万位数字四舍五入,千万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进1,千万位数字小于5要舍去.
13.【答案】 7050000409;十亿
【解析】【解答】 由7个十亿,5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写作:7050000409 ,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十亿。
故答案为: 7050000409;十亿。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4.【答案】225000;234999
【解析】【解答】解:225000≈23万,234999≈23万,这个整数最小是225000,最大是234999。
故答案为:225000;234999。
【分析】从“五入”得到23万的整数中找出最小的,从“四舍”得到23万的整数中找出最大的。
四、解答题
15.【答案】解:410000=41万
【解析】【分析】直接舍去万位后面的0,并在数字后面添上“万”字即可把数字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6.【答案】18000000,1080000000,25920000000
【解析】【解答】300000×60=18000000(千米)
300000×3600=1080000000(千米)
1080000000×24=25920000000(千米)
故答案为:18000000,1080000000,25920000000.
【分析】根据万以上数的写法进行解答.
五、综合题
17.【答案】 (1)96400000000;964亿
(2)90604000000;9060400万
【解析】【解答】(1)?一个“零”都不读的最大的十一位数是964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964亿;
(2)读两个“零”的最大的十一位数是90604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060400万。
故答案为:(1)96400000000;964亿;(2)90604000000;9060400万。
【分析】(1)要组成最大的十一位数,就要把最大的数放到最高数位上,最小的数放到最低数位上,要求一个零也不读,就要把8个零放到个级和万级上即可;
(2)同理要组成最大的十一位数,尽量要把最大的数放到最高数位上,最小的数放到最低数位上,要求读两个零,把一个零放到十亿位,一个零放到千万位上即可,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时,后面去掉四个零,然后在后面添一个万字。
六、应用题
18.【答案】(1)200m
(2)300<20000
埃菲尔铁塔不比一千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
(3)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2000
2000>468
所以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高
【解析】【解答】解:(1)十万写作100000个,100000÷1000=100,2×100=200m,答:十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有200m高;
(2)一千万写作:10000000,10000000÷1000=10000,2×10000=20000m,20000>300,答:埃菲尔铁塔不比一千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
(3)一亿写作:100000000,100000000÷1000=100000,2×100000=200000m,200000>300,答: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高。
故答案为:(1)200m;(2)埃菲尔铁塔不比一千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3)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高。
【分析】先根据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较大数;再通过计算,即可解答此题。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方向和位置
一、单选题
1.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的方向是北偏西68°???????????????????????????????????????B.?OB的方向是西偏北45°
C.?OC的方向是南偏西30°???????????????????????????????????????D.?OD的方向是东偏北60°
2.图书馆的位置在(3,5),小萍家的位置在(3,3),小明家的位置在(5,2),小东家的位置在(5,3),(??? )离图书馆更近。
A.?小萍????????????????????????????????????B.?小飞????????????????????????????????????C.?小东????????????????????????????????????D.?一样近
3.在电影院里,小丹坐在小波与小晶之间,小珊坐在小晶的另一边,小平坐在小晶和小丹之间,(?? )坐在离小波最近的位置.
A.?小晶?????????????????????????????????????B.?小平?????????????????????????????????????C.?小丹?????????????????????????????????????D.?小珊
4.4x4的方格中,已知两个格点 ,如果存在格点 ,使得 的面积为 平方单位的直角三角形,那么格点 的个数有(?? )
A.?个????????????????????????????????????B.?个????????????????????????????????????C.?个????????????????????????????????????D.?个????
二、判断题
5.数对(2,5)和(5,2)所表示的位置是相同的。
6.动物园在学校东偏南30°方向5千米处,则学校在动物园西偏北30°方向5千米处。
7.位置分别是(5,4)和(4,5)的两个物体在同一列不在同一行。(?? )
8.判断题.
丁沿 南↓ 到了游泳馆.
三、填空题
9.在电影院里,
大熊坐在A区第10列第8行,可以表示为A(10,8),
叮当猫坐在B区第6列第12行,可以表示为B(6,12)。
朱迪做的位置是C区第2列第5行,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尼克所坐的位置为D(3,2),表示坐在________区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
10.填空
王老师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广场,他先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到________,然后向________方向走________米到________,再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到________,接着向________方向走________米到________,最后向________方向走________米到广场。
11.如图,如果A的位置表示为(2,4),那么B的位置应该表示为________。
12.如图, 表示三径路与一纬路的十字路口, 表示一径路与三纬路的十字路口,如果用(3,1)→(3,2)→(3,3)→(2,3)→(1,3)表示由 到 的一条路径,用同样的方式写出另外一条由 到 的路径: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四、解答题
13.根据下面的信息,在图上标出各点的位置。
(1)学校在的位置是(3,2)
(2)小红家的位置是(5,3)
(3)小东家的位置是(1,4)
(4)小丽家的位置是(2,1)
(5)如果每格的边长都是100米,请求出小红、小东、小丽家与学校的距离。
五、综合题
14.
(1)火车站在学校的哪个方向?电信大楼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2)邮局在电信大楼的什么方向?科技馆在邮局的哪个方向?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15.看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学校出发向________方向走到商店,再向________面走到书店,最后向________面走到家。
(2)写出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
六、应用题
16.向北走5米,然后向南走4米,再向北走3米,再向南走2米,再向北走1米,现在所在位置距离出发点几米的什么方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以O点为观测点,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确定方向标,O点与A、B、C、D的连线分别在四个方向区域,确定位置时,先确定4条线所在的方向,再根据相应的度数确得出结论。
2.【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小萍家和图书馆在同一列,只差2行,因此小萍家离图书馆更近。
故答案为:A。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每人所在的列与行确定谁离图书馆近即可。
3.【答案】 C
【解析】【解答】有题意可以判断:小波坐在最边上与他最近的是小丹。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要根据题目中的提供的信息:位置的相对性判断他们的座次,然后找出于小丹最近的人。。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如图:
三角形ABC1、ABC2、ABC3、ABC4、ABC5、ABC6的面积都是1×2÷2=1(平方厘米),共有6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两条直角边乘积的一半就是它的面积,点C可以与点A同一行,也可以比点A少一列或多一列,也可以与点B同一行,比点B少一列或多一列.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数对(2,5)和(5,2)所表示的位置不同,数对(2,5)表示第2列第5行,数对(5,2)表示第5列第2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判断.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以学校为中心,动物园在学校东偏南30°方向5千米处;以动物园为中心,学校在动物园西偏北30°方向5千米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东西相对,南北相对,观察的中心不同,所处的方向是不同的,根据图上的方向和夹角度数描述方向即可.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位置分别是(5,4)和(4,5)的两个物体在既不在同一列也不在同一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位置是(5,4)的物体在第5列第4行,位置是(4,5)的物体在第4列第5行,所以这两个物体在既不在同一列也不在同一行。
8.【答案】正确
【解析】
三、填空题
9.【答案】C;(2,5);D;3;2
【解析】【解答】解:朱迪做的位置是C区第2列第5行,所以可以表示为C(2,5);尼克所坐的位置为D(3,2),所以表示坐在D区第3列第2行。
故答案为:C;(2,5);D;3;2。【分析】根据大熊猫和叮当猫在电影院的位置,在什么区,就在数对前标什么,在第几列就在数对的逗号前面写几,在第几行就在数对的逗号后面写几。
10.【答案】东;100;书店;东南;100;超市;东;200;公园;西北;100;酒店;东北;100
【解析】【解答】王老师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广场,他先向东走100米到书店,然后向东南方向走100米到超市,再向东走200米到公园,接着向西北方向走100米到酒店,最后向东北方向走100米到广场.
故答案为:东;100;书店;东南;100;超市;东;200;公园;西北;100;酒店;东北;100.
【分析】观察图中的方向标可知,图中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的,根据图中的方位和距离描述路线即可解答.
11.【答案】(8,6)
【解析】【解答】因为B在第4列,第3行,
所以,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8,6)。
【分析】本题考点:数对与位置.
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根据A的位置为(2,4),知道2是指第1列,4是指第2行,再根据B在第4列,第3行,即可得出B的位置.
12.【答案】(2,1);(1,1);(1,2)
【解析】【解答】解:可以先向左走,再向上走,路径:(3,1)→(2,1)→(1,1)→(1,2)→(1,3)
故答案为:(2,1);(1,1);(1,2)
【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径路,第二个数表示纬路,由此先确定第二条路线,再确定经过的路,用数对表示路线即可.
四、解答题
13.【答案】 (1)
(2)
(3)
(4)
(5)解:小红家离学校:100×3=200(米) 东家离学校:100×2=200(米)丽家离学校:100×2=200(米)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
(2)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
(3)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
(4)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
(5) 小红家离学校:100×3=300(米) 东家离学校:100×4=400(米)丽家离学校:100×2=200(米).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用两个数据表示,中间用“,”隔开,第1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2个数字表示第几行,据此作图即可;
要求三个人家分别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先数一数有几个格,就有几个100,据此列式解答.
五、综合题
14.【答案】(1)解:火车站在学校的西北方向;电信大楼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2)解:邮局在电信大楼的西南方向,科技馆在邮局的西南方向.
(3)解:问题:医院在电信大楼的哪个方向?
答:医院在电信大楼的正南方向.
【解析】【分析】确定方向时要知道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要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由此根据图上的方向确定位置即可.
15.【答案】(1)西北 ;北 ;西
(2)答:小明从家向东面走到书店,再向南面走到商店,最后向东南方向走到学校。
【解析】【解答】西北 ?北 ?西 ? ? ??小明从家向东面走到书店,再向南面走到商店,最后向东南方向走到学校。
【分析】考查了东,西,南,北,西北,东南,向西南这些方向,要注意在辨别的过程中要回观察图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六、应用题
16.【答案】﹙5+3+1﹚-﹙4+2﹚=3(米)北方
答:现在所在位置距离出发点3米的北方。
【解析】【解答】向北走一共走了﹙5+3+1﹚米,向南一共走了(4+2﹚米,因向北走,远离原地,向南走,又靠近原地,比较一下是远离原地和靠近原地的数量,来判断。远离时有9米,靠近时有6米,远离的距离大于靠近时的距离,相差3米,所以答案为距离原地3米远的北方
【分析】本题考查相向而行后的距离和所处方位,增加了方向与位置知识的情趣性的情趣性。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线和角
一、判断题
1.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份制成的.(?? )
2.判断对错.
课桌面的角比黑板面的角小.
3.一条线段长19厘米,一条射线长10厘米。??? (???? )
4.一条直线比一条射线长.(判断对错)
二、填空题
5.数角的个数.
有________个角.
6.要将一根长木条固定在墙上,最少用________个钉子.
7.如下图所示,你发现了什么?
已知:∠4=130°
那么:⑴∠1=________°
⑵∠2=________°
⑶∠3=________°
8.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有可能是钝角.________(判断对错)
9.有________个角。
三、单选题
10.单选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是角
(1)是(?? )
(2)是(?? )
11.下面的图形中有(?? )条线段.
A.?5???????????????????????????????????????????B.?6???????????????????????????????????????????C.?7???????????????????????????????????????????D.?8
12.线段有(??? )个端点。
A.?1????????????????????????????????????????B.?2????????????????????????????????????????C.?无数????????????????????????????????????????D.?没有
13.三个相等的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三个角一定是(?? )
A.?锐角?????????????????????????????????????????B.?直角?????????????????????????????????????????C.?钝角
四、解答题
14.∠1+∠2=184°,∠2=54°,那么∠1是多少度?
15.???????????????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这个角的大小。
这个角是(???? )角。
(2)用量角器画一个105度的角。
五、综合题
16.在下面的图中,你能找到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1)
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
(2)
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
六、应用题
17.看图回答
桌面和书共有多少个直角?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制成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角,记作:1°,用量角器可以量角的大小。
2.【答案】错误
【解析】
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射线是无限长的,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由此判断即可.
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为直线和射线都无限长,不可测量长度, 所以也谈不上直线比射线长.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的意义:直线无端点,无限长;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由此判断即可.
二、填空题
5.【答案】1
【解析】
6.【答案】2
【解析】【解答】要将一根长木条固定在墙上,最少用2个钉子.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进行解答.
7.【答案】 50;130;50
【解析】【解答】∠1=180°-∠4=180°-130°=50°;∠2=180°-∠1=180°-50°=130°,∠3=180°-∠2=180°-130°=50°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角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明确平角是180度,然后结合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如:30°+40°=70°,70°的角是锐角; 40°+50°=90°,90°的角是直角;
89°+88°=177°,177°的角是钝角.
所以两个锐角的可能组成钝角,还可能是锐角和直角,
故“两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有可能是钝角”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钝角是大于90度的角而小于180度的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采取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先选出两个锐角,然后再进行计算,所以两个锐角的可能组成钝角,还可能是锐角和直角;解答判断即可.
9.【答案】12
【解析】
三、单选题
10.【答案】(1)A
(2)C
【解析】
11.【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线段的意义可知,这个图形共有6条线段。
【分析】线段是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12.【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线段的特点可知,线段的两端有2个端点.
故答案为:B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13.【答案】 A
【解析】【解答】180°÷3=60°,60°的角是锐角。
故答案为:A。
【分析】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再据题意即可求出每个角的度数,从而即可判断这个角的形状。
四、解答题
14.【答案】解:∠1=184°-54°=130°
答:∠1是130度。
【解析】【分析】用两个角的度数和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1的度数。
15.【答案】(1)解:经测量这个角是30°角.
(2)解:画图如下:
【解析】【分析】(1)测量角的度数时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指向的度数就是角的度数;(2)先画出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重合,在105°处作出标记,然后从顶点出发过这个标记作出一条射线即可画出105°的角.
五、综合题
16.【答案】 (1)4;2;3
(2)1;5;2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三角形有2个锐角,1个钝角;长方形有4个直角。另外,长方形的2个直角与三角形的2个锐角组成2个钝角。
(2)2个三角形分别有2个锐角,1个钝角。其中,左上角2个锐角又组成一个直角,右下角2个锐角又组成一个锐角。
六、应用题
17.【答案】解:4×3=12(个)
【解析】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6.除法
一、单选题
1.“30×(?? )<156”,最大能填(?? )
A.?5???????????????????????????????????????????B.?6???????????????????????????????????????????C.?7???????????????????????????????????????????D.?9
2.一台电话105元,一台电风扇65元,一个电子表25元,花200元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
A.?不够
B.?够买,正好???????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3.小亚上学用了7分钟,小胖上学用了17分钟,他们的速度(? )
A.?小亚快???????????????????????????????B.?小胖快???????????????????????????????C.?一样快???????????????????????????????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所走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
A.?2.5米?????????????????????????????????????B.?2米?????????????????????????????????????C.?1.5米?????????????????????????????????????D.?1米
二、判断题
5.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4倍,商扩大4倍。
6.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去30次。( ??)
7.判断对错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85,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商就变成0.085.
8.判断对错.
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一定小于被除数.(除数不为0)
三、填空题
9.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其中每小时行驶60千米是行驶的________,4小时是行驶的________.
10.估算.
3980里大约有________个68.
11.在验算369÷4=92……1时,当92×4+1=________时,证明答案正确。
12.628除以________的商是13,余数是30.
四、解答题
13.一支钢笔原价4.8元,降价后每支便宜0.6元。原来买140支钢笔的钱.现在可以多买多少支?
14.暑假爸爸、妈妈带淘气去参观鸟巢和水立方,门票80元一张,学生半价,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五、综合题
15.苏宁电器开张做活动,微波炉原价每台300元,现价每台250元,今天一共卖出了45台。
(1)今天的微波炉一共卖了多少元?
(2)如果不优惠,按照原价卖,今天可以多销售多少元?
六、应用题
16.每套运动服售价98元,买31套大约需要多少钱?
17.学校要购置100套课桌椅,椅子每张28元,桌子的单价是椅子的4倍,学校购置这些课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156÷30=5……6,最大能填5.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小于号右边的数字除以左边已知的因数,求出商和余数,商就是括号里能填的最大的数.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105+65+25=195(元),195<200,所以够买,还有剩余的钱.
故答案为:C
【分析】把这三种商品的单价相加,求出总价,然后与200元比较后判断够不够即可.
3.【答案】 D
【解析】【解答】小亚上学用了7分钟,小胖上学用了17分钟,他们的速度无法判断。
故答案为:D
【分析】只告诉了我们上学的时间,没有走的路程,无法确定速度的多少。
4.【答案】 C
【解析】【解答】解:观察图象知:甲跑64米用时8秒,速度为8m/s,
乙行驶52米用时8秒,速度为6.5m/s,
速度差为8-6.5=1.5m/s,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读懂图象并从中找到进一步解题的有关信息,难度不大.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4倍,商扩大4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245÷8=30……5,所以最多能减去30次。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用245除以8,所得的商就是最多减的次数。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判断,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85,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商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被除数不是0,只有除数大于1时,所得的商才小于被除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一个非0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除以一个等于1的数,商就等与被除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就大于被除数.
三、填空题
9.【答案】速度;时间
【解析】【解答】解:其中每小时行驶60千米是行驶的速度,4小时是行驶的时间.故答案为:速度;时间.
【分析】速度就是单位之间内所行驶的路程,时间就是行驶的时间,由此填空即可.
10.【答案】50
【解析】【解答】3980÷68≈50
故答案为:50
【分析】根据数字特点,把3980看作3500,把68看作70来估算即可.
11.【答案】 369
【解析】【解答】 在验算369÷4=92……1时,当92×4+1=369时,证明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369.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据此可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12.【答案】 46
【解析】【解答】(628-30)÷13
=598÷13
=46
故答案为:46
【分析】用被除数减去余数,再除以商即可求出除数;由此计算即可.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4.8×140÷(4.8-0.6)=160(支)
160-140=20(支)
或140×0.6÷(4.8-0.6)=20(支)
答:现在可以多买20支。
【解析】【分析】现在可以多买钢笔的支数=买钢笔的总价÷降价后每支的价钱,其中买钢笔的总价=原来买钢笔的支数×钢笔的原价,降价后每支的价钱=每支钢笔的原价-每支便宜的价钱。
14.【答案】解:学生门票价格:80÷2=40(元)
爸爸、妈妈门票价格:80×2=160(元)
一共需要的门票钱:40+160=200(元)
答:买门票一共需要200元。
【解析】【分析】用门票价格除以2即可求出学生票价格,用2张成人票的价格加上一张学生票的价格即可求出一共需要的钱数。
五、综合题
15.【答案】(1)解:250×45=11250(元)
答:一共卖了11250元。
(2)解:300×45=13500(元)
13500-11250=2250(元)
答:今天可以多销售2250元。
【解析】【分析】(1)已知现在的单价和数量,要求现在的总价,用现在的单价×数量=现在的总价,据此列式计算;(2)要求按原价卖,可以多销售多少钱,用原价×数量=原来的总价,用原来的总价-现在的总价=多销售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六、应用题
16.【答案】 解:98×31≈100×30=3000(元)
答:买31套大约需要3000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每套运动服的单价×运动服的套数=买运动服的总钱数,98估算为100,31估算为30,据此列式解答.
17.【答案】 (28×4+28)×100=14000(元)
答:学校购置这些课桌椅共需要14000元。
【解析】【分析】先算出桌子的单价=28×4,然后在算出桌子和椅子的总价。用到的数量关系是:总价=单价×数量。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乘法
一、单选题
1.450的20倍是(? ???)
A.?800?????????????????????????????????????????B.?8000?????????????????????????????????????????C.?9000
2.下面算式中,(??? )的得数小于5000。
A.?240×18????????????????????????????????????B.?159×50????????????????????????????????????C.?302×19
3.娟子一步约走62厘米,她从学校到图书馆走了596步,学校离图书馆约有(??? )。
A.?300厘米?????????????????????????????????????B.?300米?????????????????????????????????????C.?360米
二、判断题
4.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末尾就有几个0。(??? )
5.193×27的积是四位数。(??? )
6.125×40积的末尾有3个0。(? ???)
三、填空题
7.250×40的末尾有________个0 。
8.估算
(1)215÷30=________
(2)327÷49=________
9.估算.
204的49倍,大约是________.
10.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面包厂用25千克面粉可以做出80千克面包,现在有300千克面粉,要做出1200千克面包,还差________千克面粉.
四、解答题
12.列式计算。
(1)37的150倍是多少?
(2)153个12是多少?
13.我国于2002年12月30日成功地发射了“神州”四号航天飞船,它环绕地球107圈后返航,每一圈的时间约是89分。估计从起飞到返航约是多少分?
五、综合题
14.脱式计算??
(1)81×7÷9
(2)1500÷(5×10)
(3)(500-275)÷9
六、应用题
15.李明去年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需要的费用如下表.
李明上大学每年的费用是多少元?(用计算器计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450×20=9000;
故答案为:C。
【分析】末尾有0的两数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答案】 A
【解析】【解答】 240×18=4320,159×50=7950,302×19=5738.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积,然后比较即可。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答案】 C
【解析】【解答】62×596=36952(厘米),36952厘米≈300米
故答案为:C。
【分析】 学校离图书馆的距离=每步的距离×走的步数。
二、判断题
4.【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例如:20×50=1000, 因数末尾有2个0,积末尾有3个0。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因为193×27=5211,所以193×27的积是四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计算并判断。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125×40=500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先求出积,再看积的末尾有几个0,据此解答。
三、填空题
7.【答案】 4
【解析】【解答】解:250×40=10000,积的末尾有4个0。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积后再确定末尾0的个数,注意不能只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来确定乘积末尾0的个数。
8.【答案】(1)7
(2)7
【解析】【解答】解:(1)215看作210,210÷30=7,所以215÷30≈7;(2)327看作350,49看作50,350÷50=7,所以327÷49≈7。
故答案为:(1)7;(2)7。
【分析】根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看作整十数,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本题215看作210,327看作350,49看作50,估算简便。
9.【答案】 10000
【解析】【解答】204×49≈200×50=10000.
故答案为:1000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先把三位数估成接近的整百数,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相乘,据此解答.
10.【答案】820;0;1600;27
【解析】【解答】(76+129)×4
=205×4
=820
8×125-1000
=1000-1000
=0
309×5+55
=1545+55
=1600
240÷6-13
=40-13
=27
故答案为:820;0;1600;27
【分析】只含有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1.【答案】75
【解析】【解答】25÷80×1200-300=75(千克)
故答案为:75.
【分析】首先用25除以80求出做一千克面包需要多少面粉,再用面包的总数量乘做一千克面包需要面粉的数量即可求出做1200千克面包需要面粉的总数量,再减去现有面粉的数量即可解答.
四、解答题
12.【答案】 (1)150×37=5550
答:37的150倍是5550。
(2)153×12=1836
答:153个12是1836。
【解析】【分析】(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即用这个数×倍数;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即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13.【答案】 解:107×89=9523(分)
答:从起飞到返航约是9523分。
【解析】【分析】从起飞到返航所需要的时间=绕地球的圈数×每一圈所用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五、综合题
14.【答案】 (1)解:81×7÷9
=567÷9
=63
(2)解:1500÷(5×10)
=1500÷50
=30
(3)解:(500-275)÷9
=225÷9
=25
【解析】【分析】第一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后面两题都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六、应用题
15.【答案】5850元
【解析】【解答】1800+[(350+100)×9]
=1800+[450×9]
=1800+4050
=5850(元)
答:李明上大学每年的费用是585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李明上大学,每年除去寒暑假约3个月,学习时间约为9个月.用每个月的生活费×月数+每年的学费=每年的总费用,据此列式解答.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9.可能性
一、单选题
1.一股冷空气将要过来,明天(? )降温。
A.?可能????????????????????????????????????????B.?不可能????????????????????????????????????????C.?一定
2.三位数加三位数,和(?? )是三位数。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
3.三天后( )下雨.
A.?可能????????????????????????????????????????B.?一定????????????????????????????????????????C.?不可能
二、判断题
4.小明的哥哥比小明大。
5.判断对错.
兔笼里有10只兔,跑出一只白兔,兔笼里的10只兔一定是白兔.
6.甲方的1号选手比乙方的1号选手强,2号选手也比乙方的2号选手强,但在比赛中,乙方不一定就会输.???????? .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7.袋子里有4个白球、3个黄球和1个红球(球的大小和形状一样),从中任意摸出1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________,摸了4次,________摸到红球一次,________没有摸到红球。
8.小红在联欢会上抽签表演,她抽到________的可能性大。
跳? 跳? 唱? 唱? 唱
9.篮球比赛中,投中一球,可能得1分、2分或3分,小军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投进了两球,他可能得________?分.
四、解答题
10.商场举行转转盘抽奖活动,指针指向蓝色为三等奖,黄色为二等奖,红色为一等奖,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怎样为转盘涂色?
11.北京某足球队想引进一名前锋,现有三名候选.
请你为足球队出谋划策,该引进哪名运动员?请写出一份推荐建议!
五、综合题
12.在括号里填上“可能”“一定”或“不可能”。
(1)儿子________比爸爸高。
(2)世界上每天________有人出生。
(3)太阳________从西边升起。
六、应用题
13.甲、乙玩猜数游戏.甲在心中想好一个1000以内的数,乙只许问“比某数小吗?”甲只回答“是”或“不是”.那么乙最多问几次就一定能猜中这个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 一股冷空气将要过来,明天可能降温。
故答案为:A。
【分析】 冷空气将要过来有两种情况,过来,会降温,不过来,不会降温,不确定会不会过来,所以不确定会不会降温。
2.【答案】 B
【解析】【解答】123+321=444;999+999=1998;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B
【分析】不确定事件也称可能事件,表明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不确定事件分为几乎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很可能事件。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三天后可能下雨,属于不确定事件中的可能性事件;
故选:A.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分析:三天后下不下雨,属于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据此选择即可.
二、判断题
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小明的哥哥比小明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哥哥的年龄一定比弟弟大,由此判断即可。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为兔笼里有10只兔,跑出一只白兔,兔笼里的10只兔不一定是白兔,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是9黑兔,1只白兔,可能有5只白兔,有5只灰兔……;所以兔笼里的10只兔一定是白兔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是一定发生的或不可能发生,不确定是可能发生的事,因为兔笼里有10只兔,跑出一只白兔,兔笼里的10只兔不一定是白兔,具有不确定性,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在比赛中,甲方赢的可能性很大,它属于可能性中的不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是由甲方也可能输,故在比赛中,乙方不一定就会输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甲方的1号选手比乙方的1号选手强,2号选手也比乙方的2号选手强,在比赛中,甲方赢的可能性很大,它属于可能性中的不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进而得出答案.此题应根据事件的类型进行分析,这个事件是一个可能事件.
三、填空题
7.【答案】 ;可能;可能
【解析】【解答】袋子里有4个白球、3个黄球和1个红球(球的大小和形状一样),从中任意摸出1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3÷(4+3+1)=, 摸了4次,可能摸到红球一次,可能没有摸到红球.
故答案为:;可能;可能.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摸到黄球的可能性,用黄球的个数÷球的总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摸了4次,可能会摸到任何一种颜色的球,据此解答.
8.【答案】唱
【解析】【解答】一共5张签,2张跳,3张唱,2<3,她抽到唱的可能性大。
故答案为:唱
【分析】可能性的大小与它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占的数量小,摸到的可能性就小,占的数量相等,摸到的可能性也差不多均等。
9.【答案】2、3、4、5、6
【解析】【解答】解:1×2=2(分)
2×2=4(分)
3×2=6(分)
1+2=3(分)
1+3=4(分)
2+3=5(分)
答:他可能得2分、3分、4分、5分或6分.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军投的两个球可能都是1分球,也可能是2个2分球,2个3分球,或1个1分球,1个2分球,或1个1分球,1个3分球,或1个2分球,1个3分球,据此解答即可.
四、解答题
10.【答案】解:一般情况,一等奖最少,三等奖最多,所以将区域最大的涂成蓝色,区域最小的涂成红色,剩下的那个区域涂成黄色。
【解析】【分析】可能性的大小与它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占的数量小,摸到的可能性就小,占的数量相等,摸到的可能性也差不多均等。
11.【答案】解:甲运动员进球数没有丙运动员多,乙运动员伤病多,选择丙运动员.
答:应该引进运动员丙,因为他伤病等请假次数少,更重要的是他平均进球数多.
【解析】【分析】分析每个运动员的进球数和伤病情况,选择伤病较少,进球效率高的运动员即可.
五、综合题
12.【答案】 (1)可能
(2)一定
(3)不可能
【解析】【解答】解:(1)儿子可能比爸爸高;
(2)世界上每天一定有人出生;
(3)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故答案为:(1)可能;(2)一定;(3)不可能。
【分析】(1)两个人的身高高低是不确定的,任何情况都有可能;
(2)世界上出生每天出生的人数是很多的,每天一定有人出生;
(3)太阳从东方升起,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六、应用题
13.【答案】解:第1次500,第2次250,第3次125,第4次63,第5次32,第6次16,第7次8,第8次4,第9次2.
答:乙最多问9次就一定能猜中这个数.
【解析】【分析】因为回答只有“是”或“不是”,故运用对分法即可求解.考查了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注意对分法适用于一次实验仅有两种不同结果的情形.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0.数学百花园
一、单选题
1.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1”表示男生,末尾“0”表示女生,0413321表示2004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2号男同学,女方是2005年入学的一年级二班的28号女同学,她的学号是(?? )。
A.?200512280?????????????????????????????B.?0512281?????????????????????????????C.?0512280
2.2018年小明读五年级,那么他妈妈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 )。
A.?310105199601221573??????????????????????????????????????B.?310105194003251861
C.?310105197409084125??????????????????????????????????????D.?310105194605051232
3.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个,问一共有( )人.
A.?81????????????????????????????????????????B.?25????????????????????????????????????????C.?32????????????????????????????????????????D.?120
4.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50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32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
A.?7人 ??????????????????????????????????B.?8人 ??????????????????????????????????C.?9人 ??????????????????????????????????D.?10人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某人的身份证号码为2200197508030617.
6.学校组织40个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其中有23人擦玻璃,25人收拾房间,有11人两样活都干了,剩下的人扫院子,扫院子的有6人。
7.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是511322200507250525 ,这位学生是5月出生的。
三、填空题
8.114????? 120????? 119?????? 110??????? 0769
匪警________??????????医疗急救________???????电话号码查询台________
火警________??????????东莞区号________
9.某同学的身份证号是152123201403180022,这位学生出生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该学生的性别是________。
10.拨打长途电话要先拨打________
11.学校召开运动会,笑笑是六(2)班的运动员,学号是13,她的编号是62132.最后的2代表女生(1代表男生);淘气的编号是54081,淘气是________?班运动员,学号是________?,是________?生.
12.同学们到动物园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28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6人。去动物园的一共有________人。
四、解答题
13.小红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她班的班牌号是301. 小华是六年级五班的学生,她班的班牌号是605.
你能说出她们的班牌号是由几位数组成的吗?各代表什么?
14.
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几个人?
五、综合题
15.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数学小组的有15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3人.
(1)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________?人,
(2)只参加数学小组的有________?人.
六、应用题
16.有一队士兵,排成了一个实心方阵,最外层一周共有240人,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2005年入学的一年级二班的28号女同学,她的学号是051228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中数字和编码的规则可知:前两位数字表示入学年份的后两个数字,第3位数表示年级,第4位数表示班级,第5~6位数表示顺序号,第7位数表示性别,1表示男生,0表示女生,据此写出这个女同学的学号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1996年出生,才22岁,不可能;
B、1940年出生,是78岁,不可能;
C、1974年出生,是44岁,可能;
D、1946年出生,是72岁,不可能.
故答案为:C
【分析】身份证的左起两位数字表示省份,三四位数字表示市区编号,五六位数字表示县(区)编号,七八九十位数字表示出生年份,十一十二位数字表示出生月份,十三十四位数字表示出生日期,相邻的后三位表示顺序码,最后一位数字表示校验码.由此可以根据出生年份确定身份证号码.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每边人数是:5×2﹣1=9(人),
共有:9×9=81(人),
答:一共有81人.
故选:A.
【分析】因为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个,所以每行都有:5×2﹣1=9人,由此利用方阵问题中: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即可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27+32﹣50=9(人);
答: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9人.
故选:C.
【分析】因为50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包括三部分的人数:只参加书画小组的,只参加棋艺小组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又因为27人和32人都包含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所以根据容斥原理列式为:27+32﹣50=9(人);据此解答.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答:某人的身份证号码为220×××197508030617.
这个身份证号码只有16位,是不对的.
【分析】身份证号码一般由18位数字组成,也有15位的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扫院子的有40-(23+25-11)=3人。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扫院子的人数=学生的总数-(擦玻璃的人数+收拾房间的人数-两样活都干的人数)。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这位学生是7月出生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身份证上前6位数字表示户籍,左起7~10位数字表示出生年份,11、12位数字表示出生月份,13、14位数字表示出生日期,后面四位数字识别码,其中右起第二位数字是男女识别码.
三、填空题
8.【答案】 110;120;114;119;0769
【解析】【解答】解:匪警110;医疗急救120;电话号码查询台114;火警119;东莞区号0769。
故答案为:110;120;114;119;0769。
【分析】牢记主要紧急救险的求助电话和主要区号即可。
9.【答案】 2014;3;18;女
【解析】【解答】解:根据身份证号码中的“20140318”可知,这位学生出生于2014年3月18日,改学生的性别是女.
故答案为:2014;3;18;女
【分析】身份证号码中左起第7位到第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右起第二位数字是单数就是男生,是双数就是女生.
10.【答案】 区号
【解析】【解答】解:拨打长途电话要先拨打区号.
故答案为:区号
【分析】为了辨别电话所在的地区,在拨打长途电话前要加上区号,一般是三位或四位数字,这样就能很快辨别电话的所在地.
11.【答案】5(4);8;男
【解析】【解答】解:淘气的编号是54081,表示淘气是5(4)班的运动员,学号是8,是男生.
故答案为:5(4),8,男.
【分析】由题意得:第一位数表示年级,第二位数表示班级,第3~4位数表示学号,最后一位数表示性别,1是男生,2是女生;据此解答即可.
12.【答案】 37
【解析】【解答】25+28-16=37(人)
故答案为:37。
【分析】去动物园一共有的人数=参加熊猫馆的人数+参加大象馆的人数-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
四、解答题
13.【答案】答:3位数,年级,班级 或 三位数,年级,班级
301:3代表年级?? 1代表班级
605:6代表年级?? 5代表班级
【解析】【解答】 【分析】
14.【答案】9+12-4=17(人)
答: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17个人。
【解析】【分析】有4个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这4个人是重复计数的,所以要在参加美术小组和书法小组的人数和中减去重复计数的4人就是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五、综合题
15.【答案】(1)8
(2)7
【解析】【解答】解:(1)15+13﹣20
=28﹣20
=8(人);
答: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8人.
(2)15﹣8=7(人)
答:只参加数学小组的有7人.
故答案为:8,7.
【分析】(1)因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重复数了两次,所以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人数 和比实际全班人数多,用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减去全班人数就是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
(2)用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减去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即可求得.
六、应用题
16.【答案】解:240÷4=60(人),
60+1=61(人).
答: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61人.
【解析】【分析】方阵问题中,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1)×4,则最外层每边点数=最外层四周点数÷4﹣1,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单选题
1.计算器的改错键是(?? )。
A.?OFF???????????????????????????????????????????B.?AC???????????????????????????????????????????C.?CE
2.用计算器计算,依次按键 最后屏幕上显示的是(????? )。
A.?672??????????????????????????????????????B.?700??????????????????????????????????????C.?600??????????????????????????????????????D.?24
3.用计算器计算.
45720-483×52=(?? )
A.?45237?????????????????????????????????B.?25116?????????????????????????????????C.?20604?????????????????????????????????D.?2064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图形(??? )
A.?????????????????????????B.?????????????????????????C.?????????????????????????D.?
二、判断题
5.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使用算盘计算。
6.100个一千万是一亿。
7.计算8721×2982的结果是26006022。
三、填空题
8.用计算器计算
47300乘540的积是________
9.用计算器计算.
8736+3849-274=________ 4507-3289+146=________
10.用计算器计算
284的72倍与9840的和是________
11.找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394,396,39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横线上的数字是什么?(从左到右填写)
30? 27 ________? ?________ 18?? 15?? 12? ?9? 6? 3
四、解答题
1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的表.(先从上到下填,再从左到右填)
京兴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2005年 9 月
14.下面各题中有一个不合适的座位号把它划掉.并改正写在横线上。
(1)
(2)
(3)
15.按规律,画一画.
五、综合题
16.按规律填一填.
(1)??
67 ________ 47 37 ________
(2)? ?
35 40 45 ________
六、应用题
17.用计算器计算
仓库存有水泥19800千克,沙子4600千克,白灰3798千克.仓库共存多少千克建筑用料?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 计算器的改错键是CE。
故答案为:C。
?
【分析】OFF是关机键;AC是清除键。
2.【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出的数字跟符号操作计算器即可。
3.【答案】 C
【解析】【解答】 45720-483×52
=45720-25116
=20604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应用,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据此顺序解答.
4.【答案】 D
【解析】
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使用算盘计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使用算盘计算,据此判断.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一亿应该是10个一千万,100个一千万应该是10亿,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分析】考察学生对一亿的概念,一亿是100000000,一千万是10000000,相差一个零,所以应该是10个一千万是一亿
7.【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本题需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在计算器上依次输入数据和运算符号,计算完答案是26006022
【分析】考察计算器的用法,根据题意可在计算器上输入式子后得出正确答案,注意数据不能输错
三、填空题
8.【答案】25542000
【解析】【解答】解:47300×540=25542000
故答案为:25542000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时先键入第一个数字,再键入运算符号,然后键入第二个数字,最后键入等号即可得到得数。
9.【答案】12311;1364
【解析】【解答】8736+3849-274
=12585-274
=12311
4507-3289+146
=1218+146
=1364
故答案为:12311;1364
【分析】两道题中都是只含有同一级运算,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由此根据运算顺序用计算器计算即可.
10.【答案】 30288
【解析】【解答】解:284×72+9840
=20448+9840
=30288
故答案为:30288
【分析】用乘法求出284的72倍,再加上9840。用计算器计算时依次键入第一个数字、运算符号、第二个数字、等号即可得到得数。
11.【答案】 400;402;404
【解析】【解答】解:根据规律可知:394,396,398,400,402,404。
故答案为:400;402;404。
【分析】观察已知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2,根据规律填出缺少的数即可。
12.【答案】24;21
【解析】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
【解析】【分析】 计算器计算时,要了解“开关键”“数字键”、“+键”、 “=键”“清除键”的作用、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即可熟练操作。本题计算器操作主要用“数字键”、“+键”、 “=键”来操作。
14.【答案】 (1)
(2)
(3)
【解析】【分析】(1)座位的排列规律是:每一个座位上的数比前一个座位上的数大5;
(2)座位的排列规律是:每一个座位上的数比前一个座位上的数大11;
(3)座位的排列规律是:每一个座位上的数比前一个座位上的数大10。
15.【答案】解:
【解析】【解答】第一次间隔1,第二次间隔2,第三次间隔3,第四次间隔4,那么后面依次间隔5、间隔6即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前面已经画出的判断出间隔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再画出几个这样的间隔即可.
五、综合题
16.【答案】 (1)57;27
(2)50
【解析】【解答】(1)因为47-37=10,所以67-10=57,37-10=27,据此填表:
67 57 47 37 27
(2)因为35+5=40,40+5=45,所以45+5=50,据此填表:
35 40 45 50
故答案为:(1)57;27;(2)50。
【分析】(1)观察数列可知,前一个数-10=后一个相邻的数,据此规律解答;
(2)观察数列可知,前一个数+5=后一个相邻的数,据此规律解答。
六、应用题
17.【答案】解:19800+4600+3798=28198(千克)
答:仓库共存28198千克建筑材料。
【解析】【分析】用加法计算三种建筑材料的总重量,用计算器计算时依次键入第一个数字、运算符号、第二个数字、等号,这样就能计算出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