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秋八年级地理同步活页练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25每小题1分,26—35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农民生产的稻谷 B.工人冶炼的钢铁 C.水电厂生产的电 D.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
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3、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B.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C.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4、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两广地区
5、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
A.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6、我国土地资源的多样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导因素是………………………………………( )
A.气候的复杂多样 B.地形的复杂多样
C.气候、地形的复杂多样相互叠加 D.跨纬度、经度范围大
7、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我国的草地多分布在……………………………………………………………………………………( )
A.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B.东部季风区的丘陵和盆地
C.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D.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
9、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 D.兴修水利工程
10、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
做到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D.人工降雨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11、下列措施中,不可能减轻水污染的是…………………………………………………………………( )
A.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D.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12、下列关于我国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耕地,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C.我国宜垦荒地还很多。
B.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和四川盆地 D.耕地是我国面积最大 的土地利用类型
13、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14、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广的是……………………………………………………………( )
A.耕地 B.建筑用地 C.林地 D.草地
15、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16、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7、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18、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多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
19、修建水库的目的在于……………………………………………………………………………………( )
A.调节径流量的时间变化 B.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C.节约水资源 D.发展淡水养殖业
20、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A.黄渤海渔场 B.南海沿岸渔场 C.舟山渔场 D. 北部湾渔场
21、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
A.长芦盐场 B.台湾西部盐场 C.柴达木盐场 D.莺歌海盐场
2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23、能缓解华北地区水源短缺的重大工程是…………………………( )
A、西电东输 B、青藏铁路 C、西所东输 D、南水北调
24、关于右图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少 B.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多
C.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多 D.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少
2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是………………………………………………( )
A.山区地形崎岖,适宜发展林业 B.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
C.沿海滩涂可发展养殖业 D.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应发展耕作业
26、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长时期地更新、再生,永续利用 B.也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C.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循环使用 D.尽量少开发利用
27、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
A.平原、盆地多发展耕地 B.高原发展畜牧业
C.山地可发展林业 D.在耕地上修建高楼大厦
28、随着人口的增长,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海洋资源 D.煤炭资源
29、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B.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
C.大力发展传统工业和粗放农业 D.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
30、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③领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④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⑤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31、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
A.煤炭 B.石油 C.水能 D.核能
32、“十一五”规划提出要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下列最重要的措施是……………………………………( )
A.大力开发海洋能源 B.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C.充分利用国内外能源 D.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
3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其劣势是…………………………………………………………………………( )
A.森林资源不足 B.耕地资源不足 C.水能资源不足 D.动植物资源不足
34、、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水污染问题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D、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35、、富饶美丽的祖国海洋中,渔场和油气数量最多,也是产量最多的是………………………………( )
A、渤海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二、综合题。(共50分)
36、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B、 C、
(2)可利用的土地包括 、 、 、
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林地占土地面积 %,难利
用的土地占土地总面积 %,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是 、 比重小, 比重大,后备
土地资源 ,因此:国家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中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危机有 。你有
何好的建议 (各说出一点,合理即可)。
37、读我国土地利用地域差异图回答:(17分)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部。大致以 (山
脉) (河流)一线为界,以北以 (耕地
)为主,以南以 (耕地)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 部。
(2)A区是 区,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
件是:
、 (说出两点)
(3)C区是 区,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
目前可供开垦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区,土地生产力垂直差异显著
的是 区,原因是 。
(4)由于人为原因,C区的良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B区是 区,耕地缩小的原因是 。
38、读“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7)
(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凋到我国缺水严重
的 、 地区。
该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方案的调水线
路主要通过现有的 河道,
最终将水调到北京、天津,沿途跨过的
水系有长江、 、 、
海河。
(3)中线方案起点是长江
水利工程,经 水库。中线
沿途经过湖北省、 省、跨过黄河,沿 山麓,经 平原到达北京。该线位于我
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4)D工程是“引黄济青”工程,它是将黄河水引入( )
A.青海 B.青岛 C.青藏地区 D.山东省
(5)根据学过的知识,说说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原因 、
。(2分)
(6)我国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原因是 (2分)
。
参考答案
一、1-5 DCBBB 6-10 CDADD 11-15 CBCDA 16-20 CCBAC 21-25 ACDBB
26-30BDDCB 31-35 ADBBC
二、36、(1)草地 林地 耕地(2)耕地 草地 林地 建设用地。(3)23。1 19。1 林地 耕
地 草地 不足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4)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荒
漠化 略。
37、(1) 东部 秦岭-淮河 旱地 水田 西部。⑵ 南方水田农业区 地势低平、光照强、
降水充足、雨热同期等(3)西北灌溉农牧 水资源缺乏 A、C D 海拔高(4)过度开垦放
牧 北方旱作农业 水资源缺乏
38. (1)长江 华北 西北(2) 京杭 淮河、黄河(3)三峡 丹江口 河南 太行山 华北 三
(4)B (5)自然原因:华北地区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水资源不足;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广,工农业和人民用水量大(6)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PAGE
八年级地理2010秋—4