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节 敲开原子的大门____第三节氢原子光谱
第三章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1)某种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谱,这种光谱被称为原子光谱
平行光管
标度管
三棱镜
观察管
分光镜
分光镜原理分析
白光
氢原子发光
各种元素都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
问题提出
为什么氢原子发出的光谱是不连续的?形成原子光谱的原因是什么?
卢瑟福模型的局限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
现象: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线状)的,原子是稳定的.
设想:原子内部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核模型基础上,结合普朗克量子假设和原子光谱的分立性,提出假设:
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1.氢原子的玻尔理论(3个假设):
1)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之中,在这些状态中的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在旋转,但它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定态之一:近核运动
此时原子能量为Em
定态之二:远核运动
此时原子能量为En
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能量是Em的定态跃迁到的能量是En另一种定态时,它要吸收或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能量由两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ν=IEm-EnI
电子从一个轨道变到另一个轨道,不是以螺旋线的形式变化的,而是突变----以跳跃的方式变化的,因此玻尔把这现象叫“跃迁”
想一想,何时会吸收光子?何时会放出光子?
玻尔的原子模型
频率条件
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放出光子
吸收光子(单击)
放出光子(单击)
1、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有
A、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答案:ABC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吸收光子,放出能量
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答案:D
3、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比较氢原子所处的量子数n=1及n=2的两个状态,若用E表示氢原子的能量,r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则
A、E2>E1、r2>r1; B、E2>E1,r2C、E2r1; D、E2答案:A
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答案:D
5、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上,则
A、电子的动能变大,电势能变大,总能量变大
B、电子的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小,总能量变小
C、电子的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总能量不变
D、电子的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总能量变大
答案:D
6、氢原子在下列各能级间跃迁(如图所示)
(1)从n=2到n=1
(2)从n=5到n=3
(3)从n=4到n=2
在跃迁过程中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分别用?1、?2、?3表式,波长?1、?2、?3大小的顺序是:
A、?1< ?2< ?3 ;
B、?13< ?2 ;
C、?3< ?2< ?1 ;
D、?3< ?1< ?2 。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